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明
【摘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出發,從頂層設計、構建工作機制、隊伍建設、基地建設、活動化課程開發及加強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改進;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薄耙獔猿职蚜⒌聵淙俗鳛橹行沫h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縱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說不重視,各高職院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也進行了大量探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離中央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一是教育目標不夠明確。不少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不夠明確,對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只滿足于把政治思想理論教育課上好就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站位不高,缺乏明確的目標,只滿足于開展一般性的常規德育活動,滿足于學生在校不出事,立德樹人仍停留在口號上,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
二是教育隊伍較薄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從理論上說比較強大,有學院黨政干部、學工處與共青團干部、班主任與專兼職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還很薄弱,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黨政干部較少,沒有專干,專職輔導員配備很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配備專職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主要依靠共青團組織開展,日常教育與管理工作主要是班主任。但班主任大都年輕,缺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經驗,只是起到一個日常管理的作用,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育還很欠缺。至于任課教師如何結合專業的特點、結合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要求更少。與“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三是理論教育效果不容樂觀。不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只滿足于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離開好課程還有較大差距。一方面,學生對思想政治課還不夠重視,認為進入高職院校的目的就是學習技術,只要把專業技術學好就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不夠緊密,比較枯燥乏味,學生上課不愿意聽,也不愿意思考,加上而有些教師教學方法較陳舊,只滿足于把教學知識點講完,至于學生在不在聽,能不能理解接受,能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則不管,教育效果不佳。
四是日常教育活動缺乏統籌規劃。從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黨政部門、學工處、思政部、團委、輔導員、班主任等,在開展日常教育活動過程中,多從各自的工作要求出發,開展的教育活動多是應急型、被動型、隨意型的。沒有根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學生的實際,統籌規劃設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整合各部門的力量開展活動,難以形成教育合力。
五是開展研究少。不少高職院校無論是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還是日常教育,開展研究較少。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本科院校的學生比較,不僅在文化素質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沒有認真研究與分析學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實施的教育內容與方法缺乏針對性,難以取得實效。
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改進的工作很多,筆者認為當前應著重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頂層規劃設計教育內容。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脫離社會實際,脫離學生實際,教育成為空洞的說教,缺乏針對性,學生不易接受等情況,應根據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總要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專業特點和學生普遍文化基礎差,自卑心理較強,部分學生對西文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圖謀辨認不清,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不強,集體現念淡薄,組織紀律性差,缺乏拼搏精神,對人生理想和就業缺乏信心,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等特點,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確保開好國家規定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同時,構建具有針對性的系列若干教育主題,每個主題設置若干教育模塊。采取項目化管理,整合各職能部門的力量,分工協作,責任到人,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以加強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虛化,教育活動應急型、被動型、隨意性,力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滿學生的認知要求。
(二)構建全員育人的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職能部門負責、全員共同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學校各項工作之中,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其一切實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研究,教研室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教學交流、教學研究、優質課競賽等活動,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學生身邊的案例,應用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其二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等各學科教師要結合各專業、各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對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并將學科教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對教師課堂教學評價。二是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建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制度,納入崗位目標考核,規范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行為,把育人貫穿于學院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始終。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必須有利于“育人”這一核心目標。依靠規范的制度和嚴格管理,達到管理育人的目的。后勤服務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文明服務和熱情服務,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三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管理。學院要建立每月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分院負責人例會制度,各分院要建立每周輔導員、班主任例會制度,定期調度與總結工作經驗,互通情報,及時研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使學院各項教育措施落地、落細。四是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組織的教育作用。共青團、學生會組織是學院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對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切實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的重要保證。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專職從事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班主任既是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更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因此,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素質的高低,是決定一所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優劣的重要因素。一是要配齊配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選派德才兼備、具有豐富的德育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輔導員和班主任。二要加強對輔導員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培訓,采取以老帶新傳幫帶、專家培訓、專題研修等方式,對班主任班級管理、主題教育活動的構建與開展、對學生的教育藝術等進行培訓,建立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機制,定期開展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取長補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既當好傳授知識的良師,又成為塑造學生心靈的巧匠。
(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是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思想政治理念教育與實踐相會合的橋梁。其一是挖掘學院的教育資源,建立校內教育基地,如挖掘學校的發展歷史,建立校史館;挖掘學校的德育資源,建立德育館,如我院建立的德廉教育館,開設廉政音像、廉政法規、廉政書畫、勤廉先進、國學經典等教育專題,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廉潔修身教育。其二是挖掘當地思想性較強、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辟為學院的教育基地。如利用烈士陵園建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利用敬老院建立愛心教育基地;利用部隊駐地建立國防教育基地等。其三,依托學生頂崗實習企業,建立綜合素質體驗教育基地,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特定的氛圍中獲得體驗,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五)開發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化課程。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基本理論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將思想政治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根據學院思想政治教育頂層規劃設計和學生身心發展和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等,開發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化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與踐行十分重要。如利用校史館構建入校課程。新生入校,組織學生參觀校史文化,對學生進行學校傳統教育和優良校風教育,激發學生愛校、愛國情懷,立志學好專業本領。根據學院的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有針對性的教育主題構建班會課程。圍繞教育主題,通過講座、討論、辯論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澄清是非、提高認識。利用各種節日構建節日課程。如結合建黨、建國、“五四”等重要紀念日,構建以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活動課程;結合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構建以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課程;結合學院自主創設的文化、體育、藝術、科技節或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構建以專業理想教育等為核心的教育課程。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文體表演、志愿者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為依托,構建基地教育課程,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利用寒暑假構建社會實踐課程等,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讓學生深入社區,了解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激發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勤奮學習。
(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樹立研究意識,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加大研究的力度,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常做常新,因材施教,因人施策,起得實效。在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和各學科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規劃設計的研究,構建切合學院實際、學生實際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科學化、系統化;要加強對學生思想現狀的研究,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奠定基礎;要加強活動化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的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參考文獻
[1]張耀燦、徐志遠:《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檀傳寶《德育與班級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3]韓方希《民辦高校德育工作探索與實踐》泰山出版社(2010年1月)
[4]劉川生《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