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純 黃瑩 卜景慧 劉婧
摘 要: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我國新生兒出生率呈上升趨勢。嬰幼兒人數的增加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比如刺激早教市場的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珠海早教行業現狀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對早教機構、家長及醫療機構展開了調查與訪談,并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早教機構 嬰幼兒 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b)-072-03
1 研究背景
1.1 市場分析
隨著中國當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越發激烈,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家長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特別是針對嬰幼兒的教育。在這樣的形勢下,西方早教的概念進入了人們的腦海中,社會出現了這方面的需求,慢慢的在我國形成了早教市場。在2015年10月國家終止獨生子女政策,開放二胎政策后,早教機構和育兒服務機構在一些大城市便像雨后春筍般快速涌現出來。而作為沿海經濟發達城市之一的珠海,緊跟大城市的步伐,雖然早有早教機構,但基本是處于起步階段。
珠海市從2013年~2017年連續五年在中科院公布的《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中,成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珠海市空氣質量優良,環境優美,城市交通便利,生活便宜。在住房方面,珠海市房價壓力適中,市民“居得起”、“居得住”。“水人和諧”的珠海吸引外來人口涌入城市,壯大人口規模。在舒適的環境下,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符合生育要求的婦女們生育意愿強烈,未來珠海市的嬰兒出生率較以前相比會有所提高。此外,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家長的渴望,因此,早教市場會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快速發展。
1.2 研究現狀
陳冰(2015年)在《鞍山市非全日制早教市場狀況調查研究》一文中寫到:早教市場秩序存在錯位與混亂現象,市場供給方存在功利性,需求方存在非理性消費行為。許婷婷(2012年)在《早教機構開拓市場的策略分析》中分析了早教市場的廣闊前景與激烈競爭。現有的研究大多數是關于早教機構的定價策略或營銷方法,對早教機構發展情況的研究不多。
以“早教+調研”為主題在中國知網僅能搜到16篇文章研究早教市場的發展現狀,而以“早教+調研+珠海市”為關鍵詞搜索,結果為零。由此可見,通過實際調研了解珠海市早教機構的發展現狀還沒有人涉及。
2 調研設計
調研思路: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考察早教機構的現狀,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家長對機構的消費情況。
調研情況:本次問卷調查以珠海市家長為對象,共發放427份問卷,收回427份,有效問卷共401份。
通過對金寶貝、NYC紐約早教機構、天才寶貝、新愛嬰、美吉姆等7家具有代表性早教機構的走訪調查,了解到珠海市早教機構的環境設置、課程設置、師資力量、課程費用等。
與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和衛生院的醫生訪談,了解二胎政策給相關醫療機構帶來的影響。
3 調研結果與分析
3.1 早教機構情況分析
3.1.1 基本信息
早在2008年,金寶貝就已經加盟成立,在香洲區落戶,開始經營。1年后,美吉姆和多格寶貝也開始進軍珠海市早教市場。到現在為止,珠海市的早教機構有20家,雖然早教機構有9年的歷史,但該市場發展速度緩慢,機構規模不大,數量不多。如表1所示。
現階段,珠海市的早教機構基本是采用加盟的方式進行連鎖經營,并非是公立扶持的。
3.1.2 監管不力收費高
在問卷結果中,69.91%的家長表示每節課的收費標準是100元~150元,時長45分鐘~60分鐘,這樣一來,要學習完整的一個體系至少要800元,個別課程的學費甚至達到一節課300元。按普遍的上課頻率,一周一次計算,一年下來的費用是7500元。機構為了吸引家長,打出洋品牌的口號,夸大課程體系的效果,這背后卻隱藏著巨額的學費。家長想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即使再舍得為孩子花錢也會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不可能一味的任由機構“宰割”。早教機構變成了一種以盈利為目的暴利的模式,讓家長們望而卻步,嚴重阻礙了早教教育行業的發展。
3.1.3 課程設置無標準
在走訪的7家機構中,雖然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但仔細比較,基本都是圍繞5方面來展開:一是以蒙臺梭利理論為主的感官教程;二是圍繞感覺統合訓練設置課程;三是腦部開發課程;四是雙語教育課程;五是藝術培養課程。早教行業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和要求,教學質量和有效性也就達不到保證。
3.1.4 教師學歷水平普遍低
與機構工作人員訪談,我們了解到現階段早教機構教師的入職門檻低,資格良莠不齊,大專生居多,最高學歷是大學本科畢業,而具有專業育嬰資格的教師數量為零。在實地考察調研中,我們發現授課教師基本上應屆往屆的專科生,年齡小,她們沒有生育經驗,育兒知識缺乏。對于師資水平不高,機構負責人如是說:“符合早教任職要求的人寥寥無幾”。機構的教師在入職前后會接受總部短期的培訓,培訓合格后直接上崗就職。但機構的培訓過于形式化,只要去參加了就能獲得證書。所獲證書沒有含金量,只是對本機構有效,每個機構頒發的合格證書不一致,沒有可比性。雖然機構對工作人員有相對應的培訓,但早教機構的師資隊伍整體較差,專業知識欠缺,相關技能生硬。
3.1.5 受托年齡差距大
機構在辦學過程中,各家對自己接收的年齡都不一樣,接收年齡跨度大的有從0歲~8歲的。機構沒有著重培養某個階段的孩子,比較籠統。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特征、不同的需求,應該用不同階段的培養方案有針對性的、分階段的來培養孩子才是該有的觀念。從0歲~8歲,或者從3歲~6歲,給孩子培訓著大同小異的、差別不大的課程,這樣會給孩子帶來疲憊感,從而產生厭學效應,教學質量也有限,很難做到專業化的教學模式。
