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輝
摘要:2017年是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力度很大的一年,首先是基于現有支付系統深入推進財政國庫預算執行管理改革,對預算執行中資金支付方式確定的時間節點進行重大調整,同時為國庫集中支付國產化系統做好上線運行的過渡準備,在不遠的將來,在國產化支付系統上指標計劃支付的控制機制將發生重大變化,預算執行也會推進到預算項目和經濟分類。預算執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活動的反映。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加快:預算執行進度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中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意識薄弱,缺乏對預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一些部門和單位對部門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先有預算,后有支出,沒有預算,不得支出”的預算理念。單位或部門一把手往往關注的是總的資金量,對個別項目支出的考慮不足:而財務人員不能準確對自己定位,往往認為資金的支出是領導的事情,特別是項目支出是業務人員負責,財務只要有單據就可以支出,沒有單據就無法支出。財務人員在考慮下一年度預算的時候也往往只起“核算員”的作用,僅僅是簡單的將數據匯總上報,缺乏前瞻性。
(二)預算前準備工作不充分
預算編制時對下一年度的支出缺乏規劃,前期準備工作不充分,特別是項目支出方面,往往很多項目是資金到位后卻花不出去,導致資金結轉到下一年度,忽視了對項目執行基本情況的考核和財務管理規范化。
(三)預算編制方法簡單
大多數單位采用增量預算,往往下一年度的預算總量隨意在上一年度基礎上簡單增減,不以“零基預算”為基礎,不考慮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預算,導致資金結轉或者年底“突擊花錢”的情況。
(四)預算編制工作倉促
近年來的預算編制工作往往需要半年左右時間,但是“一上”以后僅僅簡單的調整。到年底的時候控制數才下發,從控制數下達到“二上”預算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使得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得不到保證。預算批復也往往是預算執行進度年份的四月份左右,致使預算滯后于實際的執行。
二、預算執行中的問題
(一)用款計劃編報的不準確
預算單位于每年12月15日前向財政部報送下一年度1~5月各月用款計劃,于5月15日前報送下一年度6~12月各月用款計劃。財務人員往往采用平均的方法將全年支出平均到每個月,缺乏對整個收支業務的了解,如會議費、培訓費等基本支出則需要考慮各業務部門的相關會議、培訓安排,如果采用“平均法”的話,往往是業務部門準備開展一系列活動,卻因為沒有資金安排導致不能開展相關活動;對于項目支出方面,財務人員則需要考慮項目的進展程度及完備度。
(二)財務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財務部門是后勤管理服務部門。是領導的參謀。但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壓力與企業不一樣,對自身的定位往往不夠準確,缺乏與業務部門的溝通,造成了財務人員往往僅知道數據,卻不知道項目的進展情況:而業務部門往往將重點放在項目的運行方面,忽視了資金的執行力度,部門與項目之前溝通和統籌力度不足,致使預算執行進度不能順利進行。
(三)財務人員思路創新不夠
部分單位財務人員往往充當錄入員的角色,做的大部分是核算工作,缺乏計財能力,對自身定位不準確。
三、加快預算執行的對策
(一)科學編報預算、細化公用支出、項目支出、提高預算的準確性
預算編報是預算管理的起點,是預算執行的依據。科學細化的預算方案能夠指導預算執行。預算編制要從整體入手,充分調動各個部門之間的積極性和綜合考慮,各個部門的領導要起到發揮引導的作用,使各個部門嚴格的將財務狀況進行上報。其次,預算編制采用零基方法,將每一筆公用支出和項目支出細化和量化,并將所有的預算工作反映到預算報表當中。
(二)完善預算執行相關考評體系
1.財政部于2015年出臺了《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財預[2015)88號),廣東省財政廳也出臺了《關于印發<廣東省省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暫行辦法>的通知》(粵財評[2015)132號),各個部門也根據相關規定也出臺了細則,該辦法從預算編制合理性、預算編制規范性、預算完整性、預算預見性、目標合理性、績效目標覆蓋率、績效目標明確性、制度措施等來對預算編制情況進行考評;從財務合規性、收入完成率、支出完成率、財政資金結轉結余率、非財政存量資金清理、預決算信息公開性、政府采購執行率、項目實施程序、項目監管、資產管理安全性、固定資產管理規范性、人員控制等來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從項目完成及時性、項目社會效益、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三公經費”控制率、總收入應收應付賬款率等方面對資金使用績效進行考評。單位應將該考評辦法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細化考核指標,并通過評價查找不足,以便下一年度對自身工作進行改進。
