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愛民
摘 要:語文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華所在,小學語文在整個國民基礎教學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創新理念和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更好的傳承中華民族的語言和文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創新思維;創新人才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國際間日記激烈的競爭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競爭,我們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培養創新人才。《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這為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不能再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特別是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語文,更不能簡單的當做一門考試學科。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選擇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一、創新思維,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小學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是學生一生的啟蒙者,在學生學習和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是課堂教學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決定著教學活動的目標、方向、內容、進度和最終的質量,小學生的思想和意識都還很不成熟,所以老師思維的活躍程度、知識的儲備量、教學水平的質量,直接決定著整個教學的最終效果。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創新思維,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陰影,擺脫書本的束縛,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將語文語文與我們的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真實的生活。在教學設計上,首先要有明確的學期、課節教學目標;其次要根據學期的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握好教學進度;第三要創新教學內容,跳出課本,圍繞大綱豐富教學內容;最后創新教學方法,“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思維。
二、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有疑”,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獲得創新能力的基礎,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應該發揚大膽質疑的精神,這是一切發現和創新的奠基石,老師只有不斷質疑,才能夠發現目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學生只有不斷質疑,才能夠不迷信權威,發現學習中的問題,開動腦筋,不斷創新思維,提高運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提出問題、分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老師要有問題教學的觀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問習慣,并交給他們正確的設疑、解疑方法。例如在《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中,老師要為學生設疑“不同重量的兩個鐵球能同時落地嗎?請給出理由”,學生需要明白問題的意思,然后進行思考,甚至動手實踐,有的會考慮時間、有的會想到結合,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三、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沒有任何的束縛,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創造想象的奇跡。這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為學生創造力的發揮提供科學可行的條件,將他們的想象力轉變為一種創新思維。比如我們在學習生字的時候,一個“男”字,可以讓學生圍繞它進行想象,有的會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有的會從字的構成上來想,將它分解為“田”加“力”;有的農村學生就會想到自己身邊男人從事體力活動的實際情況,然后在結合“男”字的構成。可見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觀察視角,老師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知識水平對其加以適當的引導,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開發聯想思維。
四、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老師的教學設計、教案開發、教學方式和方法都應該圍繞學生這一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小學生還處于各方面發展的初期,思想意識還不成熟,也缺乏主體意識,對自身的價值和能力以及權益都缺乏認識,以致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一直是被教育、被管束、被引導、被決定的地位,小學生在學習方面完全聽從老師的教育和安排,而廣大的老師也并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比如在上《雪地里的小畫家》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各種動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的形狀,然后可以用繪畫、動作的多種形式來進行現場表達,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朗誦,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教育是我國教育的根本,是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徑,它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文字無時無刻都在運用,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跳出課本的束縛,讓語文教學滲入到我們實際生活之中。我們國家的漢子是象形字,都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抽象形式,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我們在學習漢字“人”的時候,老師可以將它的演變字體都寫下來,讓學生深刻的記住這個字的來歷,加深掌握的程度,而“人”開始承擔使命時,肩上會多一個擔子,那就是“大”了,代表成長了,而三“人”成“眾”,通過這樣的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充分利用自己的創新思維,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將我們的生活、歷史、文化和我們的語文學習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總之,時代的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呼喚著創新人才,小學語文教學要具有創新思維,改變教學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科優勢,在教學活動中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語文課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和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麗.試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6,(31):174-175.
[2]羅文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路徑思考[J].學周刊,2016,(08):171.
[3]郭冰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6):165.
[4]李平怡.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學周刊,2012,(35):24.
[5]胡艷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2,(26):86.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雙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