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雙梅+姜承琳
【摘要】精讀與泛讀是閱讀教學的兩個重要內容,二者的有機結合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關鍵,兩者互為補充、互相依存。本文簡單論述了精讀與泛讀的含義以及如何將二者結合起來,從而推動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理解能力。
【關鍵詞】精讀;泛讀;大學英語教學;結合
一、概述
在外語學習中,閱讀不僅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提高語言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個學生,在泛讀和精讀的學習過程中掌握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與此同時,閱讀的教學,他們都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精讀和泛讀在英語閱讀中非常重要,對學生來說也是最復雜的部分。精讀和泛讀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擴展興趣愛好,豐富他們的生活。
盡管精讀和泛讀是相互關聯的,但也有所不同。精讀強調語法,句子和單詞。因此學生在精讀訓練中應該花大量的時間。然而,既能讓學生擴大閱讀的量而又付出更少的努力。我們只是需要理解文章的含義,這樣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閱讀更多。因此,泛讀是可行的。
二、精讀與泛讀的定義
精讀通常是classroom-oriented的活動,學生關注語言或語義的細節,注意語法形式,話語標記,和其他表面結構細節,理解字面意義的目的,意義,修辭的關系,等等。尼爾·安德森“精讀包括一段閱讀短文后面跟著教材活動發展理解和/或特定的閱讀技能。“Nunan還指出,大多數教科書教第一和第二語言閱讀使用精讀的方法。戴秉國Junxia而言,精讀是指閱讀詳細的高度理解每一部分的閱讀文本涉及單詞的詳細分析,語法結構,組織整個文本,等等。也認為是仔細閱讀和分析閱讀。”
廣泛的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種方式,通過大量的閱讀會促進詞匯習得和學習,支持者如克拉申稱,閱讀就會增加遇到生詞的學習機會。當學習者遇到新單詞,在特定的環境下學習者可以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單詞的意思。至于泛讀,很難給它一個滿足所有人的定義。大量的語言學習研究者都有自己的意見,其中,赫特是第一個采用“泛讀”作為外語教學的一種通用術語。他認為,廣泛的閱讀是快速讀書。讀者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文本的內容,而不是語言本身。《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廣泛的閱讀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構建詞匯和語言的知識結構以及發展廣泛的閱讀興趣。
三、精讀與泛讀的結合
“精讀”和“泛讀”的定義是由英國著名外語教學研究者帕默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早期提出的。帕默指出,泛讀和精讀生動地之間的差異。前者意味著逐字閱讀。后者意味著書閱讀后的書。帕默指出,這兩種閱讀對提高閱讀能力都是必要的。
精讀與泛讀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閱讀速度,閱讀能力和詞匯,教師必須處理英語課和閱讀之間的關系。精讀要求學生仔細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內容,并理解和應用知識。研究還發現,平均而言,有許多因素影響閱讀理解的成績。老師應該讓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完成一個文本。閱讀的時間取決于文本的長度。精讀后,根據廣泛的閱讀的需要,教師應掌握的主要單詞和重點句型。在一些困難的段落,讓學生學習語言。鼓勵他們提問或討論,以便澄清語言點。這樣,精讀和泛讀就結合在一起了。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英語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知識的系統。興趣是使人們做些什么的力量。如果閱讀興趣高,必將提高閱讀的數量和寬度。所以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很多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然而,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教學效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選擇閱讀材料并自由地處理它們;另一方面,學生們將有機會為自己喜歡的文章快樂地閱讀。由于欲望或需要感興趣的學習者將努力投入到閱讀中。對于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并完成閱讀任務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2.擴大學生的詞匯和知識
在閱讀的過程中,詞匯量是閱讀的基礎,同時,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會明顯地影響閱讀。詞匯對于很多學生是一個實現他們目標的障礙。許多學生試圖背誦詞典來提高他們的詞匯量。然而,其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事實上,根據上下文記住單詞是一個好主意。因此,精讀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擴展他們的詞匯量,此外,詞匯在教材中除了他們共同的意義有許多其他含義。學生在查找新單詞的過程中,可以理解一個新詞的多重含義。查字典背誦它的意義效果不是很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泛讀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彌補這一缺陷。泛讀涉及廣泛,同一個詞出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和重要意義的詞,這對改善他們的記憶力有很大幫助。的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學生往往不熟悉一些背景知識。理解外國歷史和文化背景可以促進英語的學習,因此,學習更多關于西方風俗習慣對于學生是必要的。所謂的閱讀包括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和理解能力。在測試中,學生需要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他們可以通過廣泛的閱讀和訓練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學生泛讀過程中,沒有在字典里查閱單詞,學生必須做很多精讀訓練加強自己的詞匯、語法、長句文本結構的基本知識等理解,這樣學生可以不斷提高的理解文章的能力。
3.改善教師的閱讀教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提高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習慣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每天讓學生讀英語短文使用正確的發音和語調來增強學生的語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另一個方法:自主閱讀和閱讀練習,讓他們嘗試說英語,逐步糾正錯誤的發音。然后老師帶領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老師可以使用補充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文本的主要思想。例如,要求學生使用新單詞造一個句子。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基于他們的閱讀完成后續行動。找出學生的閱讀經驗,改變學生的閱讀態度;有多少學生讀什么;共享閱讀經驗。
4.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教師應將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這可以提高學生的詞匯、背景信息和閱讀能力。教師應處理精讀和泛讀,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成就。精讀是一種分析性閱讀,屬于基本的教學。所以,它是培養學生如何正確閱讀,幫助學生來過濾,分析,綜合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目的是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創作意圖。泛讀教學的主要方法是發展理解能力,它能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然而,這些類型的能力只通過有限的精讀還是泛讀得不到提高。精讀和泛讀的有機結合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結論
英語是學習一個探索和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綜合水平提升的過程。同時,閱讀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兩個英語閱讀的主要途徑,精讀和泛讀是相互補充,他們不能被忽視,不能互相取代。在教學方面,精讀是主要部分,泛讀是額外的部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泛讀是應用程序。精讀和泛讀是閱讀能力的必要條件。老師應該教精讀與泛讀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陳銀華. 英語專業精讀課與泛讀課教學實踐的調查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2012
[2]許澤好. 多法并舉,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J]. 新課程(中),2015(9): 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