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健偉 袁銘潤 袁銘澤 張佳薇 劉希明
摘 要: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設計出一款可以無線遙控的機器人裝置。該裝置以MK60為控制器,檢測手部動作并做出判斷,根據不同的手部動作,利用NRF無線傳輸模塊,將不同的命令發送給終端系統,指揮終端機器人的運動。右手控制機器人的移動,左手控制機器人的機械臂的移動,使終端機器人的機械臂跟隨人手勢的動作,實現遠程代替人手部抓取物體的功能,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思想遠程控制機械臂的運動。本裝置的特點在于采用的是直接的手勢動作控制,利用復雜的算法,將簡單的手勢動作進行處理,達到使用方便的目的。由于控制系統的輕便性,簡易型,使得裝置的入門簡單,不僅可以使老年人生活便捷,也可以使用在一些殘疾人士或高危工作者的身邊,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安全。
關鍵詞:無線控制;同步;仿生;機械手臂;MK60
引言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們對老人的服務關注度加大。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成為每個科學技術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介紹的無線遙控機器人,通過6個MPU6050(左右手上分別佩戴3個)采集手部的姿態,通過MPU6050的信號變化趨勢將姿態分為幾種不同的動作,根據動作產生命令信息,通過NRF24L01無線傳輸模塊將命令信息發送給終端機器人。通過無線傳輸實現機械手臂與控制者手臂的動作同步,達到抓取物體的精準控制。該裝置附加快捷鍵抓取物體功能。
相比于傳統的輔助機器人,本文介紹的機器人通過采用了簡單的控制方式,降低了控制者的學習時間和成本,減少了誤操作的可能性,有利于向大眾推廣。可以幫助老人快捷完成一些生活的小事,提高了老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也可以保護高危工作者。
1 硬件設計
1.1 控制端硬件設計
控制端需要完成手勢動作的檢測、機器人視角顯示、通過無線模塊發送消息等工作。該部分由姿態檢測模塊、液晶顯示模塊和電源模塊構成。姿態檢測模塊采用6個MPU6050角度傳感器模塊對手勢動作進行精準的檢測,MPU6050輸出三路數據,分別表示三個方向:橫滾角、航向角、俯仰角,每一個方向有16位寄存器采集,范圍0~65535,將控制精度達到182每度,滿足對姿態檢測的精度要求。液晶顯示模塊采用的是1.44寸彩色TFT屏幕,可以實時顯示機器人的第一視角,便于控制端的控制。
1.2 終端控制系統硬件設計
終端控制系統是整個系統的主要執行機構,由機械臂控制模塊、電機模塊、攝像頭采集模塊構成。
機械臂控制模塊由四個舵機構成,本裝置采用了S3010舵機,S3010舵機輸出扭矩可以達到6.5+1.3[Kg.cm],動作速度為0.16+0.02[Sec/度](額定電壓6.0V時)。經過實驗驗證,可以滿足系統的設計需求。由于MK60電流輸出有限,無法供應舵機的驅動電流,為了滿足S3010的驅動電流,并且保護單片機,防止電流倒灌燒壞單片機,設計了穩壓電路。
攝像頭采集模塊的硬件設計主要是信號線的連接,以及電源的輸送,攝像頭采用的是OV7725攝像頭,這款攝像頭是并行傳輸,可以每秒達到30幀,滿足設計需求。NRF主要有兩個作用:將終端系統的圖像傳輸給控制系統,機器人的環境實時顯示在液晶屏幕上面;將控制系統的命令發送,無線傳輸給終端系統,控制機器人的移動和機械臂的動作。
2 軟件設計
2.1 控制端軟件設計
控制系統需要將終端系統傳輸過來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幕上,并將手勢動作采集,處理數據并分類,不同的手勢動作對應不同的命令,再將命令發送給終端控制系統。
圖像顯示程序就是每一幅圖片顯示在液晶上,每10ms顯示一次圖像,相當于一秒鐘顯示100次,而攝像頭采集的幀數為30幀,滿足要求(顯示的幀數大于采集的幀數)。
手勢動作的采集,就是處理6個遙控指環的數據,指環為6個,左右各3個,戴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上面,其中,左手小拇指上的為遙控指環1,左手中指上的為遙控指環2,左手大拇指上的為遙控指環3,右手大拇指上的為遙控指環4,右手中指上的為遙控指環5,右手小拇指上的為遙控指環6。遙控指環上面固定一個MPU6050與遙控器終端連接,MPU6050可以采集XYZ方向上面的角度值,當手勢發生變化時,遙控終端遙控通過MPU6050的值可以判斷手勢狀態,及時發送給機器人。
