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松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提高,我國財政體制不斷得到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為適應財政改革,也做出了適應調整,以實現財政改革背景下事業單位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提高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作為我國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完善與改革,是適應財政改革的必然選擇。對此,本文根據自身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了解,詳細分析了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適應財政改革需要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 財務會計制度 財政改革需要 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b)-071-02
構建國家公共財政體制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而事業單位作為國家公共管理的重要部分,完善財務會計制度是適應財政改革的必經之路。決定這一途徑的原因包括: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與公共財政體制建設要求存在不適應;事業單位發展速度的放緩加重了財政支出。以上原因決定進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體制完善時,需要從經濟核算、信息披露和績效評價等方面進行,實現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以適應我國財政改革的腳步和需要。
1 財政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1.1 部門預算
部門預算作為財政體制中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反映財政的收入與支出,是財政部門構建綜合預算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也是財政部門制定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決策依據,對財政體制構建及改革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作用體現在:第一,能夠及時、清晰和明了反映出財政各相關部門的預算收入與支出,進而實現對財政執行相關職責的財務流向監督與管理,最終實現財政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第二,部門預算具有預見性、計劃性、發展性和決策性等特點及優勢,所以將其納入財政體制改革,不但有利于財政資金整合,將財政資金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還能夠引導和規范財政開支向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1]。
1.2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國庫集中制是我國財政體制的改革重點,其改革內容主要調節舊時集中收付制度體制的分配關系,然后對國庫資金收支實現規范性和專業性管理。具體改革措施是根據國庫資金需要,設立針對性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以實現政府財政性資金的規范化管理和專業化管理[2]。
1.3 收支分類改革
政府收支種類的多樣性、繁雜性和復雜性,決定我國進行財政體制改革時,必須對政府收支進行分類改革,這樣不但有利于財政性資金收支流向的了解、監督和管理,還有利于財政性資金預算透明度和監督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預防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2 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意義
2.1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與財政改革發展方向不適應
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使我國財政體制不斷得到改革與完善,現行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以及無法滿足和適應政府財政改革的需要,這決定只有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才能使其財務會計制度與財政體制改革發展的需要相適應[3]。
2.2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國際化程度低
投資、財務核算和財務報告等是現行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已經得到了相應的完善與更新,但其流程與國際相比,還有很大距離,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化的趨勢下,所以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3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3.1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財務會計制度存在弊端
財務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事業單位經營性質與一般企業不一樣,相應的會計科目設置也不盡相同,并且不同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設置不同,造成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設置混亂,不利于國家財政部門對其進行財務會計管理,增加事業單位會計報表虛報事件的發生幾率;另外,很多事業單位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已經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致使事業單位進行運行時出現財務會計報表與財務會計制度發生矛盾,如部分事業單位出現虛報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虛減利潤等不良現象,違背了財務會計“真實守性”原則,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4]。
例如,某一大型事業單位,其財務部設置了以下三個科室,一是日常賬務處理室;二是財務賬單編輯室;三是財務審核室,其中,賬務處理室負責出納和籌資;財務賬單編輯室負責制單、記賬和編表;財務審核室負責審核和預算,這樣的財務會計機制設置乍一看沒什么問題,但仔細一想,該機制中沒有設置具有監督和管理功能的監理部門,這一機制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財務會計報表虛假發生率的提高[5]。
3.2 事業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體制有弊端
隨著經濟的增長,使政府對事業單位的扶持力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使事業單位員工的福利越來越高,證實了政府扶持與事業單位福利密切相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事業單位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事業單位為無功獲取政府補助,在很多財務會計工作過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真實意義上的財務會計工作,在與財務會計科目相關的經營項目發展中,也沒有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導致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弊端日益凸顯出來,如缺乏監理機制和激勵機制等,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6]。
4 完善事業單位財會制度的措施
事業單位是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形式,其發展目標、發展制度及發展趨勢都與國家相關政策息息相關,其中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就直接與國家財政體制相關聯,即國家財政體制的不斷改革完善能夠有效推動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改革和完善,為適應財政體制改革需要,事業單位會不斷完善自身財務會計制度,只有財務會計制度與財政體制相適應,方能促進事業單位穩健、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完善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具體完善措施如下。
4.1 明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職能和地位
第一,事業單位要根據財政體制改革需要及要求,改革其財務制度中,這不但有利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改革方向的明確,還有利于明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能力和地位,實現各部門功能有效劃分和發揮。第二,事業單位要根據員工工作情況,構建符合員工實際的績效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并不斷完善和更新現有的相關管理機制,以實現事業單位能夠更好適應新財政制度改革趨勢及運行。
4.2 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第一,事業單位要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相關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以實現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嚴謹性和法律性的提高,進而增加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有效監督和管理。第二,在執行新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要實現分層次、分級別的財務會計報表審批程序及方法,以便于對財務會計活動的高效管理和監督[7]。
5 結語
綜上所述,財政體制改革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同樣,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完善與發展也影響著財政制度改革的貫徹性和落實度。所以,事業單位為適應我國財政制度改革要求,必須不斷完善財務會計制度,結合我國財政體制改革中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分類三項改革內容,提出明確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職能和地位以及建立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等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有效措施,有效實現公共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與財政體制改革的相適應。
參考文獻
[1] 湯菁.如何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以適應財政改革的需要[J].商,2014(07).
[2] 康軼婷.如何完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以適應財政改革的需要[J].財經界(學術版),2016(18).
[3] 高燕.關于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的改革要點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22).
[4] 王建.淺談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如何適應財政體制改革需要[J].商業文化,2014(32).
[5] 何欣.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累計折舊計提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05).
[6] 霍錦秀.從財政管理視角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6).
[7] 張曉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及國外經驗借鑒[J].現代商業,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