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嬋
摘 要: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驅動背景下,港口集團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只有企業具備預防、規避和控制內外部財務風險的能力,才會有效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確保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本文將從對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分析入手,進而闡述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內涵及原則,然后探究港口集團企業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港口 財務 風險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8(a)-103-02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港口集團企業不僅在規模和效益上穩步提高,同時在客貨運的吞吐能力上也大幅度提升。近年來,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港口集團更加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價值。實時關注風險機制,并通過采取風險管理控制措施,進而有效抵御風險或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成為了港口集團企業內部運營管理中的核心課題。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關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樣也是確保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利保障。
1 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
威廉姆斯認為:“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風險導致的種種損失降至最小程度的管理”。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充分認識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各類風險加以預測、識別、防范、控制和處理,以最低成本確保企業資金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項理財活動。財務風險管理是將風險管理與財務管理有機結合起來的一個新型管理領域,其關鍵在于企業各級管理部門在組織、指導財務活動時,通過識別、測試企業資金運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風險,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安全保障。我國港口集團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相對偏高。由于港口企業建設的周期較長且規模巨大,致使企業財務壓力十分沉重,過高的債務極易造成資金流通不足,進而引發財務風險的形成。港口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在投入生產之前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注入,一旦生產能力無法達到預期規劃,就會進一步加劇企業負債比例的上升。同時,港口集團企業的負債風險相對隱蔽,這也是財務風險的潛在危機,假如擔保對象失去了償還能力,那將會引發企業的資金周轉危機。港口集團企業預期投資回報無法實現所帶來的風險。投資風險是所有企業都不可回避的問題,港口集團更是如此。近年來,國內港口掀起了建設熱潮,在港口行業擴張和升級的過程中,投資金額不斷攀升。然而一些港口企業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于是在開發中出現了一些盲目和無序的投資。這種不符合實際的建設,勢必會造成產能過剩,致使投資風險隨之增高。眾所周知,港口集團企業建設周期長,而且后期維護費用也較高,這就對資金周轉提出了相當高的考驗,也就是說企業要有充足的資金才可以確保企業正常投資生產。然而港口集團企業一旦發生資金回收不一致的狀況,極易引發企業資金鏈斷裂,那就會導致企業陷入危機,此外,港口集團企業籌資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方面,企業內部收益分配一旦過度,尤其是以現金股利的形式發放,那勢必會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從而對企業長遠的發展產生制約。另一方面,在企業外部的收益分配中,如果企業過度留存,勢必引發股票價格的不穩定,進而加劇企業未來籌資風險因素的形成。
2 構建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2.1 科學穩健性原則
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一定要統籌全局,并從集團總體利益的角度出發,進而科學穩健地實施管理建設。此外,要加大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認知與重視,并用長遠的眼光循序漸進地制定和落實風險管理。
2.2 實時調整性原則
財務風險管理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較廣,而且港口集團企業本身就十分龐大,因此,風險管理的流程十分復雜,同時風險體系的構建也會出現一些變化,這就需要財務風險管理要根據實際突發情況實時調整,從而為財務風險提供堅實的保障。
2.3 安全可靠性原則
效益和利潤是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標,因此港口集團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要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效益的最佳化。這樣既能夠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又能有效地規避風險。
2.4 整體性原則
通常來說,風險管理的內部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之間都是有著一定的關聯,相互影響,所以構建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也必須遵守整體性原則,操作過程當中不能疏忽每一個環節。
3 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內涵
港口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包括財務風險識別、評估、預防和控制四個環節,其中風險識別屬于安全預測,會對風險等級進行劃分。風險評估會對財務風險建模,以形成數據以及定量的分析,該環節可以評估出企業獲利、償債和資金運作的各項能力,因此十分科學可靠。風險預防是在評估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進行合理穩健地決策,以確保企業穩定發展。風險控制就是對企業內財務風險進行及時妥善的調整,即對財務風險管理的持續優化。
4 港口集團企業防范與控制財務風險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4.1 降低籌資風險
港口集團企業要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在融資成本與風險中尋求最佳平衡點,一旦發現資金結構出現不合理傾向,要及時調整,同時充分利用好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此外,在籌資期限的安排與計劃中,要盡量避免冒險和浪費,以確保企業資金的充足流動。
4.2 降低投資風險
港口集團企業要針對投資主要領域做好實效性地收益預判。例如在碼頭行業中要合理選擇建設方向和規模,以避免資金超前使用。在證券投資中,由于風險較高,最好涉足一級市場,以達成風險的控制。另外在與港口行業不相關聯的投資行為中,一定要對項目進行有效的審核,力求穩健的收益。
4.3 降低資金回收風險
港口集團企業收支平衡是確保企業發展的根本。一方面,應加強財務的管理和監督,對資金占用和賬目實況要做到切實把控,并對壞賬和不同等級客戶要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另一方面,對企業貨物的管理要進一步升級,存貨的細目做到了如指掌。同時加快對貨物的運轉,以降低管理費用,并提高資金回籠的速度。
4.4 降低收益分配風險
港口集團企業首先要進一步詳細制定和落實預期分配制度,并對企業資金的安排力爭做到全面統籌和控制,最關鍵的是要對市場環境和信號要能夠做出及時的反應。
5 提高自身風險意識,構建完善的風險防范體制
對于港口企業而言,應該正確認知到自身可能涉及到的風險,認識到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意義,并自上而下提高港口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意義。我們都知道,風險與收益是市場發展中的兩個并存因素,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所以,對于港口企業的財務決策過程當中,我們應該樹立一定的風險意識,對于實踐過程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進行前期的預判分析,并通過合理的決策方式,有效的將風險進行分散,并對自身體系存在的風險進行完善與更新。充分發揮企業會計對風險的反應、監督、預測、分析等職能作用。
6 財務決策科學化
對已自身所做的一切財務決策要秉承科學化原則,盡可能避免決策失誤的情況出現,科學處理好收益、風險之間的關系,及時的更新數據信息,對于港口企業的盈利、償債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綜合考慮分析財務決策過程當中可能出現的各因素,通過科學化的方式、方法決策模型進行分析判斷,從中采用最優的決策方案。
總之,影響港口集團企業財務的風險因素很多,而企業要想確??沙掷m穩定發展,必須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視與投入,與時俱進,并不斷結合市場變化和企業實際情況做出穩健的調整和改進。
參考文獻
[1] 韓雪梅.淺議港口企業管理應以財務管理為中心[J].商場現代化,2013(30).
[2] 傅俊元,吳立成,吳文往.企業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方法的構建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12).
[3] 張繼德,鄭麗娜.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探討[J].會計研究,2012(12).
[4] 梁冬冰.降低港口企業裝卸成本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6(15).
[5] 何晟.港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及相關問題闡述[J].財會學習,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