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祥 朱傳雪
摘 要: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對外交流是我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臺與必要途徑,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深度融入世界的關鍵性舉措。本文以安徽財經大學為研究案例,分析安徽財經大學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提升的限制因素與對策,研究顯示,對外交流項目綜合性門檻較高、外語水平要求高、項目的水平參差不齊、學校宣傳存在不足等因素是限制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提升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增加經費支持、強化碩博研究生層次交流、提升項目交流靈活度、加大宣傳力度等對策。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對外交流 效果提升 途徑探究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b)-177-02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開放與交流將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優秀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將成為未來國際教育的主要選擇,就當前而言,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成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平臺與路徑。雖然高校對外交流項目在我國有比較長的運作時間,積累了一定的對外交流經驗,但是仍存在學生參與度不高、參與學生反饋不滿意比重大等問題,高校對外交流項目亟待提升項目實效來實現自身的有序、穩健、可持續發展。本文以安徽財經大學為分析案例,對該校學生進行了調研分析,探究其在對外交流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實際效果進行了分析,以期在提升對外交流項目實踐效果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且力爭真正為學生構建一個學專業、拓視野、長見識、具有實際意義的對外交流項目體系,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與較強的實際意義。
1 限制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提升的因素分析
針對所研究的問題,我們對安徽財經大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統計數據來分析限制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提升的因素。
1.1 對外交流項目物質性門檻較高,部分優秀生源由于經費問題難以參與
從目前國內高校的對外交流項目建設情況來看,針對對外交流項目參與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缺乏統一標準,部分優質對外交流項目標準合宜,但大部分對外交流項目對學生的專業成績并沒有嚴格要求。相反,大部分的高校對外交流項目都采取的是個人完全自費,少數項目雖有補貼,但對于許多普通學生的家庭來說,仍然是一個較大的經濟負擔,根據本次調研數據統計,46%的同學選擇經費負擔難以承受放棄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其中選擇出現成績優異且經費負擔難以承受的比例高達25%,這說明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許多具有參與對外交流項目意向的優秀學生難以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這無疑會降低對外交流項目參與者的綜合素質水準,最終影響對外交流項目的實際效果。尤其應該值得重視的是,由于對外交流項目的物質性門檻偏高,由此造成了大家都認為有經濟實力是參與項目的核心要素,這不僅降低了對外交流項目的公眾信服力與影響力,而且會使得成績優異的學生直接忽略對外交流項目,從而錯過一些優質項目。
1.2 對外交流項目外語水平要求高,部分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學生溝通難
外語是對外交流項目的必備工具,因此多數對外交流項目對外語水平要求較高,部分對外交流項目還需對參與者實現外語的集中培訓。從目前對外交流項目的實踐來看,許多學生由于外語水平不高,從而造成溝通不暢,最終影響對外交流項目效果的提升。與此同時,在學校宣傳對外交流項目時,許多專業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會由于英語水平的不佳而放棄了解項目內容,調研結果顯示55%的調研者因為語言溝通障礙放棄了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特別要指出來的是,英文作為我國高校普遍開始的外語專業課程,大多只重視寫作,對于視、聽、說的要求并不高,也缺乏專業化的培育,因此“啞巴英語”、“蹩腳英語”成為我國高校大學生普遍面臨的尷尬局面。除此之外,部分對外交流項目是日本、德國、西班牙等國的高校,小語種的溝通能力與水平更是我國高校學生的弱項,從而其對外交流項目的實際效果難以提升。
1.3 對外交流項目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積極性偏低
毫無疑義,高水平的對外交流項目對于學生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但目前高校對外交流項目的水平確實存在參差不齊的現狀,這導致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積極性偏低,從而不利于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的提升。首先,學生期待學校能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水準,具體包括能與名校進行對接、能實實在在的參與一些務實的課程學習與體驗,本次調研中85%的學生希望能與世界名校進行交流學校。其次,學生普遍期待學校能對所交流學校的交流強弱進行合理預判,選擇一些在交流專業領域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學校進行項目合作,提升交流項目的權威性與實用性。總而言之,缺乏對對外交流項目質量的把握會極大的影響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積極性,從而使對外交流項目的實際效果難以提升。
1.4 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工作欠佳,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存在擔憂
從目前高校對外交流項目工作建設的實務來說,各大高校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工作還需進一步優化,具體表現在:第一,對于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學生的學業安排缺乏明確有效的解決辦法,部分學生擔憂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后,會影響自己在本校的學習機會,如雙學位、轉專業、保研等;第二,對外交流項目的宣傳工作缺乏,許多學生對于對外交流項目不了解的原因是由于很少接觸到相關的宣傳資料與宣講活動;第三,學生對于對外交流項目的價值產生質疑,認為對外交流項目是一個很虛的活動,難以學到東西,所獲得的相關證書難以得到社會認可,這就說明學校對于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工作還存在較大缺陷,必須要加強對項目內容的充實,同時還需強化宣傳,讓大家充分了解對外交流項目,提升項目的吸引力與公信力。
