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峰
摘 要:近幾年,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人均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這樣就對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以及醫療衛生系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各省市對于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從業資格也進行了調整,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衛生事業。文章將會從實際出發,對我國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的管理現狀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系統;教育水準
1 前言
我國人事管理的理論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傳統的人事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今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壯大。
我國的衛生系統,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對滯后。隨著知識經濟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人們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必定日益加重。而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也必將在借鑒其他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先進經驗基礎上,結合衛生系統行業的特殊性,針對目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所存在的弊病與不足之處,制定出適合中國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
2 我國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管理上十分僵化
在我國衛生系統中,未形成完善的人力資源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十分簡單。而且,對于人力資源的結構分析存在著誤區,未能深入研究。相關部門仍罔顧市場經濟,盲目跟風,結果造成了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的過剩或過缺。同時,在人員管理上,依舊采用事業單位現有的管理機制,尤其是績效考核,幾乎都使用相同的標準。無論是崗位考核還是日常表現考核,都浮于表面,結果與實際不相符合。這樣的管理機制很難調動起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不能走出傳統人事管理的模式,但仍是以強制性管理為主。未能從根本上樹立知識經濟形勢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樹立以人為中心、以服務性管理為主的觀念。
2.2 教育管理存在著失衡現象
我國的醫藥衛生專業的招生人數每年都在增加,可以說人力資源巨大。但是,高素質、高水準的人才較少,供需不平衡。究其原因,就是管理上存在漏洞,相關部門的重視力度不夠。
2.3 我國目前的衛生從業人員的基礎學歷低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從事衛生服務行業的人員主要以專科為主,甚至有的護理人員無學歷,這一點直接反映出管理人員在素質上極為有限,嚴重缺乏高級醫務人才。由此可見,我國還需要大力提高醫療教育水平,對醫療教育進行系統的改善。
2.4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配置方面存在著失衡現象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配置方面存在的失衡現象,主要指的是我國東西部地區在分配醫護人員方面存在著失衡現象。同時,未能根據衛生部門崗位應有編制,合理配置衛生系統人力資源。造成一方面某些部門人員過剩,部分衛生院校新畢業生難以就業,另一方面某些部門如醫院護理人員相對不足。
3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3.1 政府需直接制定出相關政策,激勵衛生事業發展
根據發展戰略目標,我國需要在未來幾年中建立并健全平等享受衛生服務制度,讓我國的城鄉人民能夠共同享受高水平的衛生服務。這一點的實現需要我國政府頒布激勵機制以及支持政策,解決人力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讓理想成為現實。衛生政策在頒布時,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保證衛生服務人員的數量,提高服務的質量,各種醫療職業在配合上要呈現科學化,無論是區域分布還是服務層次都要實現公平與合理。
對于激勵機制來講,主要是對留守在鄉鎮衛生機構的工作者建立相應機制,可以對其進行生活補助,保證他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以此來保證鄉鎮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縮小城鄉之間的服務差距。
3.2 考慮地理區域因素,建立人力資源配置標準
我國衛生系統中的人力資源在配置時主要的標準是人口,忽略地域不同引出的資源不均現象。在偏遠的鄉村,衛生人力資源相對來講比較匱乏,因此建立起衛生人才科學化配置標準,進行衛生區域管理,將地理因素囊括在內,實現全面規劃,從而提高我國衛生服務的整體水平,實現人力資源的科學化管理,最后提高整個國家或地區的健康水準,實現人民享受服務的公平性。
3.3 提高教育水準,進行衛生人才培訓建設
我國現階段的醫療發展呈現上升趨勢,掌握世界前沿的醫療技術是發展醫療事業的要求所在。因此,提高醫療教育水平,建立起高素質的人才服務隊伍尤為重要。在培訓上,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建立起統一的培訓標準與醫師從業標準,而且在培訓時要保證多元化與綜合化,讓學員能夠接受差異化的醫療培訓,從而豐富自己,讓自己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環境。
除此之外,針對我國醫護比例失衡的現象,應當在城鄉大力發展社區醫療,建立起社區衛生服務系統,以社區為單位,讓醫務人員逐漸擴散到周圍地區,從而緩解護理人員缺乏帶來的壓力。
3.4 針對醫院系統,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衛生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醫院,在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傳統的管理理念無法真正的為醫院提供優質人才,因此,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更新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例如:“以人為本”,這是管理理念,主要包含的是以病人作為根本,尊重并關心病人;以醫院的工作者為本,將人才作為醫療服務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為工作者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發展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衛生系統基層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一直暴露出很多問題,強化我國衛生系統基層機構的人力資源資源管理工作不但是事業單位自身工作效率提升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經濟發展與社會政治發展的要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關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的提高。衛生系統基層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核心內容,實際上就是在基層醫療單位經營規劃與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研究醫療衛生單位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需求狀況與人力資源管理問題。醫療衛生單位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以使員工目標與單位的發展達到最大的一致性,同時也促使人力資源需求與供給達到最佳平衡,為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符合數量與質量要求的人力資源保障制度。
參考文獻
[1]趙曉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關于表彰第二批衛生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和抗震救災英雄的決定(人社部發〔2008〕36號)[J].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報,2008(8):134-135.
[2]熊明.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以銅仁地區衛生系統為例[J].中共銅仁地委黨校學報,2009(2):67-68.
[3]俞善浚,史維新,章潔.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對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10(11):245-246.
[4]鯤鵬,何光俊,宋世震,向兵,葉方立.我國東西部衛生人力資源對比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