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錦
摘要:隨著近幾十年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迅速融入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學生作為一個接受新型事物較快的群體,在享受網絡帶來便捷的同時,其思想政治也容易受到網絡的沖擊。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正面的影響也存在負面的影響,如何趨利避害的引導大學生利用網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網絡平臺;思想政治;促進研究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能夠較快的接受新鮮事物。自網絡發展以來,就受到了大學生的迅速喜歡和普及,大學生善于利用這種先進資源來獲取信息,網絡對大學生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些年來,網絡不斷在大學生群體中生根,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交往,也同時改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境界和思維方式。所以說,我們應該多促進網絡對大學生的正面積極影響,要善于利用網絡平臺來促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大學生一直是一個思想先進群體的象征,但是隨著近些年來,大學擴招、網絡普及、思想多元化等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整體思想政治水平有所下滑,主要表現在對社會缺乏信任、崇尚享樂主義、功利化思想嚴重、自由主義思想嚴重、對生活缺乏激情等等。所以說,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存在諸多弊端。網絡平臺傳播信息具有高效快速的優勢,深受廣大大學生群體的喜愛,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也讓很多大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無法自拔,導致了思想政治水平迅速下滑。所以說,如何因勢利導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二、網絡平臺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積極影響。網絡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廣闊平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展示真實自我的有效平臺[1]。網絡涵蓋了豐富的各類資源,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快捷高效的查詢功能,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而獲取有利的知識。網絡中的文學、小說、影視的傳播,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為大學生汲取文化養分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促進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其虛擬性又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敢于釋放自己的平臺,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展示自己,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總之,網絡平臺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正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2、消極影響。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正是因為網絡的廣泛性和開放性,使得各種思想文化在網上自由傳播,這其中有很多也會嚴重損害學生的思想健康。比如許多網絡小說涉及到一些自由化思想、暴力思想、享樂思想以及反動思想,就會導致學生產生思想偏差。一些游戲、聊天軟件的傳播,可能導致學生沉迷其中,思想消極,無上進心,而網絡的虛擬性會導致假新聞、假消息的廣泛傳播,降低學生對社會的信任感。總之,這些消極影響亟待我們采取解決措施。
三、促進網絡平臺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運用網絡平臺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正視網絡環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又要善于運用網絡手段進行創新。
1、運用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單向大范圍傳播。學校可以通過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紅色網站、網絡課堂和FTP資源庫,為學生單向大范圍傳播積極的思想政治信息。可借助圖像、文字、視頻、聲音、教學視頻等途徑,廣泛傳播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管理人員及時更新信息,避免信息落后失去吸引力,還可以借助數據庫技術,建立校內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空間,實現校內的資源共享。
2、創建校園范圍內的信息交流平臺。學校可以創辦主題博客、微博、校園BBS、虛擬班級等形式,為大學生提供發布信息和交流的網上平臺[2]。這些平臺都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網上交流平臺,學校可以利用這些平臺設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多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極容易接受又不覺得枯燥,從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還要善于利用各種流行的即時通信工具,比如微信、MSN、QQ、飛信等,利用這種工具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時效性和及時傳播性可以拉近教育主客體之間的聯系,為大學生的交流傾訴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3、加強信息監控平臺的建設。信息監控平臺可以及時掌握和控制網絡輿情。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很多不良信息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些信息會嚴重損害我國大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腐蝕大學生的思想[3]。近幾年來,網上虛假信息、造謠信息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的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判斷。所以說,教育主題要加強信息監控平臺的建設,及時掌握和控制輿情,有效的運用網絡平臺創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雖然網絡平臺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只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從行動上積極改進,針對不足提出解決措施,就一定能夠發揮網絡的積極影響,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 許克松,陳英.微網絡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3:103-105.
[2] 宋曉東.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3:113-115.
[3] 李春雨,閆靜,陳璨.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