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松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重要環節,對于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閱讀教學,培養和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是中學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值得每一個中學語文教師認真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中學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問題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在中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創新,而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閱讀教學就成為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下面就閱讀教學談談語文閱讀能力的具體培養措施。
首先,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必須突出教師的指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應該說總的閱讀活動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因此,在學生的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處于一個什么地位,如何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這就是教學法上值得認真探討的一個問題。但不管怎樣,教師的語文教學目的始終離不開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為主旨,所以在整個閱讀教學中,必須體現教師的指導地位。如果離開教師的指導,學生的閱讀就可能多走彎路、轉路。但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又應該處于一個什么地位,這又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弄明白的。在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始終應處于一個主體地位。教師如何才能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發揮出自身主體地位的作用呢?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閱讀時,應多采用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拓展思維空間,當然,教師在指導學生整體感悟、體驗情境、理清思路、鑒賞評價和把握意蘊等其它方面的環節上,并不能撒手不管,教師教學的指導地位就必須顯現出來,就要指導學生采用比較有效的閱讀方法來展開。具體方法可以:一是針對閱讀課文的內容時采取美文美讀的辦法。使學生在不斷朗讀中體會抒情性文章的美感和情感,慢慢培養語感和積累語言材料,進一步提升中學生閱讀興趣。二是根據報學大綱和教學進度的需要,指導學生精要略讀。如果教學任務重,或因某些原因耽誤了一定的教學進度,教師就可以通過快速略讀的技能實踐,幫助學生既跟上進度,又抓做重點。通讀快速閱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內容和理清作者思路,篩選和提取重要知識和信息。有利于學生把握做文章的要害。三是要根據閱讀內容和特點,指導學生學會默讀和精讀的技能實踐。在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由于文章的內容不同、時代背景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意境、意韻、意義不同、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引導深入體會和推敲關鍵詞句的作用和意義,并且從多方位深入解讀課文和進行研究性、鑒賞性閱讀。在此基礎上,結合“三個維度”引領學生進一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創立學習情境和調動學生生活體驗,逐步靠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這樣在整過閱讀教學中,既要體現出教師的指導地位,又要充分尊重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教師一定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只的這樣,教師才會感到輕松,學生才會更感到學習的愉快,閱讀教學的效果就會得到大幅提升。
其次,語文閱讀能力訓練的發展階段。其發展必須遵循由低到高的發展順序,同時又必須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和想象力為中心,中學語文閱讀能力在各階段培養目標是不同的,一般可分為下面幾個發展階段:
一、積累階段
這是一個動態而連續的過程,更是后面階段能力具備和發展的基礎。積累的內容包括:語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義的基礎知識要打牢,能夠準確地判斷單復句并能分析其結構,要熟練地把握文體特征、語言表達的特點;思想感情方面:能夠閱讀范文和課外讀物,學會理解或吸收比較豐富的思想感情,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復雜思想感情和新觀念奠定基礎;同時,還要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生活經驗,以及寫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學生的閱讀作用很大。教師應結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紹,然后要求學生積累。
二、理解階段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只有發展了思維能力,理解力才能應“源”而生,所以這一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綜合的思維力和聯想、想象力,它們在理解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1、是判斷力的培養。判斷力是指讀者理解事物的本質,明確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斷旬或“限制和修飾成分、來訓練,如“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這句話,如果把“常常”一詞去掉,這個判斷就絕對化了。因為生活中錯誤之后并不一定就產生“正確”。加上“常?!保瑢Α板e誤”現象的本質特點揭示就準確。
2、是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構成了人類基本的思維過程,也是閱讀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將事物的個別特征或個別方面分解出來的能力。只有通過分析,對課文的整體認識才能深入。綜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個別特征或個別方面綜臺起來考慮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訓練離不開綜合的指導,綜合能力的訓練必須以分析為基礎。如必須在熟悉全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給文章分段,給段分層,給句子劃分結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必須在分析文章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層義、段義、題旨,以訓練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給文章列寫內容提綱是訓練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2、是聯想能力的培養。聯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觀念聯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觀念的能力。有了聯想,可以將有形文字的意義空間拓展到最大,從而使理解更準確、合理。在閱讀活動中應鼓勵學生主動去聯想。教師還可根據聯想的類型,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聯想力的訓練。
三、評鑒階段
即對文字材料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評價和鑒賞的階段。只有掌握相當的科學文化知識、專業知識、語言知識,能進行抽象思維的閱讀者才能評鑒作品。中學生應該而且能夠具備評鑒能力。初中階段可培養學生對具體的人物舉動、故事情節、作品特點、某一觀點作評價的能力,能寫成一點一議的小論文。討論之后,再進行欣賞,如朗誦、品味,在評鑒欣賞中覺其妙,學生則愈益喜愛該讀物,有的學生甚至能在筆記中主動寫評論文,抒發己見。
(作者單位:西藏昌都丁青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