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雅聰
摘 要: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紀委是黨內的專門監察機構,其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著反腐敗的成效,而做好“三轉”是紀檢監察部門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紀檢監察部門;“三轉”;思考;建議
一、充分認識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深化“三轉”的重要意義
首先,“三轉”是新時期反腐倡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峻復雜的形勢,清醒把握自身職責。其次,目前紀檢監察部門職責不清的問題比較突出,越位、缺位、錯位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存在執紀監督不嚴、查辦案件力度不大等問題。最后,紀檢監察系統“三轉”是切實履行紀檢監督責任的重要保證,是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二、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三轉”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思想認識偏差,不敢轉
十八大以來,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到“轉四風”,從查辦大案要案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形成了反腐倡廉的“高氣壓”和“強氣場”,但很多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意識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一是對于紀檢監察部門履行黨內監督專責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理解不到位。“三轉”以前,受傳統工作方式的影響,大部分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習慣直接參與到一些監督對象的具體業務工作中,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越位缺位錯位現象嚴重,職責定位不清,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難以發揮出應有作用。二是存在畏難情緒。“三轉”后,監督問責、查辦案件成為紀委工作的著力點,紀檢監察干部很容易變成得罪人的“專業戶”,使得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心有顧慮,主動轉的積極性不夠。三是害怕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有的人認為反腐敗查下去會打擊面過大,影響經濟發展,甚至把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與反腐敗扯在一起,我們企業中也有人狹隘地認為,要想拿到工程就要遷就建筑市場請客送禮的“潛規則”,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反腐倡廉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還未從習慣的思維定式中擺脫出來。
2.能力水平不足,不會轉
“三轉”以后,紀檢監察干部的素質能否適應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形勢、企業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成為關鍵。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受“老思想”、“老習慣”的影響,沒有在執紀理念與辦案方法上“以變適變”、“銳意提升”,以至于不知如何開展監督,找不準履行工作職責的切入點與著力點,難以取得應有的工作成效。3、外部環境制約,不好轉。少數單位主要領導認識上存在偏差,受慣性思維影響,一是對于一些不好推動、落實存在困難的工作,習慣于借助于紀委的權威,使紀委在履行監督專責的同時還要參與到一線去推動工作。二是“三轉”工作牽涉到部分職責的厘清,但目前部分中心工作、階段性工作、重點工作仍安排給紀檢監察部門或者讓他們參與其中。在沒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下,“三轉”工作單靠紀檢監察部門自身落實,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
三、立足“三轉”,進一步強化紀檢監察監督責任的對策建議
1.落實監督責任,種好“責任田”
一是要完善監督機制,優化監督流程,加大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力度。推動完善領導班子議事決策和工作制度,明確需要集體研究的“三重一大”具體事項范圍,規范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人的決策權限、決策內容及決策程序。二是要突出監督重點,緊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督促他們帶頭執行黨紀黨規,帶頭接受和執行黨內監督,讓“關鍵少數”發揮“示范作用”;抓住重點環節,關注用人、用錢、決策、審批等關鍵崗位,緊盯干部選拔任用、重大項目審批、重要資金安排使用、工程招投標、設備物資采購等權力行使重點環節進行監督,防止權力失控、行為失范,讓違紀違規之舉無處遁形、無從下手;突出重點內容,要以“六項紀律”為尺子,堅決糾正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
2.創新工作方式,織密“監督網”
一是拓寬監督渠道。整合監督資源,把審計監督、業務督導、職工群眾監督和紀檢監察有機結合;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聯系、協同合作,推動首次監督作用履行,形成監督合力;強化審計監督,及時報告問題,切實厘清責任;暢通信訪舉報等職工群眾監督渠道,充分利用網絡新媒介,打造“人人可監督”“人人可舉報”的監督模式,激發職工群眾監督正能量。二是監督關口前移。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消除“紀委只負責辦案”的片面認識,把審查違紀行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組織調整等各種手段,把監督關口前移,層層設置防線,發現苗頭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及早處理,真正體現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三是完善監督機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制度體系,使專責監督制度化、規范化,要堅持落實好廉潔談話、信訪舉報、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切實發揮制度在開展專責監督中的重要作用。
3.從嚴執紀問責,形成“震懾力”
一是突出執紀重點。堅決查處嚴重違反“六大紀律”的行為,嚴厲查辦發生在領導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中以權謀私、違規決策、利益輸送、收受賄賂、私設“小金庫”以及“四類問題”案件;強化審計結果的運用,實事求是的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追責;對出現成本失控、安全質量等事故及法律訴訟的嚴肅追責;加大虧損項目問責力度,以責任追究倒逼扭虧治虧責任落實。二是強化治本功能。案件查結后,要對案件進行深刻剖析,分析案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把握發案規律,深入查找在制度設置、制度運行和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提出對策、建議,規范管理、提升效益,從“治標”轉向“治本”。
4.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戰斗力”
一是要增強自身素質。紀檢監察干部要牢記使命,不負重托,把紀檢監察業務鉆深鉆透,著力提升調查研究、組織協調、監督檢查、核查辦案、執紀問責和科技手段運用等六個方面能力,為探索監督新機制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察實情、辦實事。監察干部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親臨一線,親力親為,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切實增強執紀監督效果。三是紀檢監察干部要自覺接受監督,嚴于律己,清正廉潔,做好表率,樹好形象。
(作者單位:北京中鐵房山橋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