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基鳳
摘要:小學班主任在組織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怎樣做好每一項工作,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給小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氣氛,成為了小學班主任重點研究的話題。因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途徑,旨在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途徑
由于教育事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促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小學生的啟蒙教師。其健康成長,不能脫離幫助人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作為班級組織以及管理人員,必須要意識到自身肩負的育人責任,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確定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進一步改進班級管理工作。因此,下面進一步分析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途徑。
一、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大包大攬。因為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班主任認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能力不強,所以,針對班級當中許多工作都大包大攬,針對學生平時問題的所有事情都要過問,雖然這種關心愛護是值得學習的,但是這樣大包大攬的班級管理方式并不是很好。目前的教育要求將學生當作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一定要改變當前班主任大包大攬這種管理的方式。
2、沒有重視學生自主性發揮。由于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把著眼點放到了課堂教學改革當中,但是班主任教學管理忽視了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滲透,許多班主任依然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主要體現在班級管理當中過于專斷,不具備民主的氣氛,所有事情均是班主任做主,沒有思考學生的感受和主體地位的需求,把班級管理在學生發展當中的功能,這些均造成小學生個性和活力的缺失,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的自主性以及創造性造成影響。
3、管理方式陳舊。小學生受到環境方面的影響一般不多,促使其保留極多的個性,但是以往的管理模式通常是一刀切,對于班級管理創新活動的進行十分不利。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途徑
1、加強班主任自身水平。小學生存在愛模仿和學習別人的特點,所以,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重點接觸對象,其言行舉止對于學生有潛在的影響,要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在教學以及平時的管理活動當中注重言行舉止,進而發揮身先示范的功能。
2、注重培養班干部。班干部對于班集體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個優秀的班干部可以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并且也是學生代表,通過班干部能夠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因此,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一定要注重培養班干部,采取夸獎班干部的方式,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同時鼓勵其勇于開展工作,進而培養班干部隊伍合作精神。
3、班級民主管理。由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很強,長時間處于被管理的位置,其民主意識需要經過班主任的管理獲得進一步的加強,想要培養學生形成民主意識,班級的主要事物均能夠以學生民主參與進行管理。例如,在新學期開班會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探討,編制班級規定,讓學生選舉出監督小隊,對于班規的執行和遵守情況實施監督,打造遵守紀律的班風。教師還可以使用學生和學生以及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競爭的方法,實現相互促進和監督的目標。班規是學生一起編制的,能夠促使其自覺的遵守。學生經過競爭和評價,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擬定自己要爭取獲得的榮譽稱號,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求學生擬定稱號的過程中還要設置相應的獲取稱號的條件。例如,學生擬定學習標兵這個稱號,同時擬定上課認真聽見,積極和同學討論,課后按時準確完成作業,考試獲得優異成績等獲得條件。在期末通過同學和教師的審核,該學生真正達到擬定要求,班主任將授予其稱號,這樣,所有學生都能夠樹立努力的目標,促使班級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風氣,對于學生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4、轉變教育思想強化養成教育。教育的藝術實際上就是激勵和喚醒,并不是單純的講解知識,課程改提出,學生主體地位,必須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展示其個人人格,以往教學中不科學的因素,導致學生習慣性的聽取和服從教師的安排,不敢發出質疑的聲音。但是由于時代不斷變化,工業和信息文明時代要求人才必須要擁有創新能力,以往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于人才提出的需求,所以,班主任十分有必要轉變教育思想。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堅持由愛去感染學生這個原則,必須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千萬不可以因為學生成績的優劣或者是家庭情境進行區別對待。教師的這種慈愛能夠溫暖學生的內心,并且不斷傳遞,給他人提供幫助和關愛,感受關心別人帶來的樂趣。教師的關心,是讓學生形成良好得到的品質的主要條件。除此之外,學生良好習慣包含自耦機動手和樂于幫助他人,誠實守信這些習慣,還應該由標準的力量去要求和評價學生。例如,班主任應該依照小學生日常行為準則,對于學生思想品德實施量化評分,將分數仿作班級評選的核心條件,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習慣。
5、全面衡量和評價學生。因為學生年齡和個性以及家庭環境,還有興趣愛好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可以使用一刀切那種方法,必須要確保因材施教。班主任要經過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和平時生活中的細心觀察,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種特點,要擅長和認可教師溝通,確保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為每名學生構建一個檔案,。同時班主任必須要目光靈敏,能夠及時發展學生細小的改變,清楚學生思維方向,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工作。
三、結語
通過本文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途徑的進一步分析和闡述,使我們了解到當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加強班主任自身水平,注重培養班干部,班級民主管理,轉變教育思想強化養成教育,全面衡量和評價學生等一系列的創新途徑,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學生學習的效果,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培養其民主管理意識及良好的道德習慣與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素質的提高。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班主任班級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偉勝.班級管理研究:需要“上下求索”之道[J].教育科學研究,2014,05:34-37+41.
[2] 姜萍,常偉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20.
[3] 邢利紅.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班級管理的助推力[J].思想理論教育,2013,0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