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起媛
摘要: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作為一門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重點在于向社會輸送更多平面設計領域的專業型人才,正因為其與時代的銜接性,也即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思維與模式,在教學中敢于創新,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強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興趣激發;策略
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是一門更注重實踐性的課程,進行平面設計的過程更像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思維進行具象視覺化的創新過程,而這一過程雖充滿想象但略顯枯燥。那么,究竟要如何在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呢?這是當前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育的重難點,也是本文進行探討的主要內容。
一、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當中,教師可進行知識內容的統一講授,但在進行作業布置時不宜統一標準,而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將作業實行難易程度劃分,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作業布置。比如在講解“素描和色彩”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便可根據難度進行三組不同程度的劃分,將其布置給相對應層次的學生。當然,對學生層次的劃分主動權并不在于教師,而需要學生認真審視自我去進行自由選擇,讓他們在嘗試中去解決問題,倘若遇到難題還可咨詢教師或同學。如此一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便有所加強,在問題解答出來的那一刻,其學習自信同樣會有所加強,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同樣,在開展平面構成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首先讓學生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去結合已掌握的平面構成知識進行構成練習,在接下來的一節課課堂內,便可將學生所練習的作業進行收集,挑選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業讓學生自己將操作構思進行講解,讓全班同學參與評價。最后,教師還可組織學生一起對平面構成法則進行集中討論,在學習自信的強化以及活躍互動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探討欲望會異常強烈,進而欣然投入到平面構成知識的學習當中,有效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靈活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激發學生對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則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大量實踐表明,通過視聽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大多數學生對課程感興趣,并且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項目。比如項目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以及頭腦風暴法等,都能夠與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相結合。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去采取全班討論、小組互動等方式去展開對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此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樂于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
比如,在計算機平面設計軟件課程(如Photoshop,CorelDraw等)的實際操作訓練當中,教師便可結合項目教學法去進行新知講授活動,引導學生去觀察我們生活中的牛奶盒、零食袋等包裝,讓他們去進行產品包裝的設計,同時以小組的形式展開競賽,通過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與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去完成項目設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在學生進行項目設計時,學生的興趣自然會得以高漲,這也是保證教學方法實現高效教學的有力保障。
三、結合案例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作為一門注重實踐性的專業學科,需充分結合案例展開教學,透過案例去培養學生聯系理論與實際的能力,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圖形創意作為平面設計作品中設計重點,同樣也是決定作品質量好壞的關鍵,圖形作為表達內容的直接載體,能夠傳達作品的內涵信息,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容領會到設計者的意圖?;诖?,在實際的圖形創意教學中,教師便可舉出眾多優秀廣告,通過案例的結合去分析廣告中的圖形創新及其作用,進而讓學生去尋找其他方面的實際案例,與同學和老師一起去分析設計中的圖形創意。
例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公益廣告《嚴禁酒后駕駛》的廣告設計。首先,可讓學生從網絡中去找到相關酒后駕駛危險l生的宣傳手冊,將其中的圖形素材進行分析與歸納,如其中的色彩、文字與文案等。然后讓學生知曉不同的圖形要素在廣告中有不同的作用發揮,在具體設計作品中的圖形要素運用要充分體現作品主題,給人一目了然的印象。由此,在該案例當中,圖形要素可進行這樣設計:將交通信號燈的三種顏色燈與“酒”字的三點水相融合,不僅起到警示行人的作用,同時也體現廣告主題,易于理解且引人深思。而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設計相結合的案例教學,學生不僅能夠逐步掌握設計要領,同時對計算機平面設計這門課程產生更高的興趣,在師生的有效互動之下,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升中職學校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教學效果,則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策略的創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當中,唯有科學合理地使用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與觀念,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興趣,進而在興趣的驅動下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喚醒,將其運用到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學習當中,為專業能力的提升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