郭娜
【摘要】 目的 探討在門診小兒輸液外滲預防中采用預見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56例門診靜脈輸液患兒, 隨機分為護理組與常規組, 每組28例。護理組患兒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 常規組患兒則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后的輸液外滲情況。結果 護理后, 護理組患兒輸液外滲發生率為7.14%, 低于常規組的28.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門診小兒輸液外滲中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值得進一步應用。
【關鍵詞】 門診小兒輸液;外滲;預見性護理;應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9.087
靜脈輸液過程中若不慎發生外滲, 將會導致藥液外滲到患兒的其他周圍組織中, 造成患兒出現疼痛、腫脹、局部組織壞死等, 進而嚴重降低治療效果, 加劇患兒疾病的疼痛[1-3]。因此, 需要加強在門診輸液中的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門診輸液患兒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 現將護理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門診靜脈輸液的56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護理組, 每組28例。常規組患兒中女13例, 男15例;年齡最小1歲, 最大8歲, 平均年齡(4.24±1.41)歲;其中, 9例呼吸道感染患兒, 10例胃腸炎患兒, 9例外傷感染患兒。護理組患兒中女12例, 男16例;年齡最小2歲, 最大9歲, 平均年齡(4.58±1.61)歲;其中, 1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 9例胃腸炎患兒, 9例外傷感染患兒。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護理組患兒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 2. 1 強化專業技能 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操作水平技能, 定期對其進行護理培訓, 可采取講座、多種比賽活動等方式強化護理人員的知識理論和操作技能水平[4, 5];護理人員應提高自我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和應對能力, 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由于患兒年齡小, 輸液中容易產生哭鬧、焦慮等不良情緒, 護理人員應保證以良好的心態和服務態度開導、安撫患兒。
1. 2. 2 落實宣傳教育工作 由于患兒對事物的認識不足, 護理人員應親切、耐心、簡單地向患兒講解輸液的作用, 以減少患兒的不良情緒, 同時, 應加強對家長的宣教工作, 護理人員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 告知家長輸液的目的, 向家長講解輸液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等, 給予家長正確的抱姿指導意見, 避免患兒觸碰或抓到針頭導致輸液異常、脫落等[6];告知家長在患兒大小便的時候要特別留意和保護輸液器, 防止由于牽拉等原因導致輸液外滲。
1. 2. 3 規范化操作 護理人員應熟悉掌握操作方法、步驟, 穿刺時應合理選取合適的血管部位進行穿刺, 盡量避免二次穿刺對患兒造成的傷害;護理人員應熟悉了解所使用的藥物特性、藥理機制等, 并正確安排輸液的順序以及合理調整輸液的速度, 以減少對患兒血管造成的刺激或傷害;在患兒輸液期間, 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其的巡視力度, 以降低藥物外滲的風險發生;輸液完成后, 護理人員應輕緩地將膠布撕開并快速拔針, 最后用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 按壓時間為3~5 min[7, 8]。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后的輸液外滲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常規組出現輸液外滲的患兒有8例, 輸液外滲發生率為28.57%;護理組出現輸液外滲的患兒有2例, 其輸液外滲發生率為7.14%。護理組患兒的輸液外滲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患兒,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靜脈輸液是指在保證無菌條件下將大量的電解質、液體或血液等通過靜脈方式將其輸入到患者體內[2, 9-11]。靜脈輸液操作雖然比較簡便, 但靜脈輸液過程中應保證輸液的通暢, 以避免發生外滲現象。預見性護理是一種較為科學的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干預措施, 預見性護理顧名思義即對未發生的事情做出判斷并做好預防, 以降低意外風險的發生[12, 13]。良好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應對能力是確保患兒生命安全的保障, 本文研究中, 本院在門診小兒輸液預防中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 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進行強化, 是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最基本要求;而落實宣傳教育工作可以取得家長的信任, 以此使家長配合護理、治療, 確保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操作是預見性護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它可以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減少操作失誤對患兒造成的二次傷害[5, 14-16]。本文研究中, 護理后, 護理組患兒輸液外滲發生率為7.14%, 低于常規組的28.5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預防門診小兒輸液外滲中采用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更為顯著, 適合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玉梅.小兒靜脈輸液反應的處理及預防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164-165.
[2] 季淑萍.門診小兒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預防對策.基層醫學論壇, 2015(6):825-826.
[3] 王娜.小兒靜脈輸液滲漏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1):177-178.
[4] 楊予, 韓艷麗.小兒靜脈滲出分級護理降低小兒輸液風險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5, 18(8):1411-1414.
[5] 曹譯丹, 高秀娟, 韋春華.嬰幼兒門診輸液外滲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5(10):988-990.
[6] 張芳玉. 預見性的護理在預防門診小兒輸液外滲中的臨床作用分析. 科研, 2016(11):00205.
[7] 路洪云. 預見性的護理在預防門診小兒輸液外滲中的作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14(29):342-343.
[8] 馮紅, 杜燕. 預見性的護理在預防門診小兒輸液外滲中的作用. 黑龍江醫學, 2013, 37(5):352-353.
[9] 黃曙敏, 黃臘梅. 預見性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滲出的預防作用. 今日健康, 2016, 15(1):289.
[10] 李淑芳.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急診小兒靜脈輸液滲漏中的作用. 醫藥前沿, 2012(36):156-158.
[11] 高朝琴, 楮秀華, 周華玲.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急診小兒靜脈輸液滲漏中的作用. 當代護士旬刊, 2010(11):156-158.
[12] 黃小麗.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急診小兒靜脈輸液滲漏中的作用. 今日健康, 2015, 14(11):255.
[13] 毛志紅. 預見性護理在預防急診小兒靜脈輸液滲漏中的作用分析. 健康必讀旬刊, 2011(7):200.
[14] 楊秋珍. 預見性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的滲漏預防作用. 醫學信息, 2015(25):168.
[15] 周麗文. 淺析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防止新生兒輸液外滲中的應用.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6(9):00072.
[16] 閆小紅, 陳曼麗. 預見性護理對降低住院患兒靜脈輸液外滲率的作用. 醫療裝備, 2015(14):165-166.
[收稿日期: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