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麗萍
摘 要: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學體系的重點研究內容,如何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是當前高校英語教學新的發展方向。英語研討式課堂是最近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以及現代化的網絡信息平臺的新型教學手段。該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方法為研討,課堂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教師、教材以及學生和教學媒體四大要素構成。而課堂教學方法則被分為六個步驟,即情景、探索研究、寫作、評價以及實操和應用。通過這種模式突出學生中心的教學思想,體現了一種創新的教學思想,這種教學模式的提出對于推進我國英語教學改革意義重大。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研討;課堂;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8-0113-02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research contents of Chinese teaching system.The new direction of English study is how to take the essence and discard the dross in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it. Classroom discussion study is a new teaching mode recently in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of the teaching mode is discussion, the structure of classroom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dia constitute the four elements. The teaching method is divided into six steps, namely the scene, research, writing, evalu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mode emphasizes student - centered, embodies a kind of innovative teaching ideas. This teaching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ion; classroom; innovation
引言
教育教學從本質上是一項經驗性工作,除了需要教師具備教育教學技能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外,最重要的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積累教學經驗。英語教學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一直以來的重點和難點,受到廣泛的關注。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的轉變,大學英語逐步的開始將傳統教學目標轉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學中更多的開始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的實際需要作為教學內容、方案制定的基礎。并且通過教學實驗,一種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被提出——大學英語研討式課程,并收到了廣泛的肯定和好評。這種研討式教學無疑對目前我國外語教育領域影響重大,下面便對該教學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一、大學英語研討式教學法概述
英語研討式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充分借助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以研討式教學法為主要方法,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等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四個要素組成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的英語課堂結構形式。英語“研討式六步教學法”的步驟為第一步情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如話題),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模擬的或真實的),讓學生遭遇情景,通過情景啟動當堂學習任務或提出問題。再通過任務(或問題)驅動下一步教學。第二步探索,即學生按教師布置的任務或提出的問題,小組內部進行任務分工,利用網絡,在規定時間內獨立查找索引、檢索文獻、閱讀資料,歸納整理,獨立思考,構建知識。然后按教學設計要求準備講稿(或發言提綱)。第三步協作,分為小組交流和全班匯報兩步,通過競爭、辯論、合作、問題解決、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進行,讓學生圍繞學習任務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內平等參與,將獨立探索的知識和心得進行交流與討論,共同準備小組成果。然后每個小組推選一至二位同學在全班匯報,陳述觀點,鼓勵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啟發,完善補充,共同提高。第四步評價,即教師在學生互評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完成任務情況進行總的評價,對學生協作階段的發言(或辯論)或作明確結論,把問題引向深入或作開放式處理,不做結論,留待學生繼續思考。對學生在協作學習階段存在的問題使用課件附件鏈接等形式進行歸納和精講。第五步操練,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與問題有關的信息資源和網址或教師準備的電子材料,圍繞老師布置的任務展開練習,以任務的解決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及時鞏固和強化當堂所學內容。第六步運用,即運用反饋階段。選擇重點,尋找與現實生活的結合點,讓學生通過運用把知識和技能提升為能力。運用可在課內進行,也可延伸到課外。
二、大學英語研討式教學的優勢
英語研討式教學不但基于構建主義和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同時也整合了結構論理論以及價值論理論、二語習得等相關理論,這些理論的有機結合以及現代化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共同成就了交互性、協作性、開放性更強的教學模式,也真正實現了學生為本的和諧輕松的英語教學課堂。
優勢一:突出過程。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英語研討式教學更加注重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習感受以及學生學習技能的掌握。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鼓勵,令學生區質疑、討論、思考和爭辯,課堂上所質疑的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更為注重的是學生能夠在思考和探究中“自圓其說”,如此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加的活躍,更想去發言。在這樣的課堂討論中,學生原本被弱化的人文素養開始受到提升,更多的開始注重自身主觀的發展意向,達到知識、素質、能力三重提高的目的。并且,這一過程中收益的不僅僅是學生,教師也可以更好的發現和總結教學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課堂導向能力。
