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梅
摘要:選取體育教育專業兩個班的學生為實驗對象,隨機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運動解剖學教學。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習成績、學習效果優于對照組。實踐證明,“理實一體化”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值得推廣。
關鍵詞:運動解剖學;“理實一體化”教學;傳統教學
運動解剖學是高等院校體育專業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形態學科。隨著計算機與網絡的普及,運動解剖學教學手段不斷更新。但是,現實中呈現更多的還是傳統運動解剖學教學方式,基本上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理論課與實驗課教學相分離,教學安排上一般是先理論后實驗,容易造成內容上的脫節,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理實一體化”教學能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理實一體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融理論、實踐于一體的教學模式。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自百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3級兩個班的學生,隨機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體教本131班29人為實驗組,體教本132班29人為對照組。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首先在教室進行理論授課,之后在實驗室指導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實驗組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再根據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學實施: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解決問題(任務驅動,實踐操作;分析實踐結果,構建理論知識;推進知識的獲取,探究新知);學以致用,建構知識體系。依據《運動解剖學》教學大綱,選定運動系統一章為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計劃開展實驗。
2.問卷調查法
階段學習后對實驗組、對照組全部學生進行教學反饋的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 58 份,回收58份,問卷回收率100%。
3.數理統計法
通過excel2003,SPSSll.5軟件對有關的數據進行相應的統計,對統計結果進行處理分析。
二、結果
(一)單元及期末考核
運動系統這一章單元學習后,兩組進行單元教學實踐操作測試,結果顯示實驗組成績優于對照組,兩組測試平均成績存在差異(P<0.05),見表1。期末理論考核,兩組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成績稍優于對照組。結果表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學生對教學的看法
經過運動系統單元學習后,通過問卷調查分別了解到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對教學的看法和意見。表2可見,實驗組93.1%的學生與對照組86.2%的學生都意識到了運動解剖學的重要性,改變了他們對運動解剖學的認識。沒有學生對運動解剖學的重要性持反對意見。數據統計顯示,實驗組72.4%的學生認為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理論能夠在實踐中應用,對照組有55.2%的學生認同。對于自己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并能在實踐中應用這一問題,實驗組有20.7%的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并能在實踐中應用,有48.3%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完全掌握;對照組僅有3.5%的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且能在實踐中應用,有79.3%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完全掌握。關于“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教學應該結合實踐課進行”這一觀點,實驗組93.1%的學生與對照組89.7%的學生贊同此觀點。通過本階段的學習,實驗組58.6%的學生認為學習引起了他們對分析動作的興趣;對照組只有38%的學生認為學習引起了他們對分析動作的興趣。通過教學,實驗組72.4%的學生與對照組51.8%的學生認為教學改變了自己對體育動作的看法,有助于提高運動訓練的水平,雖然兩組的教學模式不同,經過學習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領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實驗組學生經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后對知識、技能的認識更為深刻些。在教師和實驗組學生的交談過程中,學生均表示“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容易接受。教師將理論知識融合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動作技能,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認為“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理解、掌握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理論,意識到了運動解剖學在技能中的積極作用,不僅改變了個人對體育運動的看法,而且幫助個人認識不同的運動項目在理論教學中應用,能讓學生及時地解答在體育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除此之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還可提高學習小組團隊協作能力。總體看來,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開展教學更適合學生學習,滿足學生學習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討論
傳統教學法,運動解剖學課程基本上采用理論以講授為主、實驗以驗證為主,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理論課教學與實驗課教學相分離;在實施的程序上,理論課程在先,實踐課在后,容易造成內容上的脫節或重復,理論與實踐脫節。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有利于促進運動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運動解剖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再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較好地滿足課程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還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同時要求熟練各個運動項目的技能,實現傳統的理論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的轉換,而且要求教師不單純是傳統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即可,還需要具備創新能力。教師不僅是把專業理論課融入到實驗、實踐課堂,還要從教學大綱的編寫、教學內容的合理優化、課堂的組織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專心研究。
傳統運動解剖學教學研究的主體是人體形態結構,忽視了形態結構在體育運動中應用的研究。“理實一體化”教學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銜接,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融于一體并進行有機組合。由此可見,有效的實施運動解剖學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才能促進課程改革與創新,為社會培養應用型體育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婕.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在口腔材料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4(4).
[2]楊健科.運動解剖學動作分析理論應用于運動訓練實踐的行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江金蘭.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
[4]仇恒佳,蔡 健,成海鐘.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高職農業類專業教學改革[J].安徽農業科學,2011(35).
(作者單位:百色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