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坤
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對田徑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進行合理設計,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的田徑潛力得到開發和培養,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精神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以供參考,希望能為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提供有效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訓練強度;訓練量
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而田徑作為一種貼近生活的體育運動,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思維能力的持續發展,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素養也有著較好的影響作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許多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過程中,依舊采用著傳統的田徑訓練模式,過高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造成了學生的身心疲憊,未能有效開發學生的田徑潛能,極大降低了田徑訓練的實際效果。因此,為確保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合理化,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及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從而有效提高訓練效果,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一、影響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合理化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因素
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學習情況,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作用,這就導致學生將大量的學習時間投入到文化課程,參與田徑訓練的次數相對較少,在田徑訓練的時候也很難把握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嚴重影響了田徑訓練的科學進行[1]。
(二)教師因素
教師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組織者、引導者,對田徑訓練的有效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理論講解和示范教學,是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將體育知識運用到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因素[2]。但是就目前來看,許多初中體育教師都不具備高水平的田徑專業素質,在田徑教學過程中采用的訓練模式和訓練方法也較為落后,導致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嚴重影響著田徑訓練的整體質量。
二、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應對策略
(一)協調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關系
想要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最佳效果,就必須要對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和協調,使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比例得到有效把握,從而有效確保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合理性,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以便能夠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訓練量,并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訓練強度,從而有效提高田徑訓練的整體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分組田徑訓練,使田徑訓練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進一步提高田徑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田徑訓練方法合理調整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短跑”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訓練強度,使學生的爆發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合理增加訓練量,從而有效提高田徑訓練的整體效果。
(二)提高訓練結構的科學性
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正確處理訓練強度、訓練量與學生身體素質之間的關系,充分考慮各個學生身體素質對田徑訓練的適應性,對不同學生安排不同的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通過科學的訓練結構使田徑訓練符合學生的身心素質發展需求,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田徑能力[3]。例如在“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由低到高增加田徑運動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準確掌握各個學生身體素質與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之間的適應點,將其作為安排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基礎依據,并在此基礎上定期增加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做好日常訓練記錄,以便能夠準確掌握學生對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適應點的變化頻率,將其作為安排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優化依據,從而有效保證田徑訓練的合理性及科學性,使學生的田徑潛力得到有效開發。
(三)完善田徑訓練體系
為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整體水平,應積極完善田徑訓練體系,為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有效進行提供有利基礎。首先,學校應加強對學生身體健康的關注度,對體育課程和文化課程的時間進行合理調整,杜絕其他課堂占用或挪用體育課程,從而有效確保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有序進行,為合理增加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提供有利條件。其次,應科學制定初中體育的訓練計劃,加強對初中體育訓練計劃執行情況的監督,以此確保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規律性,避免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出現時間斷層,影響到學生身體鍛煉的適應性,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為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合理化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教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積極學習田徑訓練的相關知識,真正掌握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設計原則,從而有效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的科學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確保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合理化,應積極協調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關系、提高訓練結構的科學性、完善田徑訓練體系,從而有效提高田徑訓練的整體效果,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捷.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有效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16):41-42.
[2]賴福章.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探討[J].新課程(下),2016(08):84.
[3]吉劍鋒.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探析[J].成才之路,2015(34):85.
(作者單位:岱山縣高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