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平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入,更加重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培養,是提高綜合素質水平的體現。必須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制定有效的措施來改善教學效果。文章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再提出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的具體策略,在學習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可以發掘出每個人的潛力,促進德智體美的發展,推動體育教學的進步,這是高職院校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個性培養
現代的體育教育理念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逐漸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傳統的教學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方法,根本沒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需要進行改革創新,要激發出學習興趣,內心會充滿強大的動力從而推動個性的發展。高職院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對于提高全民的綜合素質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模式落后
雖然教育制度在不斷地改革,但是高職教育仍然遵循著以前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體育教學過多的注重理論的傳授,嚴重忽視了能力的培養,由于這門課程的特殊性,需要在活動中才能掌握相關的技巧,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實際能力。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將體育看作是一門主課,思想意識上沒有引起重視,所以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少,沒有按照規定的流程走,只是簡單的機械化操作。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教學效果并沒有較大的改善,長時間的停滯在固定的水平。
(二)教學方法單一
體育教學側重于運動,在戶外的活動中才能提升自己,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采用灌輸式的方法,導致課堂氛圍乏味枯燥,調動不起學習的積極性。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所以很難了解到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教學方法往往不符合實際情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沒有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極大的壓抑了個性的發展,一刀切的方式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身心得不到真正的鍛煉,慢慢的就會喪失了對于體育的興趣,認為這門課程沒有樂趣,單一的方法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個性化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不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和高中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做了一些簡單的改變,沒有實現深度的突破,意識不到體育的真正作用。學生覺得體育內容是非常簡單的,腦海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如果學不到新知識就會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嚴重的還會對體育產生厭惡的情緒。學習只局限在教材方面,沒有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生的認識范圍非常的狹隘,在課堂上不會有良好的表現。課堂上一般都采用統一的項目,很多學生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運動,無法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表面看上去是在參與鍛煉,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效果,這是因為教學內容匱乏決定的。
(四)課程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職院校對體育課并沒有非常重視,在課程安排上非常少,但是教學的內容卻非常多,這樣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充分的吸收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就更加談不上了。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才會有成效,長時間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如果沒有深入的學習,只是簡單的走一遍形式,這樣根本達不到教學的目標。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課成績,有時候就會占據體育課的時間,甚至取消具體的活動,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體育是為了讓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是為了釋放平時學業的壓力,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這樣才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進去,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五)素質教育和個性培養相互矛盾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有的學校在素質教育和個性培養方面只注重單一的方面,沒有實現協調平衡發展。沒有意識到個性化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符合目前情況的需要,通過相輔相成可以達到最終的目標。很多教師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更加輕松,在教學的時候一般會選擇素質教育或者個性化發展,沒有意識到二者的內在聯系。甚至認為無法同時進行,存在著相互矛盾的情況,無形之中給教學增加了難度,沒有處理好協調的關系。由于體育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當然這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才能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措施
(一)創新教學方法
應該發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同時也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差異化教學方法是針對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實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適用于不同基礎情況和學習能力。例如男生就比較偏愛籃球、足球等項目,女生喜歡乒乓球、排球等,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內心就會充滿動力和熱情,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去,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要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運動中感受到快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身心得到真正的鍛煉。教學方法要不斷的優化創新,更好的為學生服務,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水平。
(二)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的體育項目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很容易讓他們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所以應該更新教學內容,學生可以從中學到更多新的知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于事物的認識更加深刻,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見,不再滿足于教師的統一安排,而是根據興趣愛好去選擇合適的項目。除了設置的基本項目之外,要積極的引進新的運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加大鍛煉的力度,逐漸就會對新的運動產生熱愛之情。在教材的基礎上可以進行適當的拓展,學習到更多的理論,深刻的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鍛
煉習慣。
(三)優化課程結構
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現有的課程結構做出適當的調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一周可以增加一、兩節體育課,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在操場上盡情的揮灑汗水來放松自己,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出創造性的思維,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要合理的安排理論傳授的實踐的時間,要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及時的消化掉所學的內容,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要處理好學習和鍛煉的時間,不能讓體育鍛煉占據了過多的時間,學生內心會形成一種玩的心理,長此以往會出現上癮的心理,所以要注意把握住尺度,達到最優化的狀態。
(四)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動作可以手把手的教學,在接觸的過程中就會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對于體育學習感到更加親切。良好的環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每個人身處其中都會受到積極的影響,更加自覺的投入到鍛煉中去,在相互幫助中實現共同進步。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要營造出民主和諧的氛圍,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是良師益友的關系,改變了傳統課堂的嚴肅性,在輕松的狀態下學習知識更加的輕松,極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挖掘出每個人的潛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創新優化,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起個性化的培養模式。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為我國的體育事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靜.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中外交流,2017(20):91.
[2]王靜.淺談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91.
[3]崔瑩.淺談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1):303.
[4]崔瑩.淺談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S1):303.
(作者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