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兵
【內容摘要】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發展,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微”的時代,諸如微博、微小說、微電影等諸多新的元素開始在生活中普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為了讓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相結合,“微學習”理念走進了教育教學當中。所謂微學習,就是一點一點的學習,每次學一點。現代的先進的網絡技術和設施為微學習提供了便利,使得學習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從而也促進了新時代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將微課真正地融入課堂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一直新的模式,也必將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微課 輔助作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在初中數學的教學課堂上針對數學學科的知識特點,設計情景化的教學環節。教師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網絡信息教學資源,創造一種立體式的探索求知環境,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當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學習的好習慣。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思考,力爭改進教學方法和技巧。結合這些年的教學經歷、總結以及微課的教學特點,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改善初中數學課堂枯燥乏味、抽象而又難以理解的教學現狀,使初中數學課堂多一份活力和趣味。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那些積極學習、進步很快的學生大都是因為他們喜歡數學,積極鉆研,在學習中獲取樂趣。這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發揮作用。興趣是指人們在學習探究過程中的一種傾向,它是人們認知事物、探究事物的強有力的保障。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做法就是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依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讓學生產生求知欲和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接觸新的知識,消除對新知識的膽怯心理,然學生自主去探索。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并不容易,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上恰當地利用微課的特有功能,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在課堂上創設情境,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滿懷熱情低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使數學課堂能夠真正吸引學生,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根據自己的意趣去獲取新的知識。例如,在呂維智老師的微課《無理數的誕生》中,他主要介紹了如何從有理數來探究勾股定理,進一步向學生解釋無理數是如何誕生的。呂老師一直奉行“把教學當做高級游戲來做”的理念,以故事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直“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成功的、高效的。
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微課能夠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
數學的教學中,一些知識是抽象的,由于接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對新事物的認知存在一定的障礙。將微課引入到數學課堂,很大程度上將數學教學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圖文結合,將一些數學原理借助微課中的變化過程度的演示、模型的模擬等形式展現給學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同時使初中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例如,在教學生認識各種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中提供的空間圖形的各種組合、剪裁、拆分等方式,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各種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和組合過程,讓學生對這些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探索。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就會逐步了解各種幾何圖形的內在聯系,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這樣,微課就能夠將憑空想象的數學變得更加具體生動,發揮學生的主觀性,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微課能夠延展教學空間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查閱很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資料,如果從一本一本的書中去找,是很繁瑣、費時的。而當今的信息網絡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師能夠借助信息資源查詢無限的教學資源,通過微課找尋自己需要的教學資料,能夠節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一些練習軟件和測驗軟件隨之產生,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情況與微課進行對比,發現問題,不斷縮小差距,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解決那些在課堂上存有疑問的知識點。學生在多次的練習和測驗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以總結,充分發揮了微課的輔助教學作用。
總之,微課作為現如今的一直新生事物,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它為教師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就教學選擇和方式,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的教學輔助作用,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進一步優化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注意力集中了,課堂就會變得更加充滿活力,教學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廣大的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微課在教學中的各種應用方式,不斷加以總結,從而使微課能夠在初中數學課堂優化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龐敬文、張宇航、王夢雪、樊雅琴、解月光. 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6(05):65-71.
[2] 艾明紅. 信息化環境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D]. 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袁虹、李巧莉. 微課錄制的常用方法及其特點分析——初中數學微課制作的探索與思考[J].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5(06):64-6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