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信
【摘要】目的 探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取山東省臨朐縣中醫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保守方法治療,研究組實施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臨床療效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可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預后效果,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01
高血壓是一種多發性、常見性疾病,在老年人比較多見,腦出血作為高血壓疾病的晚期癥狀,死亡率、致殘率極高,且其病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所以,對于該疾病治療,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為了探討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山東省臨朐縣中醫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0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山東省臨朐縣中醫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研究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43~84歲,平均年齡(62.18±7.02)歲,15例腦葉出血、7例小腦出血、14例血腫破入腦室、9例基底節區出血,發病時間3~52 h,平均實踐(15.63±10.12),出血量20.68~116 mL,平均出血量(51.26±23.65)mL。對照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1.53±7.15)歲,14例腦葉出血、8例小腦出血、13例血腫破入腦室、10例基底節區出血,發病時間4~53 h,平均實踐(15.47±10.38),出血量20.72~117 mL,平均出血量(50.356±22.19)mL。兩組年齡、性別、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保守治療,選擇止血劑和脫水劑,采用神經營養藥物,保持水電截止平衡,實施血壓、血糖處理方法。
研究組:實施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選擇CT設備為導向,對血腫最大層面進行掃描,避開重要結構,在頭部最近處選擇穿刺點,給予局麻后,處于電鉆驅動下,選擇YL1穿刺針,在腦顱中取出血腫,保留穿刺針在血腫腔內,抽吸引流管,確保血腫能夠完全引流。定期清洗血腫腔,復查CT設備,按照血腫清除狀況,使用尿激酶。直到血腫完全清除,拔出穿刺針。針對出血破入腦室,可選擇血腫腔穿刺方式,結合側腦室穿刺引流。
1.3 療效判斷
痊愈:神經功能評分降低90%~100%。
顯效:神經功能評分降低45%~90%。
好轉:神經功能評分降低19%~45%。
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之前,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為(42.15±5.24)分,對照組為(42.54±5.18)分。在治療一周后,研究組評分為(16.72±5.87)分,對照組評分為(23.11±5.67)分。經過治療,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4例痊愈、8例顯效、10例有效、17例無變化、5例死亡,治療總有效率51.1%。研究組10例痊愈、15例顯效、15例有效、4例無變化、1例死亡,治療總有效率88.9%,研究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 論
在臨床上,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腦血管破裂,使得血液進入腦實質,引發一種自發性出血病癥,屬于神經系統的嚴重性疾病。病發機制主要為:其一,處于高血壓狀態下,腦部小動脈發生痙攣問題,使得原端腦組織缺氧,引起壞死,進而產生水腫;其二,因高血壓影響,腦部小動脈發生玻璃樣壞死、纖維樣壞死,降低了血管管壁功能,產生夾層動脈瘤,引起腦出血;其三,由于長期高血壓政治,使得微動脈瘤所在的腦小動脈,血壓持續升高,擠破微動脈瘤,增加腦出血發生率;
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達8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1.1%,神經功能評分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由此看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可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陳銳鋒,黃 勇.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11).
[2] 孫家英,王 力,王麗敏,孫家慧.中西獸醫結合治療羊螨病[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11).
[3] 傅煌武.微創顱骨鉆孔血腫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1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
[4] 鄧燕婷,劉燕蘭,楊露寧.優質護理在顱腦外傷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21).
[5] 李 平.B超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08).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