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琴
摘 要:公 司制是目前企業內部管理的主要組織形式。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內部運行環境也會日趨復雜,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在內部控制中需要衡量、兼顧的因素也會越來越多。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晚,因此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方面還不盡完善,而深入對我國企業當前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對于加強內部管理的專業性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從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概述出發,結合問題探究其建設的整體思路。
關鍵詞:我國企業 內部控制建設 問題 整體思路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1(b)-107-02
1 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概述
法國現代管理學家法約爾曾言:“在一個企業之中,內部控制就是核實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是否符合所規定的計劃,所發布的指示以及所確定的原則,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以便加以糾正和防止重犯。”隨著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公司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從企業的整體角度出發,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已經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
企業是一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整體。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不同于普通的管理制度,其控制的目的不僅是圍繞某一項經濟活動所制定的管理規范,它更傾向于一種整體的經營決策行為,即各部門之間通過信息溝通實現相互聯系和相互監督,進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整體規劃,糾正決策錯誤,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內部控制也逐漸成為管理學家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利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改善企業過去粗放經營的狀態,構建高效、穩定的內部控制機制則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對于我國的企業而言,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與完善,首先有利于明確企業的經營發展整體目標;其次有利于內部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再次有利于完善內部的會計記錄、核算、監督、審計等職能;最后有利于企業配合國家的宏觀調控。針對此,我國企業應該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以不斷提供經營的整體效益,完善市場經濟制度。
2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問題及原因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經營發展的本質就是制定各種各樣的發展決策,大到整體的發展戰略,小到每一筆會計支出。經營決策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與其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完善與否緊密相連。通常來講,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充足的財務信息,以指導管理者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而在嚴格的運行制度中,上行下效,實現發展規劃的有效落實;相反,內部控制松散、疏漏,會使得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善,不僅影響了管理者的決策質量,更影響了決策執行效果。目前我國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中就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有所欠缺,或者難以認識到內部控制對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效益,或者缺乏整體規劃的能力,使得內部控制始終停留在規章制度中,而無法滲透在實踐中;組織管理結構建設的不合理,尤其是一些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機構松散、臃腫,尾大不掉,使得決策的制定與執行缺乏靈活性,嚴重影響了決策制定與執行的效率;內部財會制度不健全,權責不甚明確,難以真正發揮監督審計的作用等。
目前我國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其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產權關系混亂,管理監督缺位,市場經濟制度推動了企業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但是在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由于各組織結構的權利和職責劃分不甚明確,董事會、監事會的監督職權得不到有效發揮,人治的現象普遍存在,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增加了阻礙;缺乏統一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發展框架,雖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具有相同的特點,但是更存在著特殊性,我國企業在建設中完善照搬西方管理學經驗是行不通的,但是目前我國相關的研究部門缺乏統一的研究結論,從而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缺乏理論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內部控制建設中,無論是決策的制定還是決策的執行,都離不開人的作用,但是目前多數企業在制度建設中,都將人作為管理對象,而不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市場資源,這樣其在制度規范的落實中就會造成激勵制度的低效甚至失效,影響人員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
3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整體思路
3.1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是我國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措施,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作為企業決策監督的主要部門,其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推動企業制度的不斷健全。企業應通過股東大會建立權責明確、層次分明的管理結構,并利用董事會加強對經理人員的管理和指導,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糾正,進而提高企業決策執行以及行為監督效果。
3.2 加強控制環境的建設
企業在完善內部控制建設環境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經理人員的篩選與聘用,利用職業化、市場化的手段構建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專業的管理隊伍,提高內部控制的專業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文化內滲透內部控制,從管理者到執行者都應該提高其內控意識;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利用專門的管理人員參與、指導企業的決策,從而提高對企業經營行為的評估與監督效果。
3.3 加強財會制度的建設
財會制度是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核心內容,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資源配置主要通過資金的流動完成,而企業的財會信息就是管理者制定資源配置決策的主要依據。我國企業在內控制度建設中,應該注重對財會制度的完善,不僅要強化會計制度的傳統職能,還應該從管理學的角度構建管理會計機制,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建立管理模型,并提高經營決策效果。
3.4 重視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監督的主要環節。目前多數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對于審計存在著認識誤區,認為其是國家監督企業的“前哨”,甚至對其產生抵觸心理,其實不然,審計的根本目的是監督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不法行為,并維護股東的根本利益。因此,企業的內控建設中,應該注重審計制度的完善,利用專門的審計人員,讓內部審計能夠有效配合外部審計,提高對企業的監督力度。
3.5 完善信息溝通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普及,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平臺已經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需求。在內控建設中,企業一方面應該加強投入,通過軟硬件設施的完善,為企業的信息溝通提供基礎環境;另一方面還應該結合大數據發展的趨勢,加強對內部管理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并構建經營決策發展的相關模型,提高決策可靠性。
3.6 完善內部考核機制
考核機制是企業檢驗年度目標實現程度,推動內部管理團隊建設的主要方法。在內控建設中,企業應該從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利用階段工作考核、終端達標考核、日常管理考核、銷售任務考核、綜合能力考核等推動企業激勵團隊、實現公平分配,進而促進年度目標的完成,提高內部人才的整體質量。
4 結語
總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我們在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切實結合國情,不斷完善和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細節,以更好的為我國現代企業的發展提供服務,使我國現代企業的管理水平獲得更好地提升。
參考文獻
[1] 樊行健,肖光紅.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本質與概念的理論反思[J].會計研究,2014(02).
[2] 李連華,楊忠智,唐國平.企業內部控制效率提升路徑研究——基于傳化股份公司的經驗與借鑒[J].會計研究,2014(07).
[3] 于偉.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探討[J].會計師,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