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摘要:本文對我國體育產業門類演進各個階段進行劃分,主要分為事業化發展、產業萌芽與產業成長三個主要階段,并對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啟示進行簡要的論述,以期對我國體育產業及其他產業發展有所借鑒作用。
關鍵詞:體育產業;門類演進;階段劃分;啟示
體育產業對于多數發達國家而言,其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支撐產業,而我國體育產業得到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在我國政府出臺相關的指導規劃文件之后,人們對于體育產業擁有非常高的熱情,將體育產業作為經濟全新的增長點。因此,對我國體育產業進行演進過程分析,對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擁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體育產業門類主要演進進程
(一)事業化的發展階段
該階段主要時間點為1949年~1977年間。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始終將體育與教育、衛生看作是社會福利的重要組成,推動體育的發展主要政府擺脫以前遺留下的問題。通過各級組織的不斷推動,我國體育制度也不斷得到完善。1949年我國政協會議將提倡國民體育納入到《共同綱領》之中,進而使我國從法律層面強調體育具有重要的作用[1]。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具有的顯著特點便是舉國體育,并且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財力與物力等均由政府財政進行撥款。
(二)產業化萌芽階段
該階段主要時間點為1978年~1996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我國體育事業逐漸從國際層面向社會層面轉變,同時將體育具有的政治功能逐漸向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同等重要的方向轉變[2]。發生轉變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如下幾點,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體育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時代機遇;其次,對于體育事業發展,我國財政支持已經無法滿足體育活動實現多樣化發展的需求;最后,隨著國際間的不斷交流,發達國家對我國體育事業帶來一定的推動作用[3]。這一階段我國體育進行產業發展過程中,依舊是將制度推動作為主要動力,市場拉動并未顯現出顯著的效果,而體育企業多數使中小企業,不具備足夠的體育產業方面的技術研發,但相比與前一階段已經出現較為顯著的變化。
(三)產業成長階段
該階段是從1997年至今,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①1998年,中體產業正式成功上市,對我國體育發展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紀念意義,隨后我國多家上市企業逐漸向體育產業發展。②體育產業間的關聯度提高,通過政策激勵與市場拉動下,我國體育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逐步實現體育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③產出規模快速增加,在2006年到2008年間,我國體育和相關產業的經濟增速顯著高于同期我國GDP增速[4]。同時體育服務也具有顯著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也不斷得到完善。
二、我國體育產業門類演進的啟示
(一)體育產業發展的啟示
首先,市場經濟體制存在不健全,對此必須要將政府和市場間的關系進行良好的處理,使市場能夠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具有的決定性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要將政府的引導作用得以發揮[5]。根據我國國情建立以市場為主導,政府參與的全新的市場體制,推動我國體育產業實現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其次,對我國體育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進行合理明確,對區域發展戰略進行相應的調整,推動體育產業能夠全面發展。同時根據社會經濟具體發展情況,對體育健身娛樂方面的市場進行有計劃的擴展,不斷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進行優化,并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鼓勵并支持我國體育產品與服務實現創新發展[6]。
(二)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措施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體育人才方面的培養,鼓勵高校開設體育專業與學科,通過對高素質人才的大力培養,為體育產業今后的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撐[7]。政府也要對地區體育產業不斷發展有所鼓勵,格局當地資源與經濟情況的不同,制定符合當地發展的經濟策略,實現對當地體育市場的有效擴寬,推動我國區域體育產業實現快速發展[8]。此外,要對現有體育場地進行充分的利用,同時加大相應的投資力度。增加體育場地與設施的建設,不斷滿足我國人民的體育需求。
三、結論
體育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體育產業尚處于發展階段,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并沒有完全體現出來。要想保證體育產業的健康快速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做好不斷的引導,使體育產業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得到更好的發展。隨著我國政府與社會各界對體育產業的重視,經過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其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劉震,韋雪梅.我國體育社會組織的內涵、演進與發展[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7,31(06):42-48.
[2]姜同仁,夏茂森.新常態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與趨勢預測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05):47-55.
[3]楊榕斌.澳大利亞的體育產業政策對我國的啟示[J].內江科技,2014,35(10):104-105.
[4]周愛光,杜高山.新常態視野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研究[J].體育學刊,2016,23 (06):7-13.
[5]任重,接云峰.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研究:理論、動因與優勢[J].生產力研究,2012,20(8):195-197.
[6]盧成.歐美國家高度體育產業化和體育法的發展對我國體育法研究的啟示[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7):147-148.
[7]姜同仁,劉娜.德國體育產業發展方式解析與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32(02):129-134.
[8]付群,肖淑紅,王萍萍,等.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及特點研究——以北京市體育產業發展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03):73-80.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