2.上級主管部門將預算執行進度納入考評指標,并擴大分值。如有需要,實行一票否決制度。通過這種方式,以提高各級部門領導對預算執行進度的重要性。同時當年的預算內財政資金與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進度掛鉤,對于在確保資金安全性的情況下上年預算執行進度完成較好的單位當年可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其財政資金。
(三)加強部門溝通
工作的進展離不開溝通,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要相互協調,建成一定的“部門聯動”機制,財務人員要對支出特別是項目支出的進展情況定期了解,并將資金結轉結余情況定期反饋給業務部門:業務部門要隨時將自己的工作計劃報財務部門備案,并請財務部門提供相關建議,只要部門形成了這種“互動”的機制,那預算執行就不是難題了,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能力,開拓思路、創新方法、主動工作
1.財務人員要有“一盤棋”的能力,要對本部門的總收入、總支出有一個統一的規劃,了解國家最近財務管理規定,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執行。2016年年底財政部出臺了《關于中央預算單位2017年預算執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庫120161207號),其中第十二條明確了“確需劃轉的工會經費、住房改革支出、應繳或代扣代繳的稅金,以及符合相關制度規定的工資中的代扣事項:”“尚不能通過零余額賬戶委托收款的水費、電費、取暖費等”可以從實有資金賬戶劃轉資金,通過合理合法劃轉資金。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同時,部分部門年底可能會因財政資金額度未到賬而使用“自有資金”支付,因財政部明確要求不能隨意歸墊,所以當用“自有資金”支付后因不能歸墊而影響預算執行進度,這時就需要財務人員與業務部門溝通待財政額度到賬后再支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預算執行進度。
2.財務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訂本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規定,如會計準則里面要求“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核算工作講求實效,要求會計處理及時進行,以便會計信息及時利用”。其實這一條對及時性未明確細化,縱觀部分單位,往往由于部分業務單位報銷不及時,有些單據甚至經常“壓箱底”,搞得財務人員也焦頭爛額。筆者最近就重新修訂了本單位的財務管理規定。明確“報結”(是指報銷人員按照相關規定找完相關人員簽字,完成相關報銷手續后將單據送財務出納處,而不是報銷)期限為一個月以內,如超過期限,則需要提交書面說明按照單位財務審批權限報相關領導簽字。這樣一來,增強了業務人員的責任心,同時也加快了預算執行進度。
3.財務人員可以結合政府采購計劃督促預算執行進度。政府采購計劃一般根據當年政府采購預算指標錄入,財務人員可以根據當年預算結合業務部門上年度報送的計劃及時填報政府采購計劃,因臺式計算機、空調、便攜式計算機、打印機等屬于批量采購,需要財政部統一公開招投標,采購過程較長,所以需要財務人員及時結合部門需要錄入政府采購系統以便及時支付:對于非批量采購,財務人員也需要根據業務部門情況及時督促單位政府采購部門履行相關手續。
4. 財務人員可以結合單位合同管理特別是支出合同督促預算執行進度。各單位應當建立合同登記歸檔管理制度,建立合同臺賬,加強對合同的登記、歸檔和保管。對于支出合同臺賬登記內容,應該簡明列出支出預付款、進度款要求,涉及到進度款項支付時,則應該與業務部門溝通詢問該支出合同是否達到進度款支付要求,并請業務部門履行進度款支付相關手續。
5.財務人員應該在每年預算批復的時候及時通過內部會議的形式傳達當年預算批復內容,使各相關業務部門知道本部門有多少資金及在哪些方面可以支出,以便業務部門提早做好計劃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進行。
四、結語
預算執行能夠對整個行政事業單位在工作中的資金流動狀態進行有效的記錄和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多部門、多人員配合、協調、溝通,并在多個環節上下功夫,要做到事前有謀略,事中有執行,事后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