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艷
【摘 要】隨著高考模式的改革,高考逐漸從曾經硬性的文理分科,演變為學生自主地從六科中選取其中三科。對于考試的改革,我們的教學方式必定需要一定的調整。那么,如何有效地教高中化學,成為我們老師關注的焦點。本文就針對高中化學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 有效教學 策略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40
有效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我們所傳授的化學知識,讓學生在分科選擇學習的時候優先選擇化學,對化學進入深入的研究。那么,什么是有效地教學呢?實施有效策略的教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一、什么是有效的教學策略
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指采用有效地教學措施,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有效的掌握是指學生能夠通過所學知識去創造,發現某些更有意義的東西。正如著名教育學家懷特所言:“教育不是為了教人謀生,而是教人創造生活。”往往有效的教學策略能讓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更深,記憶更加深刻,更容易去發現知識的精華之處。比如,當我們講解萃取的相關操作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通過看看書上的操作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描述,我們的學生很難連貫的想象萃取的整個操作流程,而且有些細節的地方如:“振蕩分液漏斗,讓兩部分的液體充分接觸后,需要打開活塞,把漏斗內的氣體放出”。我們的學生很容易的就會忽略到這個細節操作。當然,如果老師在講解是重點提醒,同學們會將之記住,但是時間久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多了,壓力大了,還是會忘記此操作。如果在講解時,我們選擇的不是此教學策略,我們通過親自操作實驗的流程來教學,邊操作邊講解,并且讓學生也體驗一下相關操作。學生在這種教學中收獲到的知識肯定比上一種的教學要多。但并不是每個中學的實驗設備都是齊全的,針對這種,我們可以讓學通過一定想象,利用身邊的“道具”去打造一些實驗中需要的簡單儀器。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而獲得的知識,往往比我們單純地講要更深刻。
二、針對教育改革、對教師有效教學策略的相關建議
(一)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學科。實驗是學習化學的核心,可以說“無實驗,無化學”。既然實驗在化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那么在講解化學理論知識中夾雜著實驗的身影,這是能吸引學生眼球的手段之一。我們要改變曾經僅通過描述,來給學生傳授化學知識的傳統教學。比如:在講解Fe3+遇到SCN-反應時,如果就簡單給學生說反應的現象。我們的學生會對這個反應產生誤解,認為這是一個沉淀反應。顯然,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因為Fe3+和SCN-會進行這個反應,是因為反應產生了一類新的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如果我們上課時先以實驗開幕,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試著去解釋原因,我們在加以引導。現在的學生本身就喜歡新奇的事物,我們展示的溶液是有黃色演變為血紅色,新東西的產生,往往是能“引誘”他們繼續去思考。在某種程度上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化學的興趣,有了興趣必定是個好的開始。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更有趣
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先進的科技帶入我們的課堂,不僅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多元化,而且學生的眼球也會被我們的多元化教學吸引。化學是一個以實驗為核心的學科,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我們不能把每個實驗都展示,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所以在此時借助外在的電子設備去教學,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物質與物質間混合后的變化。我們可以采取播放視頻、制作動畫課件等方式,讓我們的課堂更加多元,讓學生更高效地去掌握這部分的知識。
(三)對實驗創新讓學生能做實驗、結合理論講解知識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我們不能向我們的學生展示每一個實驗,因為實驗設備的缺乏,所以作為一個富有想法的化學教師對化學的教學更富有感染力。當我們在講解某些實驗時,我們使用的儀器不一定都是實驗室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去制作一些簡易的儀器,只要我們給予適當的引導,學生創作出的儀器肯定是各有千秋。在某種層面上,這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當我們在講解過濾操作時,我們開口較小的飲料瓶的頸口段,作漏斗的上端部分,用吸管接在下端,這便制作出一個漏斗,用剩余的飲料瓶下端做燒杯,再用一根潔凈的玻璃棒。”通過身邊廢棄品來制作儀器設備,既貼近生活,又讓學生接觸到化學實驗的趣味。
三、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管理方面策略的相關建議
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策略中,高效地掌握知識,靠得不單單是有效的教學策略。在管理方面也存在著相應的策略,下面就對我們教師在學生的管理方面提出幾點建議,讓我們有效式的教學策略,行之有效。
(一)定期的開展簡單儀器的制作比賽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需要學習的科目多、課時多,課后作業多,壓力大。他們自己能夠支配時間往往是很少的,如果對他們不實施督促,大多數的學生是不會去完成簡單儀器的制作的。如果這樣,我們的有效式教學策略是難以高效地開展的。對于定期的開展相關比賽,這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二)管理課堂紀律,教會學生如何做好筆記
讓實驗進入我們教學的課堂,必定會讓某些學生過分地激動,在他們情緒難以控制的時候,他們無法靜心的去做好筆記,所以管理好課堂的紀律,教會學生做好筆記也是一個較為重要的部分。有些同學會表現得相當積極,他們的聲音響度會覆蓋整間教室,此時就需要我們對課堂紀律做一定的規定,但這個規定不能削弱高響度學生的積極性,因為那樣會打擊到他們,這并不是有利于我們有效式教學策略地實施。但是,如果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表現活躍,不去溫習筆記,這必然是不可行的。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思考,學會溫習是學好知識的關鍵。
(三)定期對課后作業進行檢查
有時候學生學生會因為作業的繁多而忘記某些作業,所以我們要對學生作業進行定期的檢查,不要讓學生因為遺忘而成為作業未寫的理由,讓學生制定作業記錄表,明確高效地去學習。
四、結束語
化學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難點。化學的學習并不是像某些老師所認為的,背就能得高分。化學是核心是實驗,有效式的教學少不了實驗的身影。綜上所訴,化學實驗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手段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化學的學興趣,我們的學生肯定會學好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