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君
【摘 要】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新課程改革也普及到各地區。新時代新要求,教育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從學生的角度極大限度地提高了自主性,小學數學是啟蒙孩子對數學興趣的起點,更應該以學生為本,注重個性化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保證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改變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新課改教學模式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對廣大數學教師來說無疑是新的挑戰,新課程要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注入新鮮的血液,提高課堂效益,就必須徹底改變課堂上教師激情機械地講解,課下學生被動乏味的模仿的傳統教學形態,如何讓手中的教材體現出教有情趣、學有滋味的感覺,成了我們新的話題,下面就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新課改后小學數學教學理念策略分析
教學理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執行的綱領性文化理念,對于現實的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持有的教學理念越積極則對于教學過程中的現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選擇等越有利。新課改所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主要是針對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分數的提高而提出的。在應試教育下,小學數學教育在分數的誘導下,致使現實的教學多以滿堂講和滿堂灌為主,在這樣教學理念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表現為高分低能。新課改為了培養出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競爭所需要的人才,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一理念的精髓便是注重學生地位和學生興趣的發揮,在教學中要顧及學生的感受和體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教學,并通過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變革來實現現實小學教學的真正變革。
二、新課改后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策略分析
教學方式多指教師的授課方式,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的優劣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教,而新課改則倡導學生學的重要意義。重教這一教學方式,側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知識傳遞的重要性,注重教師、課堂以及教材的重要地位,而重學這一教學方式則注重于學生現實獨立動手能力的發揮和培養。這兩種教學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前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系統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學生考試分數的提升;后一種教學方式,雖然相對費時,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非常有利。在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采用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并可以適當輔之傳統的教學方式,但一定要分出主次,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從而更好地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三、注重學習方式的改變和教學
自從夸美紐斯創造班級授課制以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一直成為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其表現形式就是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實,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而且也是一個情感的交流過程。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活潑好動,充滿好奇,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積極因素,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探索,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充滿喜悅,學習的需要才得以實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力,創設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即: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四、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具體來講,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主要涉及以下內容:其一,理清教學主導,尊重學生,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導,規避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其二,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了解學生更多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其三,倡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使其成為一名有獨立思維能力的學生,而不是灌輸知識的容器。為了能夠實現以上的目標,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積極開展專業化的教育培訓,使得小學數學教師深刻認識到素質教育背景下,堅持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其次,借助互聯網構建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平臺,在此平臺上將先進的教學方案進行推廣,使得更多的數學教師意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導,應該積極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打造良好的環境基礎;最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主動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經驗交流或者小學數學新課標研究中去,實現自身教學理論的更新換代,以便更好地配合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工作。
五、適時的課堂評價激勵
1.瞬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激勵性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進行激勵性口頭評價。更重要的一點,評價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實施縱向評價。考察受教育者個體進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學生個體自身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反思,調整心態和評價行為,不斷進步。激勵性評價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做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評價的認知和接受,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
2.延緩評價,給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說出自己的見解。每當一種新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
總之,在新課改春風的吹動下,我應轉變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適應新時代、適應新課改、適應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注重個體,保證每一堂課程的質量,為學生建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