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大學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和專業知識的實用性。其中,軟件工程專業作為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若想使學生在大學教育中充分的與社會需求相對接,就必須強化對軟件工程專業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基于此,本文根據現階段我國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育的現狀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思路探討,以期能夠促進我國軟件工程專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軟件工程;多元化;實踐教學
前言: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軟件工程專業作為信息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了我國教育界所關注的重點專業。軟件工程人才的培養直接關乎著我國信息化產業的未來發展動向,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良好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此,強化軟件工程教育與社會需求的銜接性便十分重要。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是高校軟件工程專業發展的突破,對高校人員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基于軟件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高校建設與高中教育有著本質上的差別,高校教學更加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更要樹立創新型人才的觀念。高校軟件工程專業是一項新興專業,其實踐性極強。為此,若讓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就必須樹立良好的人才目標體系建設,讓人才發展目標與相關信息化企業的需求相對接,進而培養出對社會的有用的人才。實踐教學體系主要要從“一個中心、四個層次”進行,其中一個中心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圍繞軟件,按照組成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相關作用、相互影響進行。四個層次主要是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工程設計和畢業設計[1]。
二、關于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
軟件工程專業的綜合性決定著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要具備多元化特征,通過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與發展,進而促進高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讓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的良好運作推高校軟件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完善軟件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建設
高校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實習基地,同時這亦是軟件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的根本基礎。為此,學校在軟件工程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考慮到學生未來的發展與社會企業需求的銜接作用,通過實習基地的建設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進行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其中,“走出去”是指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踐教育,帶領學生對軟件工程公司進行參觀與實習,讓學生的能夠將專業技術知識得以實踐應用,進而針對性的找出自身的不足。“引進來”主要是指學校通過校外軟件工程設計的相關單位進行合作,通過承接部分校外公司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充分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2]。
(二)完善實驗室實踐建設與管理體制
實驗室是學生進行時間學習的重點場所,高校軟件工程專業若想建立專業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就必須完善對實驗室的構建與管理。良好的實驗室管理體制能夠使學生在規范化、科學化的實驗環境中得到成長,進而將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得以真正提高。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良好平臺,在實驗室的實際建設與管理中,要充分落實工程軟件培養理念,將系統軟件中、CASE工具、開放工具視為核心發展,盡可能的對ERP進行演示,為軟件工程設計專業搭建出良好的實踐平臺。此外,高校還應對實驗室進行科學的制度建設,通過詳細的規章制度完善實驗室的管理體制,讓軟件工程設計能夠在良好的實驗管理制度下文件推進[3]。
(三)從實踐教學中為學生構建創新的教學平臺
軟件工程專業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要從平臺的創新進行著手,讓學生能夠在創新型實踐的過程中得以全面發展。正確的科學知識驗證需要通過實踐進行,高效學生的素質教育亦要以實踐為依托。通過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使軟件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高校在對軟件工程專業進行創新實踐平臺創建中,要善于將教學與社會企業的發展關聯起來。在為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高校盡量聘請一些企業中的軟件工程時進行相關技術講解,并讓軟件工程師與軟甲架構師聯合開展系列性的軟件工程技術的講座,讓學生能夠學習軟件實際運用的經驗。學生在課堂上與企業軟件技術員的交流,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軟件技術的實踐應用效果進行了解,更能夠讓學生明確各個學習環節的實踐重點。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提高自身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創新的教學平臺下迸發出創新的實踐靈感。學校要經常組織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網頁制作大賽和軟件設計競賽,讓學生以比賽為目標,進而為學生參加科研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創新型的教學平臺。
(四)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眾所周知,企業是盈利性公司,不可能大量的接受所有的高校實習生。而新課改后軟件工程專業的教育需求又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此,若讓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充分通過實踐學習的方式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就必須另謀他法。其中校企聯合培養便是軟件工程專業實現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新型方式,在近年來亦逐漸被我國多所高校應用[4]。在校企聯合培養教學模式中,學校在校內成立多媒體技術、嵌入式軟件開發等應用層次的興趣工作室,讓學生在工作室中參加實踐培訓,進而滿足企業用人的專業素質需求。同時,消防仍然可以在多媒體技術工作室中時時進行“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軟件企業的開放項目形式,此外學生通過相互交流與溝通,在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的基礎上,還能提高團隊協作能力,進而促進軟件工程專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堅.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及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01(18):148-149.
[2]朱永英,陳昌平,桂勁松.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培養港工專業工程應用型人才[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5(11):72-73.
[3]孫利,徐洪章.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計算機教育,2013,03(21):13-15.
[4]賈玉瑛,崔桂梅.結合國家特色專業建設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科學,2012,12(01):186-188.
(作者單位: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