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崗
摘要:高職體育教學需要融入職業特色,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當代畢業生壓力大,在就業過程中會面臨很大的就業壓力,而且長期從事一種工作就會產生職業病。為了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就必須要推動體育教學改革,使學生的素質可以符合職業需求。
關鍵詞:高職體育;職業特點;融合;教改
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不同于普通學校,其教學應該具備相應的職業特征。因為高職學校的許多專業都是以職業為導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凸顯出鮮明的職業特點,所以高職體育教學要符合專業的需求,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要彰顯出相應的職業特色,使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強大的抗壓、適應能力,在未來的本職工作中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
一、高職體育與職業特點融合的必要性
高職學校培養人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其專業的設置也會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或者增加,或者靈活進行調整。進入高職學校學習的學生,要學習許多專業知識,不斷進行實踐,這就對學生的各項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高職畢業生大多從事一線工作,壓力較大,任務繁重,如果沒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則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高職體育教學要結合職業特點,使學生能夠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態,在具備專業技能的前提下,以充足的信心面對工作。當前體育教學需要改革,使學生做到身體力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恰當的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充分發揮勞動技能,從容應對各項工作。由此可見,將體育教學與職業特點相融合很有必要。
二、高職體育與職業特點融合的原則
(一)適應未來工作
高職體育教學需要結合專業的特殊性,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就業中盡快適應就業環境,具備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這就需要體育教學根據未來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設置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和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盡快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充分運用自身知識和技能開展工作。
(二)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高職體育教學要有針對性,這是由于專業的設置和未來的工作所決定的;教學還要結合實際開展教育,使學生能夠得到充分鍛煉的同時,適應不同工種的工作,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專業性。體育教學要教會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環境下進行鍛煉,比如,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可以鍛煉太極拳;在一線生產車間工作的學生可以通過俯臥撐鍛煉身體。通過這些實用的鍛煉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三)預防為主
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工作強度大、任務重,長期處于一種狀態之下而產生職業病。高職體育教學要針對不同的職業病采取預防為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通過定期鍛煉身體,對職業病做到有效預防。
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與職業特點融合的教學改革途徑
(一)突出發展職業體能素質,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職業特點,有針對性突出學生職業體能素質的培養,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體育健身理念,養成終身健身的理念,有效預防各種職業病,提高對社會和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為了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能素質,體育教學要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使其與學生的專業相符,有密切的關聯。開發專業的運動技能,使其能夠與學生專業相適應,結合學生未來工作崗位要求的身體素質,對學生開展針對性訓練,就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比如,從事建筑高空作業的人,可以安排進行平衡木、攀巖等練習;從事電工等工作的人,可以安排進行倒立等能夠鍛煉上肢力量的體育項目。
(二)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
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校需要培養出大量專業素質過硬、具有強大職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因此,高職體育教學的觀念要不斷更新,根據學生的職業特點和專業進行體育訓練,使學生能夠了解到體育的重要性,從而配合教師開展訓練,將對于體育的學習熱情轉化為能力,使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引導,為學生打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求開展鍛煉,對預防職業病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用,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體育教師在高職體育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要重視體育教學,不斷鉆研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成才,從而更好地在本職工作中做出成績。體育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這樣就可以使高職體育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體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若要實現培養人才的目的,就必須要進行改革,而且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針對性較強,通過體育教學可以輔助高職教育,使學生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心理素質,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專業優勢,使學生的職業價值得到有效體現。此外,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也融入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使高職學校得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侯海燕.高職體育教學的生命化探析[J].體育科技,2017(04):154-155.
[2]周務農,張良.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構建探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01):67-71.
[3]黃偉清.高職體育“職業性”改革:一個需要重新審視的問題[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04):135-137+140.
(作者單位:天津海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