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瀟瑤
摘 要: 新課改背景下,高校學生的傳統管理工作弊端日益凸顯。面對這種狀況,部分高校地自身的文化管理工作不斷加強重視,從學生價值體系的培養為切入點,探尋高校的學生管理新發展。本文重點分析文化管理理論視角下的高校管理工作的實際,闡述文化管理理論在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以期為相關問題的研究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管理理論 高校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04-01
20世紀80年代,文化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學說、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文化管理的理論提出者是美國哈弗大學泰倫斯·狄爾教授與艾倫·肯尼迪管理顧問。文化管理具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思想。文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是將文化建設作為管理的工作重心。這一理論將文化建設的組織以及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進行突出強化,對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雖然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與企業的管理屬于不同領域,但是二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企業員工全面發展通過管理得到進一步提高,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管理的促進得到逐步提升,為社會培養建設人才。所以,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借鑒文化管理的理論思想,使其與社會需求及學生特點更為貼切,具有重要的現實及理論意義。
一、文化管理理論的含義
泰倫斯·迪爾與艾倫·肯尼迪指出,文化管理不僅是管理領域的一種理念及思想,是系統管理的理論與學說,還是含有企業管理的組織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主要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思想是以人為本,以人作為管理的中心;文化管理系統理論與組織管理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文化的競爭力就是核心競爭力;文化管理是軟管理與硬管理的相互對立與統一。
二、高校學生管理中文化管理理論的具體實踐
1.強調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樹立
文化管理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的理論基礎,具有以人為本的本質,將人發展的全面性作為終極目標,組織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人、關心人、完善人與滿足人。培育具有共性的思想價值觀念,營造和諧健康的文化氛圍,實現全體成的全部身心與系統的充分融合,改變被動管理的模式,實施自我約束,在社會價值最大化得以實現的同時,個人價值最大化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對于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營造以人為本文化氣氛、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管理方法應用的柔性化、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是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體現。讓學生對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從思想上給予充分認識。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學會自我管理,對自己行為活動負責,規范學生的行為活動。
在以人為本管理理論視角下,管理者面臨者更為嚴格的要求。學生管理者應當重視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人員是學生步入人生正確道路的引領者,其自身形象以及素質非常重要,學生工作的管理者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主體,為學生排憂解難、提供幫助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對于學生來說,學生工作管理工作者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在工作管理中,應對學生和管理者關系進行新的定位,由“管理學生”向“服務學生”轉變,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的提升,使服務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2.文化因素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入
自我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文化管理具有對人的生理、心理、現實與歷史覆蓋的特點,全面展示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文化是整合由集成共享理想、行為準則及價值觀念形成的集體接受個人行為能力的共同規范、標準以及模式。所以文化管理應將各成員共同價值觀的培養為核心。培育共同的價值觀念應當營造一定氛圍。這種環境下,會使學生接受感染與熏陶。長此以往,會使外在價值觀念轉化為自身價值觀念,成為是非評判的依據和標準。
3.凝練高校文化,擴大文化影響
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可持續性發展需要強大的內在企業文化為驅動力。該動力實則為核心價值觀念,良好、積極的核心價值觀念將對企業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高校文化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更多優質生源的獲得、更多優秀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其文化。高校文化是其思想、精神、制度方面的營造的一種氛圍,是高校教育中人格的喚醒、心靈的震撼、思想的啟蒙凝集結果。高校文化的形成需要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積淀,并在高校的各項活動中得以體現,是同高校辦學理念、優良傳統、發展目標等一致的價值取向。因此高校的學生管理實踐中,應當融入文化管理理論,加大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將師生正確、共同的核心價值理念的培養當作首要任務,塑造獨具特色的高校精神與良好的學校風氣,利于高尚學校文化的形成。高校文化是一種需要師生共建的文化,是觀念體系、行為準則、工作作風共同培養與遵守的總和。人格受文化影響,行為被人格左右。文化管理理念應對高校文化進行凝練,為學生營造和諧、高尚的學校文化情境,促進學生自我完善與發展。
4.強化軟、硬管理有機融合
在文化管理實踐中,軟、硬管理是具有對立性統一性的。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對軟、硬管理進行有機融合。文化管理中軟管理是通過特定文化的培養、組織與凝聚實現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引導、組織,并朝著預定方向前進,最終達到管理目標實現的目的。而硬管理則指制度管理,通過健全制度的事先制定,并成為約束組織活動的重要準則及獎懲依據,促使組織目標實現。
文化管理與制度管理雖然在工作方法、側重以及效果評價等層面存有差異,但是兩者在本質上還是具有緊密的聯系性,都是以優化整體效果、實現群體目標、培養社會建設的合格人才為終極目標。受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的影響,學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文化管理與制度管理進行有機融和。
總而言之,文化管理理論運用于高校學生的管理實踐中,樹立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促使管理者整體素質的提高,調和學生與管理者的關系,充分發揮文化管理的應有作用,培養、鞏固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姜海濱,姚遠.文化管理理論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思考[J].教育探索,2013(8):109-110.
[2]陳雯.淺談高校校園文化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22).
[3]王云霄.文化管理視域下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