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芝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是提高中學生身體素質和促進身體各器官發育的重要手段,而在當前的體能訓練中存在很多問題和誤區,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學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效果和質量,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的研究目標。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身體素質
體能是指人們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境等的綜合性能力。發展學生體能,改善學生體質,不僅是初中體育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也是體育課程區別于其他課程的基本特點。面對著近年來我國學生普遍體質下降,尤其是體能素質下降這一問題,更應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采取有效的體能訓練策略,以更好的引導學生科學訓練、強化學生的體能素質。那么本人在體育課中如何對中學生進行體能訓練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體育課上采用科學多樣化的訓練方法。
在很多初中體育課中,教師本著在訓練中吃的苦越多、訓練越累的訓練原則,而導致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積極性不高,為了避免這樣不良現象的發生,體育教師以及學校應該實施科學化的訓練教程,根據每個學生發育成長期的階段特點,安排相應的訓練過程。
初中體育教學中可以分為反應訓練、速度訓練、力量訓練、 耐力訓練、協調訓練等幾方面做為初中生體育訓練的基礎訓練。例如可以通過乒乓球、籃球、羽毛球、足球、網球等球類運動來增加學生的肢體反應能力;通過實心球及百米跑等來進行速度訓練, 經常實施,對腿部的訓練效果顯著;又比如杠鈴、舉重等,主要根據零負重和輕負重的訓練原理進行力量訓練,提升初中體育生的肌肉收縮能力;耐力訓練,所謂 的耐力訓練,就是在快跑、慢跑、長跑、短跑等訓練中,能夠通過對學生自身的極限訓練,提高學生在呼吸節奏和速度上的調整;協調訓練是在初中體育課中訓練的重點,因為它綜合了學生的 反應訓練、速度訓練、力量訓練和耐力訓練等相互之間的協調性。學生通過種種的由簡單到困難的體能訓練,既可以鍛煉學生 自身的體能,又可以增加學生對自己的信心,還更好地培養了學 生對體育訓練的積極性、興趣以及毅力,從而增強了學生面對困 難的信心,達到更有效的體能訓練。
二、在游戲和競賽中提高學生體能。
初中時期的學生是活躍、好動、愛玩的階段,學生對體育課中的比賽和游戲有著一定的興趣愛好。所以,在初中體育課學生體能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量地安排比賽環節和游戲環節。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有著一種好爭好強的心態,如果增加了比賽的環節,大多數學生都都會帶著好勝心積極踴躍地參加到訓練中。愛玩愛動是學生的天性,老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天性,在體育課堂上增設團隊合作的游戲環節,達到學生在游戲中鍛煉,在鍛煉中體 會到游戲的樂趣,丟掉了那些枯燥乏味的訓練,讓學生在這樣的 體能訓練中更好地掌握訓練知識,較好地發展自身良好的心態, 增加學生對體能訓練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在訓練中的疲勞度,更有效地提高了體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