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威 趙俊彬
[摘 要]目前,翻轉課堂成為國內外教育改革的新熱潮,為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系統介紹了翻轉課堂的含義、特征、優點與應用,針對翻轉課堂模式下高校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17)04-0010-03
一、翻轉課堂的概述
(一)翻轉課堂的含義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將通過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PT文稿和講解聲音上傳到了網絡上,讓缺課的學生通過這些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由此產生了翻轉課堂的雛形。
所謂的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中,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的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互動交流,協作探究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
(二)翻轉課堂的特征
1.內容清晰,重點突出
教師在錄制視頻的時候,突出學習重點與難點,將不重要的知識內容省略或者“一筆帯過”,從而讓學生對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一目了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每節課的視頻長度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到10分鐘,每段視頻都是針對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就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方便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根據教育傳播學相關理論可知,學生的注意力是在前20分鐘,所以觀看視頻的時間應控制在此范圍內。學生可以自動暫停、播放、快進、快退,也可以進行循環播放,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2.學習流程得到重構與改進
一般情況下,學習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教師信息傳遞階段[2]和學生“自我吸收”階段。第一階段在課堂中完成,通過教師知識講解及學生互動交流來實現;第二階段在課后完成,但由于學生缺乏教師的支持和幫助,極易喪失學習興趣。翻轉課堂通過流程重構,將知識傳遞過程擴大到課外,將“自我吸收”過程擴展到課堂中,改進學習效果。
3.便于師生互動和復習檢測
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時可進行在線答題和互動,每學習一段視頻后可快速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可根據檢測情況有的放矢、反復學習。教師通過學習平臺、BBS、微信平臺等進行評卷、答疑和互動,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和自身教學情況。
4.具有較好易讀性和趣味性
傳統的教學互動借助于板書、文本或PPT,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課的方式開展,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低。翻轉課堂通過微視頻、VR場景、Flash動畫等技術制作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同時提倡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與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翻轉課堂模式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所面臨的問題
語言學家Holec將自主學習定義為“自我管理學習的能力”[3]。目前,國外研究者使用的與自主學習有關的術語很多,如:自我調節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自我指導(Self-instruction)、自我計劃學習(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管理學習(Self-managed learning)、自我監控學習(self-monitored learning)等。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我管理、自我探索、主動學習的過程,由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環境、自我控制、主觀能動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約。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學資源制作水平不高、學生自我調節能力欠缺、學習環節不當、學習支持環境薄弱等已成為制約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
(一)教學資源制作水平不高
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師需要針對各知識點制作課程資源,如教學視頻、微課、PPT、Flash動畫、3D動畫、VR場景等。學生通過網絡獲取教學資源,進行在線學習。在課外自由環境下,教學資源制作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好的教學資源能突出重點、吸引學生,強化“知識吸收”過程。然而從事課程教學的教師不一定掌握資源制作技術,且由于知識點的碎片化和對教學時效性的要求過于緊密,教師不可能過多借助于外部資源建設課程資源,因此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限制了資源制作水平,進而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調節能力欠缺
自主學習就是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下,充分調動自身能動性,利用學習資源進行主動學習的過程。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有序進行的必要條件。自主學習要求一個人能夠自我管理學習,嚴格按照時間要求去進行知識的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如果學生沒有在課前自覺地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自主學習,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不能滿足課堂上協作交流環節所必需的條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在高中或義務教育階段已經養成“聽課、記筆記、寫作業”的學習習慣,對老師教學產生依賴,在監管缺失的時段,無法樹立明確的學習動機或把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在遇到問題、難題時,不能通過自我調節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教學活動組織與教學環節設置不當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學資源的制作上,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學資源制作好以后,教師只需要把視頻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就可以了,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學生在課外學習后在課堂上的鞏固交流,內化知識的環節。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協作互動,都需要任課教師精心地準備以及細致地觀察。翻轉課堂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在課堂交互討論中,學生潛移默化下在課堂時間內“吸收內化”效益的提升[4]。在實踐中,任課教師往往過多注重教學資源制作而忽略教學活動組織,強調“知識傳輸”而忽略“知識內化”,從而產生“事倍功半”的結果。
