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芝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是小學生進行數學認知的基礎教育,是一門優秀的藝術,新課標下數學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學生學會知識,能加能夠領悟其中的奧妙和數學自身體現的邏輯美,并形成優秀的思想品德,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學會應對和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因此,當代教師必須遵循小學數學的教學規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以人為主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有利于學生更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面對新的課程理念,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小學教學中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有針對性地了解課堂上將要講述的知識內容,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小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和主動性的一個手段,學生在預習時會找出自己有疑問的部分,這樣在第二天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重點對疑問部分進行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并保證上課時精神集中。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逐步指引他們提出具有價值的疑問,養成主動思考、主動參與的習慣,不但可以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
二、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往的教學方式將教師放在主體地位,“填鴨式”教學、強效灌輸是教學的常態。隨著新課標教材的頒布,與以往教材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將學生放在了教育系統的首要位置,因此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在備課的時候多進行換位思考,不能再一味地按照課件進行講解,應該隨時根據學生課堂的反饋調整授課內容、進度、方法。教師也要注重關心學生的個性發展,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并進行獨立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表現機會,與學生形成一種良性的師生關系,能夠和諧相處、易溝通,再一次地強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性與交流性的重要程度。例如,在學習求和、求剩余的加減法運算的時候,教師講授基本解題思路,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逐漸總結出解題思路,摒棄了以往教師一味講解的強加式的教育。
三、探究生活數學,創設有效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優秀教師那里,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教師并不把現成的結論、對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新《課標》中也明確了教師通過創設一種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情境,學生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教師帶領復習舊知,引出新知的方法,在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中,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大膽的猜測,在猜測之后,動手去驗證問題。因此,有效情景的創設是學生進行探究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師可創設趣味情境、創設問題情境等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表揚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掌握好探究學習的時間。但是,探究性學習并不適用于任何知識的學習,比如乘法除法的運算,沒有一定知識作為基礎的探究也是浪費時間。教師要以“四基”為基礎,善于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上,在知識銜接上,合理使用探究學習的方法。
四、多媒體與教學方法的整合
為了在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減,老師們都煞費苦心。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學質量。①感受學生思維啟發。數學知識往往是抽象性的,而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又比較差,多媒體教學就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要在通過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掌握其內在規律,完成知識構建。②運用多媒體增加課堂的效率。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如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更多的知識,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增大課堂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我們所要研究與探索的重要內容。切實提高任課教師的多媒體運用技能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導向者,必須在現階段的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起突出作用。③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準確定位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位置,完美的多媒體教學過程應該是傳統教學形式與多媒體教學形式的統一。教師應著眼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讓多媒體與其他常規媒體有機配合,實現教學的優化目標。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有很多教法,關鍵是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認真研究,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要因材施教,找到最合適自己學生的教法。小學數學一定要圍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自主性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突出小學生的特點,既要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的濃厚興趣,又要科學的傳授給學生以知識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樂,真正把小學數學工作做好,把小學數學課程教好。
參考文獻
[1] 呂傳樓.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創新[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11).
[2] 嚴汝年.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攻略[J].學科教學,2013,(4).
[3] 許影.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3,(5).
[4] 黃家超.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30):11-17
[5] 韓鶯紅.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文化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29):42-45
[6] 文清.多維解讀教師發展理念[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