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華
摘 要:城市在發展,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城市通風廊道的設計工作,這是因為隨著空氣污染、高溫熱浪、特島效應和霧霾現象的加劇,城市的氣候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差,針對這一現象,相關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對這一方面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許多的學者都向著城市通風廊道的方向開展,保證城市通風廊道能夠有效的促進城市空氣的循環,改善城市的空氣。本文就是對城市通風廊道的規劃設計進行相應的分析,為相關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市;通風廊道;規劃設計
我國經濟在快速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環境污染的現象,這些環境污染對于城市的建設有著不良的影響,例如空氣污染、霧霾等。針對這些生態問題,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通風廊道來解決,相關的學者對于城市通風廊道的規劃設計已經進行了研究,這種方法被廣泛的推崇。
1 從區域規劃層面來看
在城市通風廊道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區域規劃,在區域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城市的氣候地形和地貌等因素,主要包括盛行季風條件、自然地形和風環境等因素,例如某城市的地貌屬于合川山谷分布。在區域規劃的過程中,要重視風環境規劃,這是因為通風廊道在應用的過程中,發揮的就是風潛力,使用的是自然通風,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對區域的產業規劃和人口的密度進行科學的規劃,例如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的通風廊道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的控制其密度,還要增加綠地的面積,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充分的保證自然通風潛力被充分的應用,最大限度的發揮通風廊道的作用,保證城市有著良好的通風,在熱舒適度上滿足人們的基本要求,從而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有著一些有著潛在空氣污染的企業,這些企業在進行用地規劃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季風、地形和地勢,但是城市的建筑會影響到通風廊道的建設,這樣是不利于凈化城市的空氣的,因此在城市區域規劃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建筑的影響。
2 從城市規劃層面上來看
城市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在區域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必須要對城市可利用的風環流系統進行評估,尤其是已經建立的城市區域,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建筑物自身的容積率和建筑密度進行全面的分析,除此之外,還要將城市的地形與地貌充分的考慮其中,尤其是城市建筑所形成的一種潛在的通風廊道,這樣就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充分的發揮著城市的自然通風潛力,并且將這些通風潛力最大限度的引入到整個城市的縱深。如果是新建區域,那么在最初的設計階段就要將城市通風廊道的規劃設計考慮其中。這樣在早期進行規劃,有利于使得各項措施都能夠實行,這是因為城市規劃的時間較長,盡管整個過程是動態的,但是由于其環節的復雜性,后期的修改是極為困難的,而且新區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城市通風廊道的規劃設計在早期就能夠進行建設,使得城市的廣場、綠地系統、水系統、水體和通風道系統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城市呼吸系統,這一層是呼吸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是高效的,能夠不斷地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保證其熱舒適度。
3 從街區規劃上來看
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對于整個城市的風環境有著一定的了解,在這一基礎上,對于街區規劃必須要進行科學的控制,尤其是建筑物的形態,這對于風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風潛力的發揮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建筑物的高度、朝向和街道的寬度。在城市的規劃中,對于整個城市建筑的容積率和密度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其建筑的形態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的,建筑形態對于風環境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街區規劃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現有或者是潛在的風道區域,對風環境較為敏感的區域也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在這樣的情況系,就能夠將建筑物的具體形態控制好,例如建筑底層裙房的基本形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夠將部分區域的微環境改善,保證局部地區的風循環系統能夠正常的進行。
4 從大型建設開發項目的層面來看
大型建設開發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對于城市的規劃有著重要的影響,從相關的專家研究可以得出,利用風洞試驗進行數值模擬,這樣就能夠對周圍風環境進行科學的評估,在評估的過程只能夠,對于設計方案的選擇也要按照具體的分析結果來進行,而且方案在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將一些大型的建筑物考慮其中,避免對于周邊的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
某城市在城市通風廊道規劃的過程中,利用風洞試驗。現場實測、電腦風場模擬和市民的是適度問卷調查等對于相關的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還建立了氣候數據評估平臺,這一平臺能夠為通風廊道的建設提供桁架科學的氣候數據,對于一些氣候比較敏感的區域進行詳細的分析,為改善城市的空氣環境提供具體的依據。因此,僅依賴一個城市風玫瑰圖示遠遠無法滿足規劃的需要。所以研究人員首先總結了某城市風環流系統的類型包括季候風、局地海陸風、河川的峽谷風及山谷風;其次,根據各風環流系統的空間分布狀況以及香港特有的高密度城市形態在舊城區劃分出9個市區風環流區。該研究結果指出針對高密度城市可開展的氣候規劃與風道設計策略應考慮以下6個方面:增加綠化空間、減少地面覆蓋率、加強與開敞地區的連接(即通風廊道的設置)、控制建筑體積和高度以及增加建筑的透風度。
5 結論
近幾年霧霾及其他城市氣候環境問題頻發,這往往是由于快速城市化發展忽視對城市氣候與環境的評估,欠缺氣候空間規劃策略,因此我們既需要開展針對已建成區氣候問題的補救措施,也需要認真開展針對新城鎮發展區的空間氣候規劃與設計策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香港中文大學.都市氣候圖及風環境評估標準——可行性研究(最終報告)[R].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2013.
[2]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信息中心.武漢市城市風道規劃管理研究(最終報告)[R].武漢:武漢國土資源和規劃局,2013.
(作者單位:大慶市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