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敏華 秦璐璐 蔡紅
【摘要】目的 研究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方法 試驗中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將全部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均為34例;對照組在治療中實施吸氧、營養支持、支氣管舒張及抗感染等常規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應用無創呼吸機,觀察分析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等。結果 全部入選患者的治療均完成后,分析比較組間的心率、血氣指標及呼吸指標的改善情況,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將組間的不良反應情況及住院時間等分析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也明顯減少(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能夠對患者的癥狀體征進行有效的改善,且還能將不良反應減少。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0.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68 cases of combined therapy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from August 2014 to Nov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in the test of the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xygen, nutritional support, bronchodilation and anti infection therapy, research group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Results He treatment of all patients were completed, the improvement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of heart rate, blood gas index and respiratory index,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he group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the study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signs, and also ca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spiratory failure;Noninvasive ventilato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為一種氣道炎性疾病。其患者發病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氣短、咳嗽、咳痰及喘息等,而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常常會并發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等嚴重病癥[1],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安全等均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故及時給予患者準確的診治尤為重要。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文就對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試驗對象選取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月間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試驗對象共68例,并將其隨機分成研究組(n=34例)與對照組(n=34例);全部入選對象通過相關臨床檢查均顯示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呼吸衰竭的臨床診斷標準[2];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38至79歲,平均年齡(60.2±7.3)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為39至77歲,平均年齡(60.6±7.1)歲;全部入選患者對于本次試驗內容均了解、知情,且均在自我意愿下將知情同意書簽署;排除標準:(1)伴有休克、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2)痰液粘稠、氣道內分泌物多、伴嚴重胃腸脹氣及嚴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心臟、呼吸驟停的患者,(4)存有近期上腹部手術史的患者,(5)存有精神及意識障礙的患者;將組間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對比,均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入院后給予常規治療,主要是依據患者情況給予吸氧、營養支持、支氣管舒張、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糖皮質激素、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與酸堿平衡及對癥治療處理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給予無創呼吸機治療,其中無創呼吸機采用瑞思邁ST-A型或者偉康Harmony型;面罩采用硅膠面膜口鼻面罩(上海中山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無創呼吸機治療中選取S/T模式,并通過面罩進行正壓通氣,其中初始參數為氣道正壓吸氣(IPAP):14 cmH2O,氣道正壓呼氣(EPAP):3 cmH2O,氧流量設置在5~8 L/min間,呼吸頻率設置在12~18次/min之間,且在患者的治療中,依據其病情、體征變化情況,對參數進行調節,注意患者的氧濃度應逐漸調節至95%的血氧飽和度(SaO2);全部患者均依據其具體情況進行4至6天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等;其中治療效果主要是對其HR(心率)、RR(呼吸頻率)、pH值、PaO2(血氧分壓)、SaO2及PaCO2(二氧化碳分壓)等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預后情況主要是對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等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的治療效果對比
在治療前,將組間的HR、RR及血氣指標等進行分析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通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將組間指標的改善情況分析比較,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的預后情況對比
全部入選患者均完成治療后,觀察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均主要表現為意識不清、呼吸急促與心率下降;將組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對比組間的住院時間也顯示,研究組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
3 討 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一種將氣流受限作為特征的進行性發展疾病,通常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比較好發,具有較高的死亡率[3]。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原因還沒有完全明確,而許多臨床學者均認為其患者發病與氣道高反應性、呼吸道感染、長期大量吸煙、環境污染嚴重、遺傳因素及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癥存有密切的關系[4]。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及環境不斷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表現為逐漸上升的趨勢[5]。而其患者發病后在病情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是造成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時對患者的病癥進行緩解尤為重要。
目前,在臨床上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主要是給予吸氧、營養支持、支氣管舒張、抗感染及對癥治療等,通常能夠對其病癥進行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療效往往比較有限[6]。近年來,隨著無創通氣相關技術不斷的發展,無創呼吸機治療在其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也逐漸廣泛[7]。無創呼吸機治療中,其能夠通過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使氣體進入至通氣不良的氣泡內,將氣體的分布情況改善,而對痙攣的支氣管進行有效的擴張,糾正通氣與血流間的比例,從而使低血氧癥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發生減少[8]。且在治療中,主要是通過面罩進行正壓通氣,不會對患者的氣道造成損傷,并能夠使患者的進食及說話功能保留,而使患者的治療舒適度提高,并將相關不良反應減少[9]。
本研究在患者的治療中應用無創呼吸機進行對比顯示,研究組HR、RR及血氣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應及住院時間等分析比較,研究組較對照組也明顯減少(P<0.05);表明在患者治療中聯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能夠對患者的癥狀體征進行有效的改善,且還能將不良反應減少,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曹啟生.納洛酮聯合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3):4707-4708.
[2] 金玉女.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2(21):6020-6021,6022.
[3] 劉 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15,35(z2):280-281.
[4] 陳 逶.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4):133-135.
[5] 喬紅艷.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7(10):947-948.
[6] 沈貴洪,張 治,許燦龍,等.納洛酮與無創呼吸機聯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呼吸衰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1827-1828.
[7] 劉建民,Qiang Tu.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急性加重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3(12):79-80,83.
[8] 董曉娜.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6,8(5):87-90.
[9] 安 娜.無創呼吸機聯合納洛酮對老年 COPD 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學,2015,15(3):454-457.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