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婧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完善,人們的生活質量較以往得到了明顯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我國帶入了信息時代。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的主要表現,在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而隨著互聯網逐漸普及,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各種網上資金交付、貨物支付以及各種中介服務隨之產生,各種詐騙行為也紛至沓來。對此,我國在互聯網金融中如何保障人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已成為互聯網在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就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存在的挑戰,以及如何完善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對相關部門解決互聯網發展問題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 法律監管 問題探討
中圖分類號:F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044-02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高,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更為迅速,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影響因素,這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以及產品市場日趨成熟,促進了人們金融觀念、消費觀念的轉變,互聯網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很快成為了人們金融投資理財的寵兒,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的推動力,各類投資理財機構也很快發展起來,由于互聯網與金融業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界限難以區分,又被人們叫做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否認,但是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難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會造成投資人的損失,影響投資理財機構的信譽。因此,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有效作用已經成為目前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問題,直接作用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本文就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以及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所要面臨的法律監管問題以及如何促進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生效作簡要分析,希望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有促進作用,能夠推進我國經濟安全的發展。
1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保障。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理財機構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新興領域,是目前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也存在很多詐騙問題,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1)第三方支付。信息時代的發展增生了一批中介服務行業,第三方支付實現的主要形式就是第三方機構在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通過互聯網技術支付金額在消費者與銀行之間采取增值金融的方式為消費者與銀行提供服務,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國內已有269家企業取得了第三方支付資格,作為新的金融支付平臺,各服務機構在技術產品以及業務模式上逐漸創新,支付形式也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支付寶支付以及微信支付。(2) P2P網絡貸款以及眾籌模式。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網絡貸款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主要表現為P2P貸款,指的是點對點的信用貸款,實施的方式主要是借貸機構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借貸雙方的相關信息匹配,有需要的貸款人可以通過網站平臺尋找愿意借款的人群,為借貸人提供資金與借貸人一起分散借貸風險,這種模式最有吸引力的是借貸人可以通過多家機構選擇,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借貸機構,據調查顯示,2007年我國純線上P2P模式正式成立,開啟了互聯網金融時代,到2014年,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高達523家,交易金額高達600億元,主要表現形式有人人貸以及拍拍貸等。眾籌模式指的是用團購或者是預購的方式,向消費者募集項目資金,在實施中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或者是SNS進行傳播,向大眾進行籌資。(3)大數據金融以及互聯網金融門戶。大數據是目前信息時代發展的現狀,就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而言,主要有阿里巴巴集團下的小額信貸以及京東、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為代表,實施的途徑主要是使用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方式從消費者中發現有價值的客戶,滿足客戶的各種借貸需求,以達到擴展微小企業市場的目的。互聯網金融門戶在實行中的重點是“搜索比價”,主要是進行金融產品的搜索比價,將結果推薦給消費者,供用戶選擇。比如融360網站,是我國第一家互聯網金融門戶,創造了大量價值。
2 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面臨的難題分析
2.1 融資機構是否合法難以確定,投資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主要營運模式是有限合伙人,主要表現形式有小額借貸公司、財務公司以及投資咨詢公司等形式,主要的職能是募集資金,拓寬自己的發展渠道,但是在現實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一些機構在從事相關的業務時有超越職務界限的行為,實際開展的有些行為演變為非法吸取資金、非法集資活動,還有一些機構演變為吸收存款以及發放貸款為一體的非法融資機構,更有的金融機構演變為傳銷組織,除此情況以外,還有的企業在互聯網金融活動中存在非法募資的嫌疑,例如,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彩券,表面看起來并沒有什么消極影響,但其實是一種利用互聯網平臺展開的博彩行為。這些現狀的存在都是因為現有的融資機構與互聯網緊密聯系,形成了互聯網金融,在確認其是否合法時具有較大難度,以至于投資者在選擇金融機構進行投資理財時,很難判斷其機構是否具有可靠性,導致投資具有明顯的風險存在,嚴重影響了互聯網金融機構市場的發展。除此之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還在于互聯網金融機構在市場準入制度以及國家市場準入標準方面還沒有明確規定,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也沒有按照國家市場準入原則進行相關的注冊登記,導致投資者無法確認金融機構的合法性、機構的資質以及信用額度等真實信息,以至于投資者權益很難得到保證,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2.2 風險安全隱患無法得到保障,監管體系欠缺
