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凱
摘 要:本文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綜合評定方法,設計了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所選取的15個省份進行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分析。并分析了甘肅省與中東部部分省份之間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研究其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在地區間的對比分析中找出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不足以及缺陷,對此提出提升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合理建議。
關鍵詞: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差異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c)-131-02
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顯著差異,東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快,而西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慢,并且這種農村區域間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差距越來越大,因此,研究和探索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選取相對落后的西部欠發達地區甘肅省農村地區作為研究對象,對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差異進行分析和探討。
1 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科學性、可測性和針對性原則,本文將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各評價指標內涵界定如表1所示。
2 數據的選取與計算方法
本文選取西部、中部和東部各5個省份進行研究,通過選取階梯式的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其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差異,找出西部欠發達農村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其中西部地區選取甘肅、陜西、寧夏、青海和新疆,中部地區選取山西、河南、湖南、安徽和吉林,東部發達地區選取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和山東。在研究過程中,選取2010年和2015年兩個時間節點進行分析,數據獲取主要通過查詢相關年鑒。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3 結果分析
3.1 各地區在2010年和2015年的農村經濟發展評價及變化情況
3.2 農村經濟發展評價水平分類及變化情況

由表3、表4可以看出,在所選取的15個省份或直轄市中,甘肅省在2010年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評價中排在第8位,處于中等水平,但是到2015年則排位下降到第12位,已經處于倒數地位。從2010年和2015年兩個時點來看,從縱向對比來看,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一直都相對比較滯后,落后于中東部地區來說,從橫向對比來看,2010年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處于第四檔次,而2015年則降到了第五檔次,說明甘肅省農村地區與中東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地區差異在拉大。
4 提升甘肅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建議
4.1 發揮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優勢
甘肅省農業企業應該充分發揮本地區的比較優勢,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要對癥下藥,根據農業企業的特征調整發展方向,改善發展結構,充分發揮農業企業的相對優勢,增加其農業產品的競爭力。
4.2 加強農業產業集群效應
甘肅省農業企業存在數量較少、經營規模較小和產品結構單一等特征,難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要注重加強農業產業的集群效應,充分發揮甘肅省獨有的農業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優勢,形成農業產業鏈,力爭將這種產業鏈條做大做強,發揮地區優勢最大化。
4.3 加大資金投入和農業企業技術創新
甘肅省農業企業技術水平較低,主要是農業企業缺乏資金投入,要加大農業企業資金投入,充分發揮地區金融對農業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從而加大甘肅省農村地區農業企業的技術支持,引進相關的技術人才,給農業企業注入技術血液,從而保證農業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軍岐,李平.中國西部農村工業發展研究[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2] 楊曉光,樊杰.中國農村地區競爭力差異分析[J].地理科學,200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