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憲濤 徐筱竹 張雨亭
摘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加強公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大學生健康素養的認知與行為情況,分析 相關因素的影響,從而為開展大學生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據。提高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以沈陽市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健康素養及健康體適能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為以后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相關工作提供依據。
關鍵詞:大學生 健康素養 健康體適能 相關性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近年來健康素養已成為健康促進領域的研究熱點,引起多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大學生健康評價體系已經基本涵蓋了健康體適能所要求的檢測項目,然而如何從本質上改善在校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和體適能檢測的認識,從而主動積極地去改善自身健康狀態,成為課題研究的出發點。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沈陽市本科在校大學生。隨機抽取800份樣本,經過合理性篩查獲得747份有效問卷。
1.2方法
1.2.1問卷擬定
大學生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參照了國家公布的《2015版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并在《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檢測調查問卷》的基礎上修改制定而成,主要分為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3個維度。針對不同專業在校大學生展開了分層、整群抽樣的健康素養問卷調查。
1.2.2統計軟件
采用統計軟件SPSS22.0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數據整理與分析
2.1健康素養分析
結果顯示,目前在校大學生中具備健康素養的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素養分別為79.5%、90.8%、70.0%,具備科學健康觀、安全與急救、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基本醫療素養分別為80.7%、 82.9%、70.0%、75.0%、60.5%。這種素養水平差異反映出大學生對健康認識與處理健康問題的行為與技能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可能會增加其后期出現健康問題的幾率,尤其在傳染病及慢性病防治方面。
大學生在健康問題素養具備情況本次調查的大學生問卷調查的及格為40.9%,良好為18.5%,優秀為16.3%,具體分布為下表所示:
2.2健康體適能分析
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與體質間存在必然聯系。男生方面,在表達良好體育生活方式的體育行為主體、體育行為特征、體育行為效益三要素中,具備任何兩種要素時,僅有耐力素質顯著好于不良組;而同時具備三種要素時,體質的各項指標均明顯好于不良組。女生方面,無論何種要素分類形式,也僅有耐力素質顯示出不良組的趨勢。相關數據與得分關系如圖:
圖1.下蹲起、引體向上、五十米與分數的線性分析
2.3兩者關聯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是指對兩個或多個具備相關性的變量元素進行分析,從而衡量兩個變量因素的相關密切程度。根據樣本問卷得分和體質測試達標結果的統計分析,發現兩者相關性顯著。通過交叉列聯表發現,大學生的健康素養與體適能呈現正相關,即健康素養得分高,身體素質好。因此,加強在校大學生健康素養的提高與培養,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3.結論與建議
一個擁有健康素養的人能夠更好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低健康素養導致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降低,不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往往導致較差的健康結局。如何改善在校大學生健康素養知識結構,強化生存技能,端正健康生活方式及健身態度,對改善大學生體育行為、健康狀況具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研究顯示,男、女生對體育鍛煉均有較高的目標態度,學生只有充分認識到積極體育鍛煉態度的重要性和行動統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發展。所以在培養學生發展興趣的同時,高校應當關注學生體育鍛煉態度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Nutbeam D. Health literacy as a public health goal: a challenge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trateg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2000, 15: 259-267.
【2】 沈莉,孟國祥. 南京某高校大學生健康素養調查分析.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1,11( 2) : 123-126.
【3】 教育部. 2016國家學
【4】 BEIER M E, ACKERMAN P L. Age, ability, and the role of prior knowledge on the acquisition of new domain knowledge: promising
(作者單位:沈陽化工大學指導教師:信紅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