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4、指環遙控器5和指環遙控器6的航向角度和俯仰角均變大,橫滾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右手抬起時,發送命令機器人后退;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4、指環遙控器5和指環遙控器6的航向角度和俯仰角均變小,橫滾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右手放下時,發送命令機器人前進;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4、指環遙控器5和指環遙控器6的橫滾角和俯仰角均變大,航向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右手往左抬起時,發送命令機器人左拐;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4、指環遙控器5和指環遙控器6的橫滾角和俯仰角均變小,航向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右手往右抬起時,發送命令機器人右拐;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1、指環遙控器2和指環遙控器3的航向角度和俯仰角均變大,橫滾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左手抬起時,發送命令機械臂抬起;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1、指環遙控器2和指環遙控器3的航向角度和俯仰角均變小,橫滾角基本不變時,此時手勢動作為左手放下時,發送命令機械臂放下;當檢測到指環遙控器1的橫滾角和俯仰角均變小,航向角基本不變,指環遙控器2基本上不變,指環遙控器3的橫滾角和俯仰角均變大,航向角基本不變,此時手勢動作為左手握拳時,發送命令機械臂抓取動作。
2.2 終端控制系統軟件設計
終端控制系統利用攝像頭采集機器人的周圍環境,傳輸給控制終端實時顯示,接收控制終端發送的命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映。主要包括電機控制和舵機控制兩大部分,其中電機控制利用編碼器負反饋調節,使機器人的位置控制更為精準,利用機器人四周的紅外測距模塊,自動校正,緊急避障功能。
電機控制是根據PID調節進行控制的。以編碼器得到的值為真實值,MPU6050擬合得到的值為理想值,真實值向理想值逼近。比例P的引入是為了利用偏差的比例關系調節舵機,減小系統的響應時間。積分I的引入,主要是為減小被控制量的穩態誤差,實現系統的無靜差跟蹤。微分D的引入,只要是為了更好地同時改善系統的穩態性能和動態性能,既能加快系統的響應速度,又能減小系統的穩態誤差。
3 系統測試
本裝置靠NRF無線模塊傳輸數據,傳輸距離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的好壞,由于電磁波和電磁場會對傳輸產生干擾,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測試效果,在無其他信號源的情況下,最遠通信距離達到60m,在有物理干擾或信號的干擾的情況下,最遠傳輸距離縮減為30~40m之間。
4 結束語
利用MK60單片機作為主控芯片,編碼器、攝像頭、NRF24L01等傳感器,實現了一種具有手勢無線遙控控制的機器人。該裝置體積小,攜帶方便,對老人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利用無線通信技術,使它很容易應用到其他的領域內,如探索未知區域的地勢形態,實現實時圖像傳輸,地震中的人員勘查等問題。還可以應用到科學研究中,如太空里采集樣本信息。無線控制機器人為殘疾人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為每個普通人提供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
參考文獻
[1]韓曉建,楊衛杰,高寰宇,等.基于連桿機構的四足仿生機器人運動學分析及足跡優化[J].森林工程,2017,33(1):52-58.
[2]楊衛杰,孟兆新,秦國新.聯合采伐機六足行走裝置單足力學解算與分析[J].森林工程,2015,31(1):66-69.
[3]張佳薇,曹軍.基于分布圖與分批估計的自校準層融合算法研究[J].森林工程,2010,26(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