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小芬
摘要:概念轉變是高中生物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在學習一個生物知識點的時候,學生的頭腦中或多或少的對該知識點有一定的認識。因此,在學習知識的概念上,之前錯誤的概念就會對教學產生一定的反作用,概念教學的提出就是轉變學生的錯誤觀點,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高質、高效。本文筆者從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現狀出發,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期望能為高中生物老師的教學提供裨益。
關鍵詞:高中生物,概念轉變,對策與建議
一、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行和深入,對高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到自主的學習,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活躍課堂氛圍。所以,作為課堂建設者的教師應當積極主動的去認真研究教材,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知識的良好習慣。要想實現這一模式的轉變,教師就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
二、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分析
第一,隨著新課改的實行,很多生物教師率先做出了轉變。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深根固柢,很難在短時間內對教學方法做出轉變。此外,師生間的缺乏交流,教師不能從根本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這就致使教學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第二,在實際生物教學中,雖然教師時刻想著概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傳統的思維模式已經形成,加劇了轉變的難度,其變革的效果也會下降。第三,教師缺乏控制力。依據教學任務,教師完成了教學內容,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可能會中斷,所以,新課改要重視這點,讓學生隨時隨地關注這一科的學習,這樣教學效率就會提升。
三、高中生物概念轉變的理論依據
首先,在生物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尤其是在對某個知識點講解之前,學生都會對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學生的認識水平、生活經驗決定了他們在其理解上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在學之前對這個知識點的概念,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積極的方法,消除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錯誤認識。最后,從整體來看,要轉變學生的觀念,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辨別特殊情境,第二,建立新概念,第三,應用新概念。最后一點,概念轉變教學就是推動學生觀念上的改變。在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對知識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并通過實驗中教學情境的設置,讓學生體會科學概念的實用性,加深學生對正確概念的認識。
四、高中生物教學概念轉變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在新課改形勢下,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已經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學習能夠獲取不懂得觀念,從多方面加強自己的思維;通過探究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調動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認知矛盾
教育專家認為:概念的轉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變化,也是由不正確的心理建設逐漸向正確心理建設轉變的過程,支持錯誤觀念的心理建設是這種觀念的主導者,只有推翻了這種錯誤心理建設模型的觀念,學生的概念才會出現本質性的改變,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成效。要想實現概念轉變,最主要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持的觀念是錯誤的,讓學生的認知產生矛盾,讓學生自身的心理建設模型和科學的模型進行對比,讓學生從中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自己發現錯誤,只有學生真正的認識到差異性,才會對原有概念產生疑問,才能去主動去了解正確的概念。基于此,教師可以創設一種教學情境,將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得到新的認識,進而實現概念的轉變。
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的時候,對于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和“暗反應”,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或小組探討的方法理清學生對兩者的概念認知,“光反應”一定是需要光的反應嗎?“暗反應”一定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反應嗎?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的概念認知,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驗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兩個不同的概念產生認知矛盾,并在具體的實驗中,強化學生對正確概念的認知,進而建立起學生正確的概念模型。
(2)教師提供具體的對比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一旦認識到兩種概念的矛盾,就會對自己原有的心理概念建設模型產生質疑,矛盾促進學生認知活動的發展,為學生新概念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這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起新的認知模型,摒棄原有的錯誤心理模型,進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正確的認知模型。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經過大量的實驗表明,對比方法對學生正確認知模式的建立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大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
(3)開展合作探索式的教學
當今,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被廣泛應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概念教學都適合用這種方法,通過實踐證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這種模式的概念。例如在學習《染色體變異》的時候,對于染色體變異這一概念很難掌握,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利用共同的力量去探究染色體的變異,進而強化學生的認知。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這方面的整理。
(4)開展情景式教學活動
知識源自于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各種情景都可以作為問題,生物學科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還要回歸于生活。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本為基礎,還要跳出課本,讓學生貼近生活,從生活中體驗生物,真正的感受生物的實用價值。將生物教學和課外活動聯系起來,積極鼓舞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物概念教學是教學的核心,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認知矛盾、對比、合作探索、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認知,實現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高質、高校。
參考文獻:
[1]李志中.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模式初探[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2(02):125+146.
[2]孫寶靜.一堂高中生物優質課的生成——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為例[J].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4(02):184-185.
[3]寇永奎. 淺析新課標下如何進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學[J].生物技術世界. 2013(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