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摘要: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導入課堂,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而且還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導入成效,最終確保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因而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情境導入的具體操作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情境 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進行導入教學,就必須采取針對性的導入策略。而生活化的情境導入,則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聯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在日常實踐和生活中得以學以致用,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一、生活化情境的導入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情境的導入策略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導入教學法。所以為了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這一教學方法,作為教師,首先就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是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的理解,促進學生實踐探究能力提升的同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嚴格按照小學數學新課改的要求,緊密的與實踐聯合起來,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致力于生動有趣生活情境的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導入教學的開展。
二、生活化情境的導入必須緊密學生的年齡特征
由于小學數學一共需要學習6年,不同年齡的學生的學習特征也不同。在小學數學中進行生活情境導入教學時,需要我們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尤其的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特征與認知基礎也存在差別。例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為了更好地引導其掌握對物體的認識,在教學《認識物體》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和摸一摸的方式進行新課的導入,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所知所見進行新課導入,就能有效的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水平。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在教學有關圓的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圓形與方形的區別。
三、生活化情境的導入必須踐行“情境源于生活”的原則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踐行新課改理念,從而更好地利用生活情境導入,盡可能地將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激活起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生活化的情境導入時,應始終注重情境源于生活這一原則的實施。因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若其學習材料和生活經驗緊密聯系時,就能有效的將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豐富起來。所以教師在設置生活化情境進行導入教學時,應盡可能地確保其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教學有關認識人民幣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對其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日常在超市中購物的情節,有的人在結賬時采取刷卡付款、有的用手機付款,有的用人民幣付款。當同學們看到這一場景時,就會聯想到日常在超市中的購物場景,最后將超市收銀柜中擺放的各種人民幣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體現出來。首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就能對人民幣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而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聯想日常購物情境,針對性的提出問題。比如我們去超市買了1元一本的作業本,全班每個學生平均買一本,總共付給收銀員100元人民幣,收銀員應該找給我們多少錢?這一問題的提出,就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能結合前往超市購買作業本的人員數量,最后將其相加之后得到所有作業本的金額,并用100元減去所花費的金額,就能得出找零的金額。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購物場景,實際就是激發學生現有生活經驗的過程,從而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的學習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此同時,針對刷卡付款和手機付款等情況,則引導了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只有學習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避免現金付款的麻煩,最終促進整個學習過程的高效開展。
四、通過創設高于現實的生活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潛能的激發
由于數學一門較為抽象性的學科,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而數學又是一門對現實生活進行提煉和升華的學科。在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進行新課的導入時,還應盡可能地創設出高于現實的生活情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潛能的挖掘和數學化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有關簡便計算的技巧時,對于一些算術題的計算難度較大。比如“239+199”和“258-99”等類型的題目時,為了陰道學生掌握其簡便計算的方法,傳統的都是引導學生進行減1或加1的方式進行進行。例如將“239+199”變換成“240-1+200-1”,將“258-99”轉換成“258-100+1”的方式來進行簡便計算。所以在這樣的環節中,我們也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情境進行導入,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和學習。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聯想日常生活中付整找零的生活情境,這樣的生活情境就能有效的將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簡單,也是將數學情境回歸生活的重要過程。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與優化。因為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從而更好地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促進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通過對有關知識的學習,就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加強對其的應用,促進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升和優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為了更好地確保生本理念得到有效的執行,教師必須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導入教學,通過強化對其的導入,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進而更好地在教學工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引導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切實注重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9).
[2]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3]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市路南區稻地鎮劉唐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