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在商業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是運營管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尤其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內部控制的問題正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只有正視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才能維持和確保其生產和經營的穩定。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和管理體系,優化考核和內部監督制度,提高管理和控制成效。本文結合當前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旨在能夠為商業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商業企業 內部控制 對策研究 問題
中圖分類號:F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7(b)-116-02
1 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企業為了提高經營水平,提高競爭實力,開始重視企業內部的管理和控制,規范操作流程,完善監管機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就。但是,我國的商業企業在經營管理手段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國家層面,為了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執行標準,這些都為企業強化內部控制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供積極的支持。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商業企業經營者的重視,將企業經營的內部控制列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部分。商業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的主要內容和指標,主要體現在投資決策和風險評估這兩個方面。也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目前,我國商業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還處在比較落后的階段,需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內部管理和控制以及執行的表現形式,內部控制的監管等,權責劃分還不夠明確,這些缺陷給商業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近些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滲透不斷加深,傳統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模式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商業企業如何實現有效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手段,防范風險,提高適應市場的能力,成為企業戰略發展和實施的重要內容。
2 商業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商業企業組織架構存在的問題
市場經濟環境千變萬化,而我國的大多數商業企業在經歷幾十年的變革和發展中,其生產模式相對粗獷,管理和組織結構相對簡單,側重于集權化的縱向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短期的經營效益,但是,長期的發展來看,也給企業的經營積累了很多的弊端,尤其是平行部門之間缺乏相互監督,部門效率低下,組織結構臃腫等問題不斷暴露,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導致企業在經過高度的集權之后,制度的約束和流程的制約被權利逾越,很多經營者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決策,這種經驗主義的管理決策存在很多風險。尤其是在當今經營環境不斷惡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集權化已經很難發展。當前,企業內部,權責設置不清晰,即使設立了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在執行的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內部控制和管理的基礎相對較弱,也給企業的經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2.2 企業內部控制在風險評估方面的問題
風險評估是對企業經營環境的識別,以達到科學的決策的目的,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分析手段,對于商業企業而言,科學的風險評估是企業經營決策的基礎,而在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方面,很多企業對于風險評估的認知和方法理解還不夠深刻,尤其是在思想上不重視。這是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實施障礙的主要原因,進而導致企業在面對經營風險時,企業應對能力相對較弱,出現決策不科學,不合理,甚至產生錯誤的決策,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風險。
2.3 企業內部控制在信息系統上的主要問題
當今社會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生存,就必須掌握信息數據,保證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的經營資產的完整和資金流動的準確,信息數據為企業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對于企業的長久發展而言,信息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內部控制。但是,就當前的情況而言,企業在信息數據收集和管理方面,存在數據信息不準確,不及時等現象,企業自身對于數據的重視程度不足,信息水平低,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步伐。
2.4 企業內部控制在監督方面的主要問題
內部監督是企業維持長久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商業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反映,內部監督能夠幫助企業發現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企業決策的執行,有效規避不作為和腐敗問題的滋生。但是,在當前我國的企業經營中,對于企業經營者或者是所有者的監督不明確,執行力度不夠,甚至是有的企業根本沒有這一項監督,導致權力部門占有、挪用企業財產,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巨大的損失。這種因內部監督不到位導致內部控制失靈,是導致企業出現一系列漏洞和經營風險的最主要的原因。
3 商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研究
3.1 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組織結構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發揮不同層級的管理人員監督和控制作用,提高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決策、計劃、執行、監督和反饋等方面的控制能力,企業在機構設置中,應該將決策、執行和監督三方獨立設置,建立相互監督和制約的內部控制機制,明確權利職責,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監督管理水平。另外,企業除了要嚴格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置內部組織架構,同時還應該明確各個層級的權利和責任,防止內部控制存在盲點和遺漏。
3.2 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體系
風險評估是企業經營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進行科學決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決策過程,實際上就是應對風險的過程。商業企業的風險管理控制,是在借助不同的風險分析方法建立起來的科學的評估制度,以便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并制定出相應的規避措施。因此,商業企業想要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減少損失,就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主動制定科學的風險評估機制,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以確保企業經營的順暢,對于風險評估和控制,還需要得到企業高層領導的重視,只有這樣對于風險評估的機制落實和風險管控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收到上下一致,齊抓共管的效果。
3.3 完善和統一信息管理系統
完善的信息系統能夠給企業的經營決策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包括強大的數據支持,準確的信息,不僅能夠給企業的決策提供支持,同時還能夠促進經營效率的提升。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因為人的原因而導致的決策失誤,企業要做好信息系統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明確信息數據的獲取權限和權責分工,規范數據信息的審批流程,合理的設置人員結構。其次,在信息系統的約束管理方面,要保證所有信息數據的處理、分析都能夠得到準確的記錄,確保信息數據的儲備以及數據記錄的真實性。最后,對于信息數據的權限設置要合理,落實好信息數據系統運行監督機制,尤其是對于信息權限發放的管理和控制。
3.4 提升和完善內部控制的監督制度
首先,商業企業的內部控制要強化其執行力度,根據企業運營的實際,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決策實施進行監管,并進行及時反饋,其次,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具有獨立的監管職能,發揮其對于不同管理機構和部門以及個人的審計和監督的職能,并與外部審計制度進行融合,嚴格依法實施監督責任,確保其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透明度。實現內部審計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監督職能。
4 結語
當今市場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給企業的經營和決策帶來一定的困難,商業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必須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水平,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強化對于風險的認知和評估,完善信息系統和提高內部監督部門的職能發揮,優化內部控制流程,實現經營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傊S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將成為商業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給企業的經營帶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郭峻濤.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探討[J].財會學習,2016(2).
[2] 張金明.關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