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琳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不斷深入,優質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在其專業的建設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就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培養提出了新挑戰。由于現有的普通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課程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逐漸轉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普通英語相并軌的理論依據。文章主要針對專門用途英語理論下的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理論;高職;中外合作辦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13-0174-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cooperative program in recent years, the English teaching modes with high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jor construction. This is also a new challenge for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cooperative program. As the teaching mode on 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xists some weakness, the combination theory of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nd EGP for English teaching mode in cooperative program will come into being.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udy on English teaching mode for cooperative program in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from ESP perspective.
Keywords: ESP theory;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ino-foreign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引言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發展的不斷加快,英語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在其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每一個行業都需要英語應用型的人才。而高職學生是每一個行業上的技術性的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職學生應該努力的適應時代的變化,所以英語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變得非常重要。中外合作辦學對于高職學生英語的總體規劃就是需要將高職學生培養成在特定的環境下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的能力,而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在其培養目的實現的過程中是一種關鍵的英語培養模式,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完全符合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總體規劃要求。通過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使用能夠有效的培養高職學生對英語的應用技能,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很好的體現了英語教學在特定環境中的應用。能夠使得高職英語的教學與專業的應用得到一個更加緊密的聯系,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相關的企業對于高職學生的英語技能的要求。
現階段,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得到了廣大教育學家的認可,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專門用途英語理論是一種非常專業并且能夠實際應用于實踐的教學模式的依據,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中,對于教學對高職學生認知能力以及實踐未來工作環境是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的,也能夠幫助高職英語教學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來說是一次創新,專門用途英語理論主要是以教材為依據來把語言教學以及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機的集合,實際的教學核心就是使高職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的英語技能進行有效的教授,專門用途英語理論是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正確之路。
一、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經是高校中靚麗風景線,很多學生通過這種橋梁,在國內接受了國外類似的教學。很多合作辦學已經能做到大多數課程全英授課,或是雙語授課。英語已經是合作項目中的教學基礎技術語言。這個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在我國英語教學與研究體系中,普通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直是兩大主流。很多學者,教師都在此領域深耕,希望為我國英語教學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確實很有意義。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外合作項目的英文課程教學并不在這范圍之列。在合作項目中,一方面,純語言出身的教師主力放在基礎英語教學,深受結構主義,社會學等影響,不太注重專門用途英語(ESP),另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師英文授課專業課程,比較注重專業領域的教學,往往也忽視了英語在專業課程學習影響。然而,學生卻是實實在在的深受影響,并在項目中發展,教師采用怎樣合適的英語教學模式,是會對一批現有項目學生及未來參與的學生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隨著各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很多復合型的教師人才出現,在ESP理論指導下,教師可以更加明確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基礎課程的教師能有的放矢在課程模式,內容,評估方式上進行創新;專業課程教師不放棄語言特征,對英語專業課程教學加入語言因素。基于中外合作項目的發展趨勢,現有的教師人力資源,在此領域的研究將會對國內高校現有的國際合作項目語言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