2 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的途徑探究
如上所述,當前限制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提升的障礙有經濟負擔、外語溝通、項目內容設計與安排、項目組織與宣傳等因素,因此要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就必須對癥下藥,要抓住問題的核心與重點,以期促進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的顯著提升。
2.1 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層次與水平,在提升綜合成績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經費支持力度
高校對外交流項目的實際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外交流項目本身的層次與水準,由此各大高校應積極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層次與水準,多與學術氛圍較好、教學科研設備佳、社會聲譽優、擁有前沿知識的世界名校進行項目交流合作,既提升了對外交流項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也極大的保障了參與者對于對外交流項目的滿意度,最終將形成一個對外交流項目宣傳的良性循環。在此前提下,建議學校要增加對參與者學校成績的軟約束,要將專業成績與英語水準放在首位,并在此基礎上給予更大的經費支持,以鼓勵品學兼優的高材生參與到對外交流項目中來。特別要提出的是,要對參與項目交流的學生進行嚴格的外語視、聽、說、寫的訓練與考核,對于外語方面存在問題的參與者要堅決等待其達標后才準許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對于一些家庭條件確實困難、但綜合條件非常優秀的學生,應該給予一定的費用豁免權限,這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務實學習的積極性。
2.2 優化對外交流項目的設計與安排,在確保對外項目順利實施的前提下提升項目靈活度
從目前對外交流項目的參與主體來看,主要是本科生參與,而本科生的主流參與者是大三的學生,這其實并非是最優的對外交流項目設計;從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時間長短來看,多為半年至一年,部分對外交流項目為兩年,少數項目為兩年到三年間。在調研過程中,25%的調研者認為對外交流項目的參與時間缺乏靈活度,由此高校應該進一步優化對外交流項目的設計與安排,應該推出靈活的對外交流項目,尤其是在交流時間長短層面,要給予參與學生較大的選擇權,從而給予提升高校學生對于對外交流項目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與此同時,當前安徽財經大學與其他高校一樣,對外交流項目的參與主體是本科生,本文認為應該進一步強化對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對外交流項目設計安排,因為到了研究生層次其交流的深度與廣度都優于本科生,且人生閱歷、語言基礎、經濟實力等各方面都較為成熟,其項目交流的效果能得到較為顯著的提升。
2.3 強化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與宣傳,提高對外交流項目在學生中的綜合影響力
從調研顯示的數據來看,80%的學生對于學校的對外交流項目不了解、不清楚或者不關心,這說明高校在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與宣傳環節存在不足。為進一步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參與度與關注度,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效率,高校應該強化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與宣傳,提高對外交流項目在學生中的綜合影響力,具體包括:第一,圍繞參與對外交流項目這一核心主題,設計相關的海報與宣傳資料,并組織相關的宣講與競賽,增加對外交流項目的宣傳頻次與效率。第二,高校還應進一步加強對出國對外交流的服務支持,如出國手續辦理服務指導、對交流項目所在國的經濟背景、文化風俗進行介紹,引導學生快速適應國外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條件成熟的高校還應該設立國外交流項目培訓班班主任制,要監督學生認真實行踐行對外交流學習計劃,提升交流學校的有效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對外交流是中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平臺與必要途徑,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是我國現代教育體系深度融入世界的關鍵性舉措。當前,高校對外交流項目存在物質性門檻較高、對外交流項目外語水平要求高、對外交流項目的水平參差不齊、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工作欠佳等問題,由此導致部分優秀生源由于經費問題難以參與、部分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學生溝通難、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的積極性偏低、學生參與對外交流項目存在擔憂等現象。基于高校對外交流項目的基本現狀,結合學生的基本需求,本文認為要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的效果,必須提升對外交流項目的層次與水準,在提升綜合成績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優化對外交流項目的設計與安排,在確保對外項目順利實施的前提下提升項目靈活度;強化對外交流項目的組織與宣傳,提高對外交流項目在學生中的綜合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劉雪念,王婧,李鈺,等.高校在校生對外交流流程管理的問題與建議——以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為例[J].網友世界,2012(20).
[2] 黃興.地方高校推進學生國際交流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12(07).
[3] 張妍,青瑋.國際化背景下北京市高職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11(02).
[4] 顏順秋.高校對外交流是與國際接軌的必要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09(07).
①基金項目: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提升高校對外交流項目效果的途徑探究——以安徽財經大學為例》(20161037833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