現對于其他金融機構而言,互聯網由于具有高效、便捷的特點而使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其他金融機構更具有高效性以及低成本性,互聯網金融在實施時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交易的時間短,因此在相同的時間內交易的頻率以及交易的數額也較大,這種發展使得傳統風險規避方式在互聯網金融中已經起不到作用,而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安全隱患規避體制是互聯網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互聯網金融競爭發展的實質。由于互聯網交易具有虛擬化,而且在交易時可實施跨區域交換,甚至是跨國界交換,因此更要求保證消費者的消費權益,保證消費者的消費環境的安全,但是在現實發展情況中,消費者的權益往往得不到保證,消費者的消費信息有被泄露的可能,買賣事件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是目前互聯網金融安全隱患得不到保證以及監管體制欠缺的主要表現。監管體制欠缺還表現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但是互聯網金融監管體制方面的法律法規卻沒有及時跟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速度,各個金融機構也沒有統一的行業自律規章,以至于行業在競爭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在交易對象虛擬化以及交易對象全球化的今天更是給互聯網金融發展帶來挑戰,加大了發展難度。
3 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發展的有效措施探討
3.1 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相關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規
傳統的金融機構在發展中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但是互聯網金融市場由于是一個新興行業,興起的時間較短,因而在行業規章制度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方面還有所欠缺,很多方面的法律制度監管還不完善,因此市場法律監管方面還存在很大的難度。這要求國家應對互聯網金融市場加大管理力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法律監管作用,例如,相關部門可以在原有的法律監管制度的基礎上,對原有法規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整改,對于不足的地方進行完善,針對互聯網金融中最缺乏的部分嚴加整頓,此外,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工作的整頓力度,對于互聯網金融以及傳統金融之間存在的差異,要不斷縮小差異,使得傳統的金融制度與互聯網金融制度之間可以相互適用,最主要的是,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應該對消費者的信息加以保護,完善相關的信息安全防護機制,讓消費者在消費中可以安全消費,使法律監管發揮自己的職能,此外,法律監管部門還可以就互聯網金融在活動中的具體執行、活動審理監督、指導方案等,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因此加快社會主義互聯網金融市場法律監管制度的完善,全面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能夠有效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有序發展。
3.2 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不良行為
相對于其他的犯罪活動而言,互聯網金融犯罪最鮮明的特點在于犯罪具有虛擬性,犯罪的對象也十分廣泛,因此法律監管難度大,導致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在發展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經常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且難以追求責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給消費者帶來財產損失。例如,在互聯網金融投資理財機構中,一些機構由原來的正當交易手段逐漸轉變為使用不法手段集資,還有的金融機構逐漸變成傳銷機構,非法吸收民眾財產,并且有的機構行為已經構成非法吸收資金罪,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大量的損失,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的消費信息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利用消費者的信息進行不法活動,給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些情況的存在都會激起民怨,阻礙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并且金融機構在采取非法集資行為以后,便會一走了之,很難追償,以至于民眾的損失得不到賠償,使民眾的生活動蕩,社會風氣受到影響。這就要求在進行市場整頓時,要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不良行為嚴查,完善社會主義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并且做到嚴格執行,全面保證民眾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此外,嚴厲打擊互聯網金融市場中的不良行為還要求相關部門在執行程序時,要做到懲罰為主,做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嚴厲打擊社會主義互聯網金融市場,端正互聯網金融市場的風氣。
4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在某一方面也使我國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在信息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技術是信息時代最明顯的標志,金融機構與互聯網的發展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互聯網金融隨之誕生,但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法律監管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很多時候得不到保護,目前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形勢更加嚴峻,要求全面落實法律監管,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要求相關部門要全面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對于互聯網金融市場在發展中存在的不良行為要嚴厲打擊,加強消費者信息的防護機制,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端正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態度,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安全發展,只有這樣,我國經濟才能取得長足發展,國家經濟實力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不斷上升。
參考文獻
[1] 陶震.關于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的探討[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04).
[2] 劉政.關于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5(02).
[3] 楊義.中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5.
[4] 邵燕.論互聯網金融支付監管的法律問題[D].云南大學,2015.
[5] 孫楠.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D].遼寧大學,2015.
[6] 李鑫萍.互聯網金融創新之法律監管[D].山東大學,2015.
[7] 劉晛.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6.
[8] 姜婷.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監管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9] 何榮華.關于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6(01).
[10] 劉東陽.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制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