3.1.6 歸屬不明
盡管有些機構宣稱自己成立時間較久、辦學較為成熟,但當被問及早教屬于哪個范疇時,卻回答不上,支支吾吾。有認為早教是屬于工商部門審批的,有說是教育范疇的,也有認為是衛生部門主管的。私營的早教機構處于無人監管,自由發展的狀態。早教機構的歸屬不明,造成了市場的混亂。機構隨意調整收費價格,設立相關課程時無據可詢,消費者的權利無法保證,市場的監督無法可依,這些由于歸屬不明而帶來的影響會極大的沖擊著市場。
3.2 家長情況分析
3.2.1 消費市場低迷
問卷數據結果顯示,12%的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曾經上過早教,16%的家長表示孩子正在上早教,而72%的家長則表示孩子沒有上過早教,但51%的家長在考慮當中。這說明早教的市場消費力度不夠,有接近一半的潛在需求方,還是有大的提升空間。(見圖1)
3.2.2 家長顧慮多
關于孩子入早教機構的顧慮,16%的家長覺得孩子在機構活動,活動空間較在家里相比,空間不足,會限制到寶寶。21%的家長認為機構的師資力量有待提高,26%的家長認為機構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擔心寶寶受到虐待。26%的家長則擔心機構的衛生不達標,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障。
3.2.3 家長關注點分析
問卷數據表明,18%的家長會用“教學環境是否舒適”這個因素來挑選孩子就讀的機構,21%的家長從學費出發,選擇機構,19%的家長考慮的因素是“師資力量”。各選擇因素的占比相差不大,意味著機構要想吸引家長,打開市場,需要完善的方面較多。
3.3 政府及醫療機構的情況分析
在與市婦幼保健院的醫生訪談時,醫生表示,自二胎政策開放后,來醫院做孕前檢查的婦女明顯增多了,特別是35~45歲年齡段的婦女。
與衛生院的醫生訪談,我們了解到,二孩政策落地后,珠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陸續下發了如《進一步加強孕產期保健工作》等婦幼保健相關文件,要求醫療機構等做好珠海市孕產婦的健康管理。衛生院也新增了二胎咨詢服務,配合生育政策的調整。
4 建議
4.1 對早教機構的建議
早教機構想要打開更大的市場,根本的還是要從教學質量入手,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定期開展培訓、交流、研討,促進教師水平提高。
在教學組織上,要形成專業化對口的教學模式,而不是集體教學。在課程設置上,要為0歲~3歲嬰幼兒量身定做,而不是以幼兒園的水平來設置。在設備上,加大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打造多樣化、安全的環境。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對機構進行安全檢驗,如空氣檢測、消防通道、衛生保健等,并提供標準化保健室,以提高服務質量。
4.2 對家長的建議
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機構時,應全面考察機構的環境設置、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等,而不是隨大流傾向于品牌選擇。隨著二胎的開放,早教機構的發展是社會所需的,0歲~3歲早期教育更是為孩子的后續教育成長打下基礎。因此,家長要合理認識到早期教育的作用,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促進嬰幼兒的發展。當然,家長也不能完全依賴專業化的早期教育機構,還是要增強自己的育兒專業知識和技能,因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4.3 對政府的建議
4.3.1 規范管理杜絕亂定價亂收費
政府需要將早教納入到教育板塊,出臺早教行業的法律法規,規定定價標準,物價局負責監督,規范早教市場的健康發展。
4.3.2 設立教師準入資格
建立早教教師準入資格標準,在學歷和專業上明確規定。保育員、育嬰師、幼教師等,每一種資格證書的要求和任職范圍要明確規定,絕不含糊。拿到證書后,也要有定期的考核和培訓,考核成績不理想則考慮取消該資格。
對于機構教師除了要求有專業相關的證書資格外,還必須要求有“健康證”。早教教師在授課階段會與嬰幼兒親密接觸,若教師的健康狀態不佳,則嬰幼兒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
4.3.3 明確機構定位與主管單位
早期教育即屬于教育板塊,也有屬于社會福利的板塊,該由誰來主管?或者說該如何分工,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分工不明,主管不詳,那么早教市場的弊端會漸漸增大,問題得不到解決,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政府應該思考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規劃,明確早教機構的屬性,找準定位,確定主管機關,出臺相關的約束法律法規,才能更好的促進早教市場的健康蓬勃發展。
4.3.4 幼托政策的啟示
大陸地區的早教機構處于萌芽階段,加上嬰幼兒教育是一個扎根性的工作,涉及面大,影響面廣,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探索嬰幼兒教育的正確道路。
我國大陸地區的早教起步晚,在一些大城市雖有發展但不完善,在其他的小城市中甚至是沒有市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家出臺相關的配置政策,政府行使職能,各部門齊心配合,一起推動嬰幼兒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甜.鄭州市0~3歲早教機構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2.
[2] 陳琦.中國臺灣地區幼托整合政策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2010.
[3] 許婷婷.早教機構開拓市場的策略分析[D].科技創業月刊, 2012.
[4] 陳冰.鞍山市非全日制早教市場狀況調查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5.
[5] 李正權.愿我們的后代越來越健康越來越聰明[D].早期教育服務規范,2015.
①基金項目:本文由2016年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新時代向日葵托兒筑夢計劃》資助。
作者簡介:黃燕純(1994-),女,漢族,廣東揭陽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2014級本科生在讀,主要從事經濟調研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