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林
摘要:太極拳是有著悠久歷史的一種符合生理和體育原理的運動形式,通過對人的生命的規律和整體觀念的研究,達到身心健全,發揮潛力最大值的目的。練習太極拳可以對高校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教育起到積極地作用。本文針對太極拳在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中的現狀和應用方式,從而得出了太極拳的獨特作用。
關鍵詞:太極拳教學;體育健康教育;作用
近些年來,高校的體育與健康教育變得重要,在體育與健康的教育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從單純的傳授技術到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轉變。太極拳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作用,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產生影響。
一、高效體育教學中太極拳教學的現狀和應用方式
(一)太極拳教學的現狀
自太極拳教學在高校的體育和健康教育中進行應用以來,一直得到學生的喜愛,許多學校都設置有太極拳社并且將太極拳作為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根據統計,大約高校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學生都對太極拳有不同程度的喜愛。
太極拳教學主要是采用二十四式和三十八式的陳氏太極拳為主要教學內容,并通過身體素質訓練和教師示范領做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學生則是通過大量的重復練習進行學習。但從教學質量來看,一味的動作重復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提高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同時,學生的學習目的主要是完成教學考察,并沒有將太極拳教學作為一項長久的鍛煉方式的觀念。
(二)應用方式
太極拳對陶冶情操和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有著積極地影響,為此高校在進行太極拳教學式主要利用以下的幾點措施。
首先,高校對太極拳加強了宣傳,使學生意識到太極拳并不是老年人的運動,認識到太極拳的健身原理和優勢。借助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如高校的太極拳社會在新生入學時進行納新等活動。然后,學校也會組織太極拳比賽,既達到了增強了太極拳的競技樂趣和影響力的目的,也豐富了高校學生的課余生活。最后,學校為了保證對太極拳教學的專業性,組織教師認真研究動作,統一標準,達到對太極拳教學的要求[1]。
二、太極拳教學的獨特作用
(一)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作用
太極拳對身體有著多方面的作用,如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等功能,可以對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形成有益的影響。
在練習太極拳時,要調動全身的肌肉群和關節,還要配合均勻的呼吸,并且在練習時要保持心境平穩,這就對神經系統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可以對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壓力進行緩解,在思想意識上修復緊張和疲勞,也為其他的系統和身體機能打下了基礎。
之所以能夠產生這些效果,可以從太極拳的動作來分析原因。第一太極拳的動作融合緩慢,要求呼吸和動作配合,用意念帶動身體動作的呈現達到整體的放松。第二,太極拳的動作講究平衡,通過左右平衡的配合使得人的左右經絡得到平衡的鍛煉。因為,太極拳的獨特動作方式,對恢復體力有著重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睡眠質量。而且運動過程中,要求有意識的進行呼吸和動作相合,可以使呼吸順暢、增加呼吸作用,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和增加肺活量,為心肌的健康提供保障。
太極拳是在慢中而動,在學習時要做到心靜,身體的各個部位要保持一定的弧度,使得各個部位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這種動作有利于氣血的運行通暢,防止產生局部組織的缺氧性損傷。并且學習太極拳還有利于骨骼的生長,如在練習“含胸松腰拔背”這一動作時,就要調動腰部的關節和肌肉進行活動,對脊柱也有良好作用。同時太極拳的攻擊技術也是獨特的,對學生的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會得到充分的鍛煉。例如,在進行推手這一動作時,就可以對力量、速度和反應等身體素質進行鍛煉。
由于當今的學生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學習或上網的狀態消耗體力和精力,也缺乏鍛煉意識,雖然有體育課的開設,但并不能解決問題。但開設太極拳教學可以解決場地、操作困難等問題,又因太極拳的動作并不復雜鍛煉的時間也很短,增加了學生鍛煉的可能性,更好的提高身體素質。
(二)對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
高校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更是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的過程,太極拳對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用更是突出。太極拳的形成就和中國文化密切相關,蘊含著剛柔并濟和內外兼修的精神。在對太極拳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就是加深自我精神培養和心行的修煉過程,對學生的意識產生影響。大量的醫學報告表明,太極拳的健身效果明顯,是一項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太極拳的獨特技術要求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是通過心理過程引起身體變化,用精神修養達到身體鍛煉[2]。
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每一次出拳都是在對身體的氣息和各種機能進行鍛煉,可以使學生保持心態和緩,調息養神,從而使神經系統受自我意識的控制力提高,減少外界因素對學生心態的影響。
當今社會,對高校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習壓力和生活的快節奏都容易導致學生焦慮抑郁現象的產生并且身體也處于亞健康狀態。而太極拳在練拳過程中首先就要做到精神放松和集中,對調節學生的心態和維持心理平衡的作用很大。通過太極拳教學可以在健身的同時鍛煉意志,由于學校會在期末對學生進行考試,所以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進行訓練,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控力完善人格、形成沉穩的性格,還能增加與人的接觸,消除來自于競爭的急躁感。
三、結語
高校引進太極拳教學對體育和健康教育產生了獨特的作用,既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改善身體亞健康狀態,也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觀念,為社會提供綜合能力強的新型人才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孟帥.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04):103+105.
[2]王東旭,臺盼盼.自主學習模式在普通高校武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以塔里木大學24式太極拳教學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3):84-85+87.
(作者單位:山西省朔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