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學緣優勢,電商專業的學生成了網絡創業的主力軍。而課程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嘗試基于網絡創業的視角調整課程設置。根據網絡創業的核心技能構建包括公共素養課、專業支撐課、專業核心課、創業實踐能力訓練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網絡創業型人才,促進大學生更好地進行網上創業。
關鍵詞:電子商務 網絡創業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b)-187-03
1 引言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16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56萬,創歷史新高。再加上大學生就業情況受到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結構性改革的影響,今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在此背景下,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選擇。為此,從國家到地方,支持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相繼出臺。如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年8月,浙江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高校建設創業學院的意見》。在這一系列政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舉起創業大旗,加入到創業大軍之中,并成為最具活力的力量。
梁春曉(2012)認為,網絡創業是一種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創業,包括經營網店和提供各類電子商務服務等[1]。網絡創業與傳統的創業模式比,網絡創業具有門檻低、投資少、風險低、見效快特點。網絡創業成了大學生創業的首選。而蘇麗琴(2014)認為從學緣關系來看,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投身網絡創業具有“先天”的優勢[2]。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涵是“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專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而課程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本文以紹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基于網絡創業視角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以培養網絡創業型人才,促進大學生更好地進行網上創業。
2 基于網絡創業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設計
2.1 網絡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
網絡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并不是說我們要求所有畢業的學生都去實施網絡創業。利用系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社會經驗,并提升技術能力,增強學生社會實踐競爭能力,是課程體系設計的目的所在。所以,崗位創業和自主創業人才是邵興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的重點對象。
自2012年以來,紹職院電商專業通過對網商企業、獨立平臺電子商務企業以及傳統的中小型生產商貿類企業的深度調研以及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運營、設計和銷售崗位是電商運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紹職院根據調研情況并結合網絡創業的實際需求,確定網絡創業型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從事網店(站)設計、網絡運營、網絡銷售等相關工作崗位。
2.2 面向網絡創業工作崗位的課程體系設計
創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是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設計了培養電子商務創業型人才的課程體系,具體的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2.3 創新評價體系
紹職院電商專業根據培養目標,改變了以往單純以理論考試為主、以考試分數為標準的評價制度,建立了科學、多樣的評價指標,更加重視對學生技能和創新意識的評價。譬如,在《商務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考核中,我們要求學生根據課程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個網絡店鋪網頁,并采用企業評價、教師評價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以盡可能對學生的作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2015屆畢業生林翔同學在大二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制作并裝修了自己的店鋪,在課程學習結束后真正運營了自己的店鋪,短短10個月就實現了銷售額突破200萬的好業績。大三畢業后該生專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3 基于網絡創業的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途徑
當然創業型的人才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利用實踐平臺的構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有效提升創業能力,激發學生對于創業的積極性。
3.1 營造濃厚的電子商務創業氛圍
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例如論壇等。還可邀請成功人士、專家等舉辦講座,為學生創業提供指導。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能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創業中。
專業曾邀請微商業內傳奇人物、“玫瑰派”掌門人、“四哥”鄭煒(曾被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評為“2014中國經濟人物”)做“移動互聯網+創客聯盟”的主題演講。鄭煒與學生們分享如何帶領經銷商創造銷售奇跡,從而使“玫瑰派”成為微商業內頂級的創業者天堂。他的故事讓學生真切體會到“移動互聯網能為眾多小微創業者帶來新機遇”,激發了學生把握時代脈搏投身創業的熱情。
3.2 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技能競賽
技能競賽是實現“以賽促學”的重要載體之一,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能競賽活動擴寬學生眼界,為學生提供新的創業思路,培養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增強自信心。學生參與的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主要有浙江省“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該競賽可以使學生將創業知識運用到比賽中,提升創業計劃的可行性,且具備經濟效益。另外還有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這對于學生電子商務軟件設計能力、市場應用以及電子商務管理能力、創新意識等都能有所提高。最后是全國職業院校創業技能大賽。該競賽對商品管理、網站設計與運營、網絡營銷、客服、倉庫管理等電子商務經營中的環節進行模擬,實現對學生分析決策能力的培養。
3.3 搭建多樣化的實踐平臺
2013年5月,學校與紹興市工商局聯手啟動了紹興市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項目,電商專業學生利用專業的優勢采用公司化的運行模式為中小型企業開展產品拍攝優化、店鋪設計裝修、網店運營、網絡客戶服務等全程電子商務服務。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服務活動使得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企業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及相關工作崗位流程和職責,增強了經營管理能力,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
同時,學校積極牽線搭橋,安排學生參與“雙十一”等大型電子商務活動。2016年“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為寶潔(中國)、順豐速運等多家企業提供電商服務,在售前售后服務、倉儲物流等崗位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頂崗實訓。最終學生們為寶潔公司創造了2.2億元的銷售額,位列洗護類產品第一名。通過頂崗實習活動,使學生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和運營環境有了親身的體驗和認識,豐富了他們的網絡創業管理知識、經驗。
參考文獻
[1] 梁春曉.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就業新天地[J].中國就業,2012(2).
[2] 蘇麗琴,陳亞麗.基于網絡創業視角的電子商務學生創業緣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4(12).
[3] 陳子鳳.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陜西教育,2014(6).
[4] 毛文學.高職學生創業精神與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5)
①基金項目:該文為紹興市教育科學2016年規劃課題《基于網絡創業的高職電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SGJ1601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池瑜莉(1983-),女,紹興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移動電子商務、客戶關系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