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東
摘要:隨著《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相繼出臺,我國從利益一體型的勞動關系轉換為利益協調型的勞動關系時期,依法規范勞動用工管理,成為人力資源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根據多年的人資管理工作經驗,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提出以下措施,以期與同行共同探討。
關鍵詞:施工企業 依法規范 項目部 勞動用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9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251-01
一、施工項目部勞動用工的現狀
目前施工企業項目部用工形式有多種:固定職工、合同制職工和聘任制員工,這些人員工資和社會保險管理比較規范,但是臨時用工和協作隊伍用工均存在問題,主要是臨時用工社會勞動保障沒有完全按國家有關執行;一些協作隊伍隨意用工、管理混亂,違法轉嫁經營風險,并且有大量農民工參與施工生產,這些人員相對來說素質比較低,很少有機會接受職業技能等相應等專業的技術培訓,給企業用工管理帶來很大隱患。因此要認真落實社會保險制度、勞動合同制度,依法規范項目部的勞動用工管理,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合法利益。
二、及時辦理各類人員社會勞動保險
當前國家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制度的重大決策,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等五險。針對項目部的實際情況,社會勞動保險方面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勞動保險強調時效性,尤其是醫療保險、工傷保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各類企業都應當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如果沒有在職工上崗的第一時間及時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職工在工作中發生工傷,由企業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三、努力掌握合同簽訂與類型選擇的主動權
對于項目部的哪些崗位、哪些工種需要訂立哪種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都應當根據項目部的具體工作任務確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和勞動合同的內容,是由企業提出建議,與勞動者一起協商,達成一致以后由雙方共同簽訂,企業要掌握勞動合同類型、簽訂期限主動權的選擇。施工項目部的勞動者一般分為專業技術人員和辦公人員。對于一些專業性強的技術崗位、需要保持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或者對于愿意與企業共同長期發展,單位也想留住的優秀人才,單位經過多方面的嚴格考核以后,可以與員工訂立較長期限的勞動合同。對于合同預算、工程技術、行政后勤、財務會計等,工作相對穩定,也可簽訂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項目部聘用的輔助工種人員,這類人員占項目部人員比重較大,有比較強的流動性,應當與其簽訂以完成某項工程為期限的勞動合同;零星用工可以通過勞務派遣或者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由于勞務派遣能夠規避企業用工的風險、降低人資成本,可以在臨時性、輔助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四、積極做好離職員工的管理工作
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應嚴格按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辦理,簽訂解除合同協議書,按有關規定發放經濟補償金,避免因非法解雇發生勞動爭議或引起法律糾紛。離職存在著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對于組織來說,過高或過低的離職率都會妨礙組織的成長,所以我們應該著手改善企業內部留人環境及企業管理文化,減少失能性離職,預防核心員工的流失,力爭將離職率控制在一個適當水平上,這樣既可以使企業不斷地保持新陳代謝,又不至于對組織的運轉產生太大的影響。
我們還應該建立離職面談制度,認真傾聽員工對單位的意見,包括對單位制度、工作本身、上級主管及同事的意見,通過有效的離職面談,探究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甚至組織管理系統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根據離職面談結果和離職原因分析,提出改進意見。只有了解并發現更深層次問題,才能采取措施加以糾正,企業可通過內部政策和管理制度上的改進,調動積極因素留住現有的員工。
五、充分發揮協作隊伍的作用,促進企業發展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只要企業用工,就得為員工負責。所以,項目部的分包工程,項目部的專業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等,必須求協作隊伍有相應資質,并且企業必須以書面形式與協作隊伍簽訂承包合同,以便做到盡量減少企業的直接用工。但要要求并監督協作隊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并辦理工傷、醫療等社會保險。項目部對勞務分包企業的用工情況和工資支付也要進行監管,避免因本工程發生的勞務糾紛承擔連帶責任。企業防范經營風險,還可以通過授權合同簽訂、強制工傷保險、預留風險基金等多種措施,以便在發生問題時能夠對協作隊伍進行追償,在項目管理上,努力營造人員、制度和責任三落實的管理格局,保證協作隊伍的有效控制,實現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形成企業、勞動者共利多贏的格局。
國家對于勞動關系立法的不斷完善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是作為國家立法,是勞動者權益和企業利益共同兼顧的。故此,我們應該針對這些新的變化,轉變以前的用工習慣,研究順應新形勢的實施對策,依法完善企業的用工制度,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把企業做大做強才是我們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的奮斗目標。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