優勢二:突出學生。相比較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課堂教學,英語研討式教學法更多的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通過這種主觀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力高達到自主培養的目的。最好的學習方法其實是學生想要學、自發的學,這種學習可以令學生自發的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并在批判、超越、決策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獨立行動能力,而這中能力具有更大的活力和創新性,恰恰是我國學生在學習中欠缺的。而研討式教學法則主張教師幫助學生去自主探索、研究,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指導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內在的個性,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索,而并非教師的講授和傳輸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將更有可能獲得終身的可持續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
優勢三:理念的創新。研討式教學情景、小組、項目這三種新型的教學理念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專業教學和傳統教學中創造了溝通渠道。通過較為系統完整的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新型英語教學理論,即研討式教學理論。
三、實踐分析
(一)理論提出
在長期從事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一直在探尋實用、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為了突出學習者自主地位,試圖擺脫“滿堂灌”和“填鴨式”的單一教學模式,在本校進行了英語研討式教學法實驗。初步進行了“4P”教學法(即準備-教學-練習-運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這應是大學英語研討式教學法的研究起點。
(二)總結經驗
通過不斷的教學實驗、經驗總結以及再實驗,有些教師開始發現“4P”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該教學方式的準備環節和教學環節無法真正體現出現代英語教學的“任務驅動”特點,也無法激活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興趣,不能真正發揮新型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觀學習能力的作用,基于這一點,實驗小組開始對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此時教育界開始有人提出“研討式課程教學”,即“五步研討教學”(指導選題-獨立探索-小組交流-大班講評-總結提高),通過對這種研討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討論,并結合建構主義理論,實驗組在原有“4P”教學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提出了“六步”大學英語研討式教學法。
(三)實踐應用
通過不斷的實踐,大學英語研討教學法開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并在多所高校的應用中不斷得以完善。從最初的“4P”教學到“六步”教學,研討式教學法不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多門學科的不同課程、課型中也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并且在實踐應用中,基于該種教學模式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改良,例如在語篇閱讀教學中,可以在原有研討式教學模式基礎上添加聽說元素,通過“準備-表層理解-深層理解-拓展運用”這種四段式教學模式進行文章的講述。此外還有研討式英語交際教學(PEPE)展示、解釋、練習、評估;研討式商務英語教學ICCEA——引入、合作、實施、評價、應用;旅游英語研討式任務驅動教學,這些實踐拓展令研討式教學法更加的豐富。
(四)總結
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大學研討式教學法開始真正在教學中嶄露頭角,在實踐中可以明顯看出應用研討式教學法的課堂和應用傳統教學法的課堂之間的差異。并且該教學方法也開始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并在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參與中進一步升華。在這一創新教學理念中,各類新的教學觀念被提出,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以及學習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改善。
四、研討式教學法的發展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作為教學重點難點的英語教學始終是改革的重點,同時也是最難改革的。而研討式教學模式的提出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意義深遠。教學改革是否成功,其實應當由學生評價。因此在施行新的教學政策、教學方法時應當注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參與到教改中。而研討式教學真正實現了“生本”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樣的課程卻有不一樣的收獲,英語課堂不再枯燥乏味難懂晦澀,而是自由開放充滿活力的。研討式教學法不單單是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讓學生說出自己在學習中的需要,讓老師看到教學中的不足。
當然這種教學方式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挑戰,雖然具有實踐和創新價值,但是并非可以讓每一所學校拿來套用的。每一所高校的教學環境不同、生源條件不同、師資力量不同,因而在實踐中需要教師對研討式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這種教學方式的實用性、適用性較高,但是同時靈活性又太大,目前只在普通英語教學中應用。但是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相信該方法還會被拓展到專業英語教學以及其他語種外語教學中。
五、結束語
研討式教學模式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意義重大,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能夠真正培養出具有知識、素養、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而言,研討式教學的應用仍舊存在諸多不足,還需要更多的加入心理學、哲學、教育、社會等學科的理論知識,不斷的完善教學方法的適應性,協調教學實際和教學條件、教學效果的關系。雖然如此,相信在未來更多的教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英語研討式教學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楊善江.網絡環境下英語研討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太原大學學報,2007(3):111-114.
[2]馬曉燕.論網絡環境下英語研討式教學的理論基礎及特征[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212-213.
[3]馬曉燕.英語研討式教學的探索與創新[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50-52.
[4]華柯楓.試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動態化[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