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玉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與國際社會的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掌握一門過硬的英語技能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必然要求。作為語言學習來說,幼兒階段對于語言的接受可能最為敏感,所以我們有必要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要重視學生英語的學習。當然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新時期的英語學習中要打破之前啞巴英語的狀況,不要單純地追求學生考試成績,而是要從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實用性出發,切實培養學生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聽和說的能力。聽與說是實用英語的核心,學生在這兩個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后,英語水平就會有實質性的提高。那么,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從哪些環節出發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1 對聽說領先法的理解和認識
根據英語語言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堅持聽說領先。中國學生的母語是漢語,漢語文字是表意文字,體現了形、音、義有機結合,使人見了漢字即可會讀知義。英語文字形、音、義并無有機的結合,是拼音文字,這對中國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差異。此外,英語中還有一些只能意會的不能用語法規則講清的習慣用法,句型,也存在一些漢、英思維上的差異,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拼音文字,如果不能聽懂,也就不會讀說,文字的形義也就不能牢記。中國學生必須多聽,多讀,多說,才能記住英語的形義,時間稍久些不聽不說,就很容易忘記。因此筆者認為:學習英語在小學起始階段的聽說比重要大些,在以后的各個學習階段,仍然要重視聽說訓練,仍然要把聽說訓練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說要把聽說領先法貫穿于整個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同時把語法書寫、交際應用、語言知識、翻譯等能力培養揉合進去,這樣才能學好英語。筆者體會,聽說能力強,閱讀能力、悟解能力、交際能力等也隨之而強。但是必須指出,聽說領先,是指學習英語時首先要多聽,聽懂,多說,會說。可以采取各種有效的手段,切忌要求學生象“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式地去聽去說,那樣的聽說是機械的,枯燥的,不能持久。為此,可以探索各種生動活潑的有效的聽說方式。
2 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有模可仿,聽得準,才能說得對。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要求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這是科學的,是符合語言教學規律的。實踐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訓練呢?筆者認為:
2.1 切實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因而對學習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的開頭,把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培養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從學英語的一開始就逐步養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回答以及提問,模仿錄音的習慣。教師則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上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給學生造成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造學生開口的機會。
2.2 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把每節課開始后的三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具體作法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的方法。值日生報告內容從短小淺易,分階段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這樣做,首先應由教師編寫代表性的報告范文,印發給學生,選定幾名語音語調好一點的學生當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報告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
2.3 課文教學堅持聽說領先法。把聽說訓練同課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每教新的課文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讓學生根據所聽內容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必須有一般問句,也有特殊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培養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講課文時,教師不僅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范,富有表現力。學生提,問或回答教師的問題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大意進行復述或表演出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課文教學還可堅持聽寫訓練,聽寫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或課文縮寫。這也是強化聽力訓練。
3 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來說居于主導地位。實踐證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能偏廢。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根本條件是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業務水平。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每個學生。同時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過硬的基本功。英語教師的基本功是:聽說能力,課堂用語,朗讀,板書,唱歌,畫簡筆畫,簡稱聽、說、讀、寫、唱、畫、演。教師還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技巧,排除學生在英語聽說中的心理障礙,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總之提問的技巧,就是要爭取照顧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躍學習氣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啟發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二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才能使中學英語教學達到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