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學影
【摘 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是時代對體育教師的呼喚,應引起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以學生發展為本、健康第一”,不僅是對學校體育的要求,也是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更是國家強盛的需要,是關系國家興衰的根本大事,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已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執行者體育教師,要堅定地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才能開展有成效的工作。
【關鍵詞】初中體育;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一、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要想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改進教學方式,以豐富的、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體育課的準備活動時。通過學生模仿各種勞動、生物活動場景,達到身體由相對安靜狀態向運動狀態過渡的目的。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把思維——動作融為一體,在預設的情景中鍛煉身體。準備活動一般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完成的,也可由體育委員帶頭進行。如,教師說:“春天來了,小樹長高了”,學生可做伸展運動,也可做提踵運動等等。在這樣的活動中,使學生的智能和體能結合起來,在教師預設的情景教學中,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基本部分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注重運動實踐中培養興趣
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正確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使學生對于體育活動既有直接興趣,又有間接興趣。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易到難地安排教材內容。讓學生經過努力可以看到和達到預想的效果,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培養對運動項目的廣闊興趣,克服片面發展,防止興趣主義。隨著年級升高或對某些專項興趣的}出現,再逐漸引導學生培養對一定項目的中心興趣。此外,提供必要的設備,方便學生鍛煉,使其在體育課之外也有活動的機會,從而在直接進行的運動中培養對運動的濃厚而穩定的興趣。要加強體育活動的安全保護,特別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盡量避免傷害事故。因為學生一旦發生對運動的恐懼情緒,就很難再培養出運動興趣來了。
三、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的出現的確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使樂學落到實處。通過信息技術改變教師以往的上課方式,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我們的教學發生了巨大的影響。教師運用掌握的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既拓寬學生的求知領域,又拓寬了學生的求知視野,既發展形象思維,又發展了抽象思維,學習也變得更輕松,更有興趣。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的心理發展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樣一個人生發展的特殊時期,學生在這一階段渴望獨立與尊重,對于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敏感,教師在師生關系處理中稍有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教學中,從三方面入手,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首先,筆者注重為學生做好表率。無論是在嚴寒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在室外課教學中,筆者都堅持與學生一樣,從不附加防護措施。要求學生規范著裝,自己首先做到規范標準,增加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其次,筆者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體育技能、身體素質狀況如何,筆者從不差別對待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另外,筆者經常性運用激勵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筆者及時予以表揚,在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投入程度較高的時候,也予以肯定,增強學生的成功心理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五、 搞好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游戲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容易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在教體育課時,每節課堂活動過程中都要適當增加一些游戲活動內容。但是,做游戲要緊貼教材內容,注意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要求,來合理安排游戲。在做游戲時,要注意正確動作的培養和身體正確姿勢,先分解單個動作,再做綜合動作,最后進行比賽。游戲教學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開始就比賽,最后還是比賽,比賽更不能單純地追求比賽結果,一定要體現出重在參與的思想。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動作要規范。因為初中生形象思維好、模仿能力強,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體育教師必須給學生做正確的示范動作,這是最生動的直觀方式,它能使學生逼真地、直接地感知動作的全貌。動作正確、姿勢優美的示范動作,對學生能產生良好的心理影響,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較快地掌握動作要領。對那些難度較大的動作,體育教師要進行分解示范、重復示范,適當減慢動作速度,同時要結合講解進行示范。
總之,教師要經常和學生一起練習、一起游戲,積極參加學生的活動,這也是一種示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同時又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機會讓學生學習、模仿教師的動作,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