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現輝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應該注重實驗教學,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讓學生能在試驗中全面掌握物理知識。本文通過分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的應用,以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實驗教學;課堂質量
物理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應該了解物理素質教育的內涵,把實驗教學當做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主要載體,提高實驗教學的高度,使學生可以在教學中能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另外,物理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展開實驗教學呢?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課只是一門接觸不多,且單調乏味的學科。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創建有趣的實驗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創建有趣的實驗教學情境需要做到: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多安排實驗演示,并在教材要求的基礎上,添加一部分能說明物理知識的簡單小實驗,以便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開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利用物理實驗設備,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練習,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小實驗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大氣壓”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讓同學在裝滿水的紙杯上用硬紙片蓋住,然后將水杯倒過來,這時,同學們就會發現,硬紙片沒有掉落,水也沒有從杯子里流出來,進而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大氣壓的存在。初中物理教師通過小實驗的方式,向同學展示神奇的物理現象,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拓寬教學思路,擴大實驗范圍
初中物理原本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物理教師將物理的定理和物理規律都應用在實驗和實踐活動中,并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避免物理教學局限于書本上的演示和實驗,擴大實驗教學的范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使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實驗器材進行物理實驗,進而深入掌握物理知識。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能夠通過利用這些課本之外的實驗器材,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在學習物理知識與物理技能的基礎上,發現物理學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雞蛋、水和鹽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向學生進行物理知識講授。首先,將雞蛋放入裝了水的燒杯中,學生觀察后發現,雞蛋沉在燒杯底部;接著,往水中加鹽,同學會看到雞蛋逐漸向上浮。在這個實驗中,初中物理教師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以小實驗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了浮力與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實驗中學掌握物理知識,并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發展。
三、鼓勵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培養人才,因此,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開放思維,鼓勵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便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注重總結規律,促進師生交流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教,學生一味的學,也就是說,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要避免單方面的演示教學和學生單方面的操作,以便提高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啟發作用。與此同時,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另外,初中物理教師還能以一邊進行實驗展示,一邊向學生提出問題的教學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進而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進行“物態變化”的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在燒杯中注入水并將燒杯進行加溫,每隔一段時間讓同學測量水的溫度,然后記錄下測量的溫度,將記錄下的數值畫成圖表。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水的沸點到底是多少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在提問與解答過程中提出新問題:“水的沸點難道不是100℃嗎?”以便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在實驗與提問的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清晰地講述水的沸點不是100℃的原因,進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總結物理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五、合理安排課時,注意實驗安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模式,雖然能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實驗課課時安排也應該合理化,不能過多,要在保證主要物理課程的課時的前提下,科學安排實驗課時。同時,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保證實驗教學的安全,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在實驗前,將實驗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詳細地向學生講授,當實驗過程中,學生出現不正確的、危險的操作行為,要及時糾正和制止,以保證實驗安全。
例如,在進行明火加熱和液體沸騰的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要強調實驗的安全,保證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被濺出的液體燙傷,不被明火灼傷。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利用燒杯、酒精燈等物理實驗設備,根據實驗步驟向同學展示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這種教學方法被稱作實驗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了實驗范圍,拓寬教學思路,開展新穎的實驗活動,總結物理規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