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榮
【摘 要】小學生學習英語要獲得成功首先要培養其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本人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策略是:堅持聽說領先,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景,以及鼓勵加獎勵等方法,使每個小學生都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喜愛英語。
【關鍵詞】培養;學習英語;興趣
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模仿等特點。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對陌生語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們對外語的興趣;他們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老師的表揚,不怕犯錯誤,很少有羞怯感;他們的記憶力好,形象思維好。
所以,每個學生在剛剛接觸英語時,都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極高的熱情。但是,由于缺乏英語語言環境,漸漸的,英語學科出現掉隊現象,厭惡學習的學生開始出現。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應該積極學習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充分發揮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的優勢,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教育學家布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贬槍πW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內容,設計出既讓他們感興趣,又能培養其語言運用能力的情景,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樂學、好學。創設情景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
根據小學生英語的教育目的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教師應該選擇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上,能理解,易吸收的教學內容。如:日常問候語、禮貌用語、常見的動植物、常見的水果、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稱。只有教材內容本身生動有趣,加上靈活多樣的教法,才能使小學生學得進,記得牢,用得上。有一位老師上第一節英語口語課,圍繞“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的主題,通過游戲的形式,指導學生學習:Good morning,Mummy.(早上好,媽媽。)Good-Bye,Daddy.(再見,爸爸。)Hello,Miss Liu.(你好,劉老師。)等問候語,讓學生在做過這個游戲后馬上就能用英語和父母及老師問好、道別。
2.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自然的語言交際情景。
我國絕大多數小學生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而在現實生活中,則缺少必要的語言交際環境和場所,這對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要使小學生得到訓練,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和提供生活情景,想方設法把真實生活搬進課堂。
3.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
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范,而且還有體態語——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范。它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
二、聽說領先,減輕負擔。
當代英語教學,提倡聽說領先,對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講,更顯得重要。
1.聽,是讓學生更廣泛地接觸英語音像制品。聽故事、聽兒歌、聽音樂、聽廣播,在聽中了解英語語音、語調的變化,體會英語的節奏感。聽,會令他們模仿去說。
2.說,不必過于強調他們發音的長短、輕重,不必糾正他們開始發音的錯誤。因為說的目的是讓學生開口。當學生喜歡聽,喜歡模仿,喜歡用英語說話時,再來糾正他們的發音,教授他們英語知識,用讀寫的方法使其鞏固,學生便樂于接受、容易接受了。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寓教于樂。
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記憶比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英語教學要通過組織適合小學生年齡、心理特點的課堂活動,如做游戲、學唱歌、畫畫、講故事、表演等來吸引小學生去學習英語,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1.活動要有趣味性。
小學生學習英語靠的是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活動的趣味性。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來實施教學。比如:用“蒙眼猜物”的游戲學習“Whats this?”,“Its a(n)……”等句型;用“聽音猜人”的游戲學習“Who am I ?”,“you are……”, “Who are they? ”,“they are ……”等句型。
繪畫也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因此,在復習、鞏固階段,可以組織學生按教師的指令畫出相應的圖畫。這樣,既可以滿足小學生喜歡繪畫的興趣,又讓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聽力,使他們學到的東西得到了強化。
2.活動形式要靈活多變。
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來源于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事物的新奇感。因此,活動形式不要堂堂課一個樣,要經常變化,讓課堂活動具有新鮮感。比如,在學習新詞時,教師通常會利用實物、彩圖、頭飾、玩具等來呈現新知。但是在學習“公園”、“草地”、“橋”、“美麗的”這幾個生詞時,以兩個小孩子在公園游玩的故事再配上相關的圖片來進行。講述中,每講到新詞的時候,我就放慢語速,提高音量,重復兩遍,以加深他們的印象,結果效果極佳。
3.活動要有競爭性。
小學生大都爭強好勝。教師要經常在小組之間,縱、橫排之間,男孩和女孩之間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看誰讀得好”、“看誰唱得好”、 “看誰畫得好”、“看誰反應快”等來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在比高低、爭第一的競爭中學習、成長。
四、鼓勵加獎勵,獲得成功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1.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英語的單詞讀音與拼寫形式的聯系是很緊的。在教新詞的時候,我很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單詞讀音與拼寫形式的變化規律,再指導他們將這些規律運用到拼讀單詞中去。
2.要盡量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
小學生都好表現自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輪流站起領讀,充當“小老師”;讓學生自由搭伴輪流上臺表演對話等。讓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學習所學的內容。
3.要分層次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教新詞時,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就要求他們自己先試試拼讀,拼讀正確后,就讓他們當“小老師”教全班讀,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只要他們能模仿正確就行了。同時還要豎起拇指,熱情地對他們說一聲“Very good!”,以示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肯定,讓他們有一種成功的滿足感。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作用,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樂學到善學,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在做中學,輕松的學,愉快的學”,使英語課堂成為最有吸引力的課堂,從而為培養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英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