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紅
摘 要 縣級電視臺是廣電格局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科技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形勢下,正確認識縣級電視臺科技傳播能力的重要性并認真思考縣級電視臺的科技傳播途徑顯得十分必要。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縣級電視臺的發展現狀和問題,探討縣級電視臺提高科技傳播能力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 縣級電視臺;科技傳播能力;現狀;問題;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3-0015-02
隨著互聯網、移動通信和數字技術進一步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進一步深入,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然而,作為傳統的大眾媒體,電視仍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據中國科協2016年9月發布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利用電視獲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為93.4%。縣級電視臺作為廣電事業格局中的末端組成部分,具有覆蓋面廣、數量眾多和整體實力不強的特點。在當前媒體融合的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的科技傳播能力一方面受到來自中央、省市等各級電視媒體的挑戰,同時還面臨著新興媒體的沖擊。在此情況下,正確認識縣級電視臺科技傳播能力的重要性并認真思考縣級電視臺的科技傳播創新途徑顯得十分必要。
1 縣級電視臺提高科技傳播能力的重要性
縣級電視臺是我國科技傳播的重要力量。縣級電視臺作為廣電事業四級格局的重要組成,全國的2 800多個縣,很多都有電視臺,在全國2 500多個廣播電視機構中大約占據了3/4。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據2016年數據顯示,農村居民家庭的電視機的普及率為95%,而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33.1%。縣級電視臺由于覆蓋面廣、數量眾多以及接受程度高等特點,在幫助公眾特別是農村居民樹立科學理念、宣傳科學知識、提升科技能力、普及科技生產生活知識、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技傳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2 縣級電視臺在科技傳播中面臨的問題
2.1 發展空間狹小,影響力不足
長期以來,縣級電視臺處于廣電事業的末端,國家級、省市級電視臺以及衛星頻道都對其生存空間進行了擠壓。特別是近年來在網絡媒體的強勢沖擊下,人們獲取科技信息的方式和途徑越來越豐富,使得縣級電視臺科技傳播影響力更加弱化。
2.2 發展經費不足,市場運作較差
縣級電視臺的經費來源除了財政撥款外,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廣告創收。據2014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中,縣級占據9.87%的份額;2013年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中,縣級僅占3.88%的份額,央視的廣告收入是全國2 000多個縣級電視臺的6.3倍。因廣告創收困難,導致對虛假廣告監管不嚴,科技傳播能力較差,對提升公眾科學素質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2.3 體制機制僵化,人員素養不高
縣級電視臺一直以來壟斷的經營性質和固有的體制機制導致了工作人員素養的普遍低下,一方面吸引不到高素質專業性強的人才,一方面內部也缺乏人才學習培養的機制和氛圍,從而導致了節目質量不高,大大影響了縣級電視臺的科技傳播能力。
2.4 內容形式單一,節目質量不高
當前縣級電視臺的節目形式普遍單一,科技信息來源較為缺乏,自身編創能力不足,資源更新率較低。特別是在農村欄目的設置中,大部分傳播現代農村技術的內容,使用范圍與具體內容與當地的實際情況較為脫節,失去了通過科學普及指導農民生產生活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技傳播能力。
3 縣級電視臺提高科技傳播能力的創新途徑
3.1 導向正確提升科技傳播的引導性
在當前社會各種社會思想的影響下,縣級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要充分發揮基層宣傳思想的核心作用,準確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節目內容既要注重對科學咨訊、科學技術的宣傳,更要加強科學思想、科學理念的引導和構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積極健康的社會思潮,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3.2 加強監管提升科技傳播的公信力
縣級電視臺要提升科技傳播影響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加強監管力度摒棄不具備科技傳播效果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內容,如未經核實驗證的科技新聞、技術知識、生活常識、健康養生及違規廣告等內容,都應是節目內容中必須摒棄的部分。應當制定并完善嚴格的審核制度,在選題制作、引進來源、廣告經營、錄制播出等各個環節加以嚴格監控,級級把關、層層負責,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和應急預案,保證節目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實用性,提升科技傳播的公信力。
3.3 通過引進或聯播形式豐富節目內容
對于一些沒有能力制作高質量高水平電視節目的縣級電視臺,應當結合自身揚長避短,通過有針對性地引進一些適合當地的科普科技節目資源,或者通過聯播的形式來豐富節目播出內容。例如山西的“科普大篷車”欄目就在全省61個市縣電視臺播出,其中的科普、技術、健康等知識為提升科技傳播能力及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發揮了積極作用。
3.4 因地制宜聚焦公眾科技信息需求
縣級電視臺的辦臺目標和覆蓋區域,決定了其應當圍繞當地的中心工作展開,努力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因此,縣級電視臺應當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聚焦當地需求,遵循“三貼近”原則,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聯系實際,創辦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科技節目,提升科技傳播的落地應用效果。
3.5 優化欄目設置提升節目制作水平
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要提高科技傳播影響力就要在優化欄目設置上做文章,變單一的科普新聞、科技咨詢、技術宣講等形式,通過創新欄目形式和內容,增加科技傳播的吸引力。比如通過科普短劇、科普微電影等形式,將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術通過淺顯易懂、生動靈活的形式傳播出去,不僅能夠增加縣級電視臺的收視率和影響力,也能令受眾印象深刻,起到提升科技傳播影響力的作用。
3.6 運用先進技術不斷提升技術水平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也給縣級電視臺技術的提升提供了條件。縣級電視臺應首先運用電視熒屏的傳播方式進行科技傳播,對已有傳播資源和渠道進行充分利用,并可以加強熱線、短信、微博、微信的欄目互動,增強對受眾的吸引力和黏合力。在此基礎上,縣級電視臺也可將現代新型互聯網技術應用起來,通過網絡電視和網絡直播等形式,能對公眾進行隨時的、即時的交流與互動。
總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級電視臺是廣電格局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科技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當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形勢下,要正確認識縣級電視臺科技傳播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現狀和存才問題,并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輿論導向、加強監督管理、豐富節目內容、聚焦公眾需求、提升技術水平、引進培養人才等方式,不斷提高縣級電視臺的科技傳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運紅.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如何應對新媒體挑戰[J].西部廣播電視,2016(7):163.
[2]楊筠.新媒體沖擊下縣級電視臺的應對策略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7(3):155-156.
[3]李志剛,袁琳.立足本土,打造縣級臺特色[J].新聞窗,2017(1).
[4]王芝.縣級電視臺如何在創新上做文章[J].記者搖籃,2016(3):30-31.
[5]魏海慶.縣級電視臺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方向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2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