(四)教學支持環境薄弱
翻轉課堂的教學支持環境包括硬件設備、網絡設施和資源平臺系統等。在翻轉課堂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學生要在所謂的“課外時間”對已經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構建學習支持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比如在“慕課”的參與學習中,不僅僅是校內的學生可以在網絡課堂上進行問題探討,也可以和其他學?;蚱渌袠I的人員進行學習交流和思想碰撞,從而在課堂上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消化。翻轉課堂對學習支持設備和環境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學支持環境薄弱使得教學活動不能有效開展,教學互動不能實時進行,教學資源不能有效傳播,學習交流無法實現,從而限制了自主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三、自主學習提升途徑與策略
(一)提高教學資源制作水平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視頻、課件等電子資源獲取知識,因此教學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一方面,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專業優勢,加強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分別從教學資源的內容設計和制作技術兩個方面入手提高教師資源制作技能水平,考慮成立專門的教學資源建設與服務機構,為教師提供資源建設服務,減少教師在建設教學資源過程中的工作量和復雜性,此類機構如江蘇開放大學資源建設中心、河南廣播電視大學教學服務與支持中心等。另一方面,教師在資源制作過程中,應結合學生學習規律和興趣,充分考慮知識點的簡潔性、視頻時長和互動需求等因素,避免死板、單調地講述,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學習引導,注重自主學習和調節能力培養
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角色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監督者,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階段性審查與互動來監督和激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自由度大,接受監督的力度小,教師的引導和監督方式應發生變化。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傳播手段,將互聯網上豐富的知識應用前景、案例介紹給學生,以直觀深刻的方式激發其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統計分析技術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如學習時長、成績變化趨勢等,根據科學的數據分析結果開展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學習引導。教師引導學習模式要關注學生課前視頻自主學習與課內知識內化自主學習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三)優化教學環節,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翻轉課堂的主體從教師為主“翻轉”成學生為主,因此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開發學生在發現、認知和吸收知識方面的能力。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根據班級人數和知識點內容確定學習時間、討論時間、互動時間和知識實踐時間的長度,倡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介于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之間,能同時發揮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的長處。在小組集體討論中決定的事項,是獲得每位小組成員認可與接收的,符合大學生自主學習中的自主性,因此每位小組成員對自己的學習任務都充滿認同感和責任感,也能發揮集體促進學生相互幫助與學習的監督作用。
(四)充分利用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教學環境
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信息技術支撐,從課件資源制作、學習平臺建設到教師引導學習、師生互動及團隊協作,都需要信息技術做支持[5]。信息技術的變革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支持。例如在教師引導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或學生可通手機APP、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等建立實時聯系,進行課程討論、資源分享、遠程互動等,打破時空的局限性,利用虛擬現實、3D模擬將抽象知識呈現出來,利用錄播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快速建設視頻資源等等。運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手段變得豐富多樣,從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簡便性及學習過程的趣味性。
四、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目前,我國已經擁有“高校精品課程網”“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等教學視頻網站,為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資源基礎,也為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和海量的學習資源。翻轉課堂模式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策略將隨著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更新。
[參考文獻]
[1]殷桂香.翻轉課堂在中醫信息檢索課程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14(4).
[2]李建.淺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3).
[3]田愛麗.慕課學習、翻轉課堂與教師專業發展——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慕課學習與翻轉課堂實施研究掠影[J].初中生世界,2014(5).
[4]劉小晶、鐘琦、張劍平.翻轉課堂模式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8).
[5]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作者簡介]門威,河南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趙俊彬,河南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遠程教育技術。
[責任編輯 孔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