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堅
【摘 要】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學生進行100米短跑訓練,不僅具有健身、競技、基礎、教育等功能,主要通過100米短跑教學、鍛煉、訓練和競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并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娟P鍵詞】青少年學生;100米短跑;訓練方法 現代短跑競賽項目主要是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其中400米跑既需要短跑運動員的速度,又需要中跑運動員的“持久力”,所以有人也將400米跑稱為“長短跑”。而100米跑和200米跑相似,只不過200米跑訓練的距離更長、量更大一些。當然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運動員都需要具備很好的有氧能力,特別在早期訓練中,有氧能力的訓練更是極為重要!只有確定了這些,我們才能在訓練期間針對性的改善運動員的薄弱環節,鞏固和發揮運動員的特長與優勢,從而更好地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運動成績。速度是短跑項目的核心!運用恰當的訓練手段可以提高速度。然而,先天的遺傳因素對速度的影響很大,這里指的是人體身上肌肉纖維的類型。具有較大成分比例的白纖維的人更適合短距離項目,這也是在我們選拔運動員時就應該考慮的!而運動員在速度方面可以提高的幅度還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柔韌性、反應速度、身體脂肪、體型、力量訓練、步長與步頻等,另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訓練計劃的制訂和運動員完成計劃的質量。100米短跑運動是人類從走、跑、跳躍和投擲等自然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運動,主要作用在于健身和競技,包括田徑健身運動和田徑競技運動。田徑運動是以發展人類的基本運動能力、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為目的,主要以“更快、更高、更遠”為目標,以當代科學技術和專業基礎理論為基礎,不斷挑戰人類運動能力的極限,是人類體育運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走、跑、跳躍和投擲等基礎運動能力的升華和典型表現。一、100米短跑的生化特點當運動員從起跑的安靜狀態過渡到高速時,含有豐富的氧氣的血液,從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鐘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維持5~7秒,由于肌肉活動時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積,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所以專家推薦六秒訓練加速度的法則。要發展速度耐力就必須盡量使CP耗竭和造成乳酸明顯堆積,這樣有利于提高肌肉對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說來,發展速度耐力的劇烈運動的持續時間不應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過60秒。運動員體內乳酸鹽的積聚反映了身體對運動的應激,而不是造成疲勞的原因,沒有必要把無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鹽的過程看成是令人討厭的事,因為如果不動用這一能量系統,運動員就不可能進行劇烈和持久的運動。同時,乳酸鹽生成并非總是意味身體正在進行無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統所能供給的ATP之間失去平衡,就會產生乳酸鹽。二、100米短跑的訓練模式1、100米訓練是個周期化訓練過程,開始要有個適應性階段,其目的在于動員大多數的肌群參與工作,并使韌帶、肌腱和關節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發展力量的練習作好準備,也是為了防止后續訓練的運動損失。在適應階段,采用9~12個練習,每組重復8~12次,負荷最大40%~60%,恢復時間為2~3分鐘,這個階段持續4~6周。2、發展最大力量階段為期6周,訓練課采用5~6個練習,安排4~8組,每組重復8~12次,負荷逐漸從70%增至100%。3、發展爆發力階段,采用4~5個練習,安排3~4組,每組重復8~15次,負荷在50%~80%之間,每周1—2次,安排在技術練習或速度練習后進行。4、耐力訓練主要由200~400米節奏跑組成,其目的在于為整個訓練周期建立“能量庫”。三、100米跑的專門性練習小步跑、快速高抬腿跑、后磴跑、車輪跑、直腿交換跳、姿勢跑(100—200米距離的大步幅的跑,用80—90%的速度,重點是注意放松、動作的節奏和協調性)和加速跑(50—100米距離的跑,以最大步幅開始,接近最高速度時結束)。應更多地采用起跑練習、快速加速跑、快速沖刺跑和姿勢跑或強度跑等短間歇跑的訓練,這些練習重要的是追求其完成的質量,還要嚴格要求課后的積極性恢復和預防傷病的發生!1、高抬腿,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頻,所以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盡量快速。2、小步跑,這個也是經典訓練動作之一,練的是一種感覺,腳蹬地的感覺。3、跑樓梯,以高步頻來爬樓梯,距離不要太長,力求短期加速。4、擺臂練習,眼睛直視前方,肩部盡量不晃動,手臂大約成90度角,放松自然擺動。5、起跑訓練,作為一個短距離項目,起跑十分關鍵,可以讓同學幫忙發令,找到一個感覺,提升反應速度。6、韌帶訓練,其實韌帶也是跑步的一個核心,壓好韌帶,成績又會有新的突破。7、深蹲,練習腿部肌肉爆發力。四、青少年學生100米短跑的訓練方法(一)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等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和空間節奏。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1、行進間跑30—60米,3—4次*2—3組;2、短距離接力跑2人*50米或4人*50米,3—4次*2—3組;3、短距離追趕跑30—100米,3—5次*3組;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2—3組;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2—3組;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2—3組;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2—3組;8、反復跑30—60米,4—5次*2—3組。(二)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去追趕并接住球的練習;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的蹬起跑器的練習;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并觸及高物;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 持續時間5—10—20秒;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的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三) 強化學生的心理訓練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有的運動員雖然平時訓練不錯,但比賽過不了硬,賽前和比賽是思想緊張,吃睡不好,生活規律破壞,消耗精力過多,比賽時心慌意亂,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績下降,賽后思想波動。針對隊員的具體情況,在訓練中要做到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改變訓練環境條件,創造氣氛,施加一定的壓力,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和自我控制能力。從而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都能沉著冷靜、機智靈活的排除干擾、發揮正常,賽出好成績。總之,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學生進行100米短跑訓練,不僅具有健身、競技、基礎、教育等功能,主要通過100米短跑教學、鍛煉、訓練和競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并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勇敢頑強、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