眾所周知,高職學生在招生時的門檻相對是比較低的,而高職院校選擇中外合作辦學的目的千差萬別,高職學生普遍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一般較弱,存在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在對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我國學生自幼學習英語的模式都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講授為主,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汲取一般都非常的被動,而實際學習到的知識多以語法以及詞匯為主,而在特定的環境中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是非常弱的。而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設置中存在很大一部分課程主要是由外方來進行教學的,一般其學習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師都是由外方學校所提供的,實際的評價模式以及標準也是根據外方學校來進行的,以這樣的形式來對高職學生進行教育的方式,就使得對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存在很大一部分高職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非常吃力,其實際的學習效率與效果是非常差的。由于對于外方所提供的教材以及教師的接受能夠非常的差,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這種現象的存在會使得高職學生逐漸的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口語以及聽力方面普遍的基礎比較差,實際在講授的過程中對于外教的教學內容很難理解,使得實際的課堂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高職學生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由一開始的好奇再到懶惰等情況的出現,就會使得高職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夠遠遠達不到相關企業的要求,沒有辦法走出國門,實現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二)英語教師隊伍的現狀
英語教師隊伍的優良與否也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高職院校進行英語教學的教師基本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在合作項目的專業背景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英語的教師的職業技能的實際水平也并不高,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缺乏專業的技能以及實踐的經歷,并不能實現向高職學生教授具有實用性的專業技能,而在進行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其優質的相關資源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吸收以及應用。又因為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大部分并沒有國外留學的經歷,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難講英語國家的文化精髓講授給高職學生。在實際的教授過程中我國英語教師的教學模式很多都是滿堂灌的形式來進行,與國外的教學理念是相背離的,這樣對于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創造性的發揮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礙作用。最重要的是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中方與外方的教師在授課的模式上并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這樣就會導致在上課的過程中很難實現相輔相成以及比較統一的教學體系。
三、ESP理論的介紹
(一)ESP理論
ESP理論叫作專門用途英語理論或者是特殊用途英語。其實質的意思就是指一種比較特定的職業或者是與專業相關的英語,就是根據學習者的實際學習目標以及特定的就業方向來對課程進行設計。其實際的目標就是使得學生形成在專業的領域內實現英語的應用能力和在一定的環境下使用英語來對工作進行處理的交際能力。ESP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應用能夠形成一種目標非常清晰、針對性比較強以及對于實用性進行足夠重視的教學體系。形成的這種教學體系的基礎是技能,并且與專業知識的聯系使非常密切的,一般的英語教學模式基本為學生為中心,并且以語言為主要的媒介或者工具來學習并且運用。ESP理論的主要特征就是教學分析,由于這項特征的存在使其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區別,ESP理論在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會對高職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析,詳細對高職學生的基本水平以及實際的英語能力進行分析,已經不僅僅局限與對語言的基礎知識進行強調。ESP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會按照高職學生的英語的基礎水平來對實際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并且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及評價方式。
(二)ESP的教學法
ESP教學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ESP教學法的每一個環節都會被語言學的理論所影響。ESP教學法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經歷了三種階段,這三個階段的都跟語言學的理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最終形成了三類教學方法。
1. 句型操練法(Sentence Pattern Drill)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一般收到結構語言學理論以及行為主義理論的影響所形成的。行為主義學者認為整個語言的學習過程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包括刺激、反應、模仿以及聯系。根據句型操作法的實質,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提供大量的句型練習。這樣的做法能夠使得高職學生對比較常用的句型結構進行全面地掌握,但是這類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句型操作法不能將ESP教學法的本質進行有效的區分。
2. 交際法是建立在社會語言學以及功能語法的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喬姆斯基認為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語言行為,更重要的是對母語語言能力的認識。而社會語言學認為語言是一種工具,用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高職學生應該根據各種特定的環境來實現有效的溝通,其實際的表達法才是最重要。這類教學方式的實質已經偏向于達到學生對實際語言的要求了。對于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進,要做到對聽說以及閱讀之間的界限進行打破,使得實際的教學目標與現實的聯系更加的緊。
3.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主流教學方法。這個方法主要是由Hutchinson和Waters認為以學習為中心的思想指導,對ESP教學法的目標以及學習需要進行足夠的重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主流教學法語言的基本能力以及學習策略得到足夠的重視。語言的表層結構已經不是學習中學習的重點了,更加重要是語言的實際使用過程的到一定關注。
近年來,隨著ESP教學法的發展,學術英語課程也相繼出現,學術英語課程的核心內容就是專業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ESP教學法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實際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語言的學習者也希望自己所學的英語能夠滿足未來工作對英語的要求,進而能夠更好的適應工作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展,ESP教學法也會緊跟時代的步伐,達到相關企業對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實現有效的教學模式的設計,這樣的目標就需要進一步的對ESP教學法進行研究。
四、ESP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將ESP理論應用于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中,對于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說是一項非常大的改革,其實際的給個內容涉及思想理念、組織領導、業務的創新以及理論的研究等各方面。具體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來進行。
1. 根據ESP理論的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高職學生的需求分析倆進行英語教學內容的設定,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高職中外合作辦學專門用途英語與基礎英語相結合,在第一學期進行專門用途英語以及基礎英語雙軌化的教學模式,為高職學生的在特定的環境中能夠運用英語的能力打下基礎,第二三學期就需要在外方的英語教學模式下來進行英語授課的專業教學。以這樣雙師型的教師教學,并且配置外方的教材,并且制定比較完善以及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使得該模式能夠實現教學的目標。
2. ESP理論應用于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中的具體做法一般是以專門用途英語為主要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內容,輔助于基礎英語,中外合作辦學的高職英語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高職能的技術型應用人才,而ESP理論在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應用能夠促進此目標的實現,通過一定的改革就會強調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專門用途英語,對于英語教學的專業性起到了足夠的重視作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辦學模式就是第一學期主要對基本的詞匯以及語法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與提高,第二三學期的重點基本就放在專門用途英語上,ESP理論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核心觀念就是為學生為主,一般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因材施教,使得高職學生能夠通過新型的英語教學模式得到真正的專業技能。使其最大程度上將未來工作的專業知識與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增加高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3. 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外方所提供的,教學的核心之一就是為就業為導向的EPS教材,在高職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ESP理論教學的重要理念就是把相關的專業知識與語言進行緊密的聯系,比較適合于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高職學生的學習。ESP教材的實際內容主要與高職學生的未來的工作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應該能夠滿足專業技能的運用。教學的內容以及實際的難度的設置應該適合高職學生的基礎,英語教學的課程安排以及技能的實踐需要對ESP教學的真實性以及科學合理性進行有效的突出。一方面,ESP教材內容的設置應該難度適中,其設置的主要原則就是需要適應高職學生的基本水平,以此為基礎還要盡可能的展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另一反面,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教材需要強調ESP相關的特定的情景環境,對培養的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突出真實性的原則,實際的ESP教學內容需要按照課程的分析數據為基本來進行。
4. 雙師型的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師,在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其教師一般采用外方配備的教師,但是培養雙師型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也是非常重要的,ESP教師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雙師型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基本在基礎知識以及專業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ESP教學需要打破高職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師傳統的角色,在具有英語基本技能的同時,還需要符合職業化的教育特征,在專業知識方面也需要有一定廣度與深度的認知。由于現階段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學對于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掌握并不是很理想,培養雙師型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師就變的非常的必要。由于現階段的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英語教師缺乏一定的工作經歷,就使得其在課堂上講授的專業技能非常的有限。而ESP教材的設置方向就要求高職教師能夠對專業的前沿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不斷的將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高職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需要對英語教師進行一定的培訓,并且有效的充實ESP教學的隊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職學生就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其實際的就業形勢變得非常的嚴峻,高職學生想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占有一定的優勢,并實現可持續分發展,高職院校在高職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就需要本著講求實用、注重實用的基本理念來進行。專門用途英語理論能夠滿足高職學生以就業為導向的目的,一方面能夠增加高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能夠對學生的英語的實用能力進行提高。使得高職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學習特定環境下的英語,變成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ESP理論不僅僅能夠為高職教育在培養實用性人才上錦上添花,還能夠有效的推動高職教學向著更加深遠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莉.在ESP理論下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內容優化的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8):62.
[2]羅衛華,佟大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法與研究方法——以海事英語為例[J].外語界,2009(1):86-89.
[3]馬爍.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論的高職英語教學對策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0(4):10-12.
[4]馬昕穎,王麗萍.ESP理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4(7):77.
[5]汪洋.ESP理論視角下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23-224.
[6]吳燕.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6(9):217.
[7]王黎生.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J].外語教學,2010,31(4):57-60.
[8]朱靜,宗佳敏.基于ESP理論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實踐